大妙閒聊西遊記,孫悟空的天生傲骨從何而來

大妙閒聊西遊記,孫悟空的天生傲骨從何而來

寫在篇首

諸君,讀書的目的,有時候是為了考試求職,有時候則是為了明理,還有些時候是需要裝點門面,更多些時候則是純屬娛樂,說起來雖各有不同,然總體來論,讀書的目的無外乎兩種,一是為了用,二是從中收穫趣味與愉悅。

在中國,有這樣兼顧了用與樂趣的四部書,一度也曾經被人稱為四大奇書,而後成為了在中國家喻戶曉的四大名著,這四部書無論是偉人還是普通人,都或多或少的讀過或者瞭解書上的故事和人物,當然,至於收穫了什麼,不妨引用英國文豪莎翁的名言:“一千個人眼裡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那也就無法去一一考證了。

光陰荏苒,今天我們生活的時代離四大奇書成書的年代已經非常久遠了,由於時間的隔閡,大家對四大名著的興趣似乎也都轉移到了各自的喜好上,比如急著把諸葛亮拉下神壇的,比如急著考證三國演義與歷史不符合的,比如說水滸太血腥太暴力吃人肉太露骨的,比如西遊記是寫道教和佛教打架的,種種解讀,可謂百花齊放。

時值農曆乙未年歲末,恰逢猴年新年即將到來之際,小馮覺著既然對四大名著的解讀百花齊放,想來多小可這一株小草也是無妨,不敢與百花爭芳,只是一榮一枯,各有自己的時而已。恰好又看到某公司為美猴王拍攝的廣告,看到六小齡童老師和聽到熟悉的西遊記旋律,不由得熱淚盈眶,滿滿的感動,遂繼閒話水滸後又聊西遊記,以此向老一輩的藝術家致敬,向我們的文化致敬。

也希望這部書,能夠為喜愛西遊記的讀者們帶來快樂。

農曆乙未年歲末

於黔城某深山

大妙閒聊西遊記,孫悟空的天生傲骨從何而來

引子

中國的四大名著,有一個很獨特的特點,這在世界文學中都是十分罕見的,國外的名著很多講訴的是一個故事一個理,當然也有不少講了多個故事多個理的,比如丹麥的安徒生童話,但像四大名著這樣可以供每個人對號入座各取所需的著作,是少之又少,在中國的小說裡面,可以說只有四大名著而已。

小馮小的時候時常想不通,總覺得金庸先生寫的《射鵰英雄傳》、《天龍八部》;古龍先生寫的《楚留香》等武俠小說比四大名著的情節精彩多了,為什麼這些小說不是四大名著呢?

四大名著應該重新選嘛!

後來年長,多歷世事之沉浮,方明四大名著的妙處,這裡倒沒有絲毫貶低金庸先生和古龍先生的意思,他們的小說在小說層面都是站在頂峰的,只是四大名著已經超越單純的小說了。

一個簡單的例子,比如努爾哈赤、皇太極這些人是經常看《三國演義》的,說來奇怪,為什麼這些政治家會如此看重一部小說?

如同小馮曾經在《閒話水滸 108種思維人生和結局》裡曾經聊過的那樣,如果說水滸是以水鑑人,鑑人鑑己的明鏡,那麼三國就是英雄將相,帝王豪傑的權道運用。所以老先生寫三國時沒太在意歷史真相的,只是借歷史演義一個理而已,要看歷史,請直接看陳壽的《三國志》。

明己,識人,這是古時候讀書人的內養功夫,權道變化運用,這是內養功夫做好後的具體運用,所以施耐庵羅貫中師徒二人是各寫一部,這兩人本身也都是帝王師的角色,曾經做過張士誠的高階幕僚,在與朱元璋爭天下失敗後,歸隱寫書,將自己一生所得總結於書中。

至於世間的成敗得失,那是有很多因素的。

所以羅貫中在《三國演義》裡借諸葛亮的口,說了句:“大夢誰先覺,平生我自知。”

這個程度是非常高的,諸君,什麼叫覺呢?

人是世間非常容易被外界影響的一類,我們從小都在被外界影響,或者是好的或者是壞的因素在干擾我們的命運,平生我自知是什麼境界?

古人說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風流。

為什麼要大英雄才可以本色?要真名士才自然風流呢?

因為我們不少普通人想活出自我是比較難的,別的不說,四大件:醫食住行就夠我們不少人忙活。有多少人可以不用為生計奔波,而能衣食無憂的想怎麼舒坦就怎麼活呢?

正如同飾演美猴王的六小齡童老師在影片短片裡面說的:“苦練七十二變,才能笑對八十一難。”

四大名著的作者,是要留給後人一座寶庫,一座能夠不斷從裡面吸取營養,去取到我們自己人生真經的寶庫。

大妙閒聊西遊記,孫悟空的天生傲骨從何而來

四大名著,三國和水滸為一個體系,而紅樓夢起點很高,適合官二代富二代看,這裡沒有貶義,不少官二代和富二代其實是很優秀的,因為從小的平臺高,接觸的人和事更佔優勢。有陰當然就有陽,有陽哪裡能夠沒有陰,中國文化裡面很有代表性的就是陰陽文化,有寫起步高的,當然就有起步低的。

出生於草根階層的吳承恩先生,用自己的人生修為和實踐,給後人留下了經過八十一難而取得真經的《西遊記》。

五百多年前,吳承恩先生出生於淮安府山陽縣一個學官淪落為商人的家庭。士農工商,那時可不像現在,聽到未來女婿家是做生意的丈母孃會兩眼放金光。士農工商裡商是排在最後,社會地位並不高。吳承恩先生的父親為他取名承恩,字汝忠,用意是非常明確的,意思是希望他能讀書做官,上承皇恩,下澤黎民,做一個青史留名的忠臣。

吳承恩自幼聰穎,擅長詩文,現有《射陽先生存稿》留世,不過他仕途並不順暢,吳承恩大約50歲才補得一個歲貢生,到北京等待分配官職,沒有被選上。對於人生七十古來稀的那個時代來說,這已經是很大年紀了,到他五十一歲那年,吳承恩接任河南新野縣知縣。為什麼能夠接任現在無史籍可考了,他在任期間修建行臺察院,尊經閣,增修儒學,表彰貞節,興辦水利等德政事蹟。到了快六十歲時,終因受人誣告,“拂袖而歸”,晚年以賣文為生,約六十七歲時到過杭州,活了大約82歲,晚年在貧窮中逝世。

這樣一個人,有沒有資格給草根階層一點建議呢?

對於封建社會當然是有的,一個沒落家庭的孩子,透過奮鬥當了個縣長,後來被人誣告官丟了,活了個在古人來說算是高壽的年紀,留下本書,並因為這本書留名萬古,這是很不錯的了,不是人人都有條件去做三國裡面的那些英雄豪傑的,心安的人生,活出自己的人生,其實就是成功的人生。

當然,吳承恩先生畢竟是生活在封建社會,對於今天生活在美好新時代的我們,還要對書中的封建殘餘思想自行批判才是。中國的四大名著,開篇均是不凡,不過在各自的不凡之中,這西遊記可以說是另闢蹊徑,為什麼這樣講呢?

不同於水滸講眾生相,三國講人事變化規律,紅樓以幻入世,吳老先生這部書是奔著直指心性去的,開篇第一回的題目就講得明白,“靈根育孕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

諸君,有人說西遊是講佛教和道教明爭暗鬥的,小申佩服這些朋友的奇思妙想之餘,也不由得感慨四大名著的精彩之一,就在於各人的解讀由於視角不一樣,會各有不同,奼紫嫣紅。

我們在卷首時簡單聊過吳承恩先生的一生,這樣的一個人生經歷的人,想來是沒有太大興趣去寫幫派宗教鬥爭的。

說吳老先生另闢蹊徑,是西遊記幾乎每一回的標題就很值得玩味,比如這開篇第一回,什麼叫靈根育孕源流出呢?

也不怪很多朋友看不明白吳老先生要寫的東西,其實看不明白也無所謂,就如同我們卷首時聊過的那樣,各取所需,即便只是單從故事性來講,西遊記也是非常精彩的。

西遊記是一部實修的書,小申在閒聊水滸時曾經聊過,過去的讀書人,很多都有體證。

大妙閒聊西遊記,孫悟空的天生傲骨從何而來

什麼叫體證呢?

比如我們讀了一本書,腦子以為自己知道了,其實這是假明白,因為身體做不到。

多少我們從小就明白的道理,卻又活了幾乎一輩子都無法在實際生活中做到的?

而不少成功的人,未必讀了多少書,卻能夠在自己的人生取得成功?

為什麼古代的有些讀書人,能夠在性命頃刻之際,可以做到泰山崩於前而不驚,而後來的一些讀書人,別說泰山崩於前了,即便是讓他面對幾十個人上臺上講話,也會緊張得忘詞?

其實原因非常簡單,後來的不少人,少了體證的基本功夫。

所以西遊記開篇第一回題目寫的,其實就是實實在在的體證基本功夫,在這個自然界,所有的物質,動物,無非是化學元素構成和分子排布水平不同而已,西遊記其實是很唯物主義的,那麼動物和不動的靜物,比如猴子和石頭的差別在哪裡呢?

同樣是物質構成,為什麼一個有生命力一個被認為沒有生命力?

差別就在這裡,古人把這一點生命力,叫做靈根。

沒有這點靈根,石頭不會變成猴子,猴子是猴子,石頭還是石頭,也就不會有這麼一部精彩的西遊記。

人人都有靈根,只不過人生如同恆河之沙,在命運之水的沖洗之中,我們太多人不能自己。

大多數人的一生,不過是被命運之水帶到自己該去的地方而已,甚至很多人沒有到自己該去的地方,不過是由於自己的生命質量太小,被河水一衝,順帶就沖走了。

於是在忙忙碌碌的一生之中,靈根冥滅,我們甚至到最後,都無法知道我們為什麼來,要到哪裡去。

那麼怎麼解決這個問題,怎麼活出真正的自己,找到自己人生的意義和真正價值,而不是一輩子被外力和外界牽著鼻子走呢?

大妙閒聊西遊記,孫悟空的天生傲骨從何而來

舉個例子,快過年了,好多單身青年回家最容易被弄得心煩氣躁的一個問題就是,有物件了沒?

什麼時候結婚啊?

心亂了,有些不淡定的朋友,於是草草相親,或者由於年歲漸長,於是終於也就那麼將就吧。

太容易被外力影響的生命,這時人生的成敗關鍵在於一命二運三風水,四修陰功五讀書。

這也是算命在漫長的中國封建社會一直有市場的原因,因為我們大多數人的命運並沒有真正掌握在自己手中。

而更多的是靠運氣,懵懵懂懂的往前走,直至過完一生。

有沒有解決辦法?

辦法當然是有的,“心性修持大道生”

修煉自己的心性,至於為什麼說修煉自己的心性就可以解決問題,我們先不要著忙,一起來閒聊這部奇書《西遊記》

吳老先生在西遊記的開篇留了一首詩,這首詩口氣很大:“詩曰:混沌未分天地亂,茫茫渺渺無人見。自從盤古破鴻蒙,開闢從茲清濁辨。覆載群生仰至仁,發明萬物皆成善。欲知造化會元功,須看西遊釋厄傳。”大意是從盤古開天地以來,輕清上浮者為天,渾濁下沉者為地,要知道這個世界萬物的造化會元,還得來看西遊釋厄傳。釋厄二字,有救苦救難的意思。

所以聊到這裡大家會發現,西遊記開篇這個話說得實在不小,看了這書,能救苦救難呢!

接下來是子醜寅卯扯了一通天干地支,這裡可對比《三國演義》開篇講述歷史變革來看,又自有一番不同,西遊說的是天地生成萬物之理,猴子如此,其實人亦如此。然後說的是孫悟空出世,是個石猴,諸君,紅樓夢是補天之石,西遊記是天產石猴,真真有異曲同工之妙。且看原文:“ 感盤古開闢,三皇治世,五帝定倫,世界之間,遂分為四大部洲:曰東勝神洲,曰西牛賀洲,曰南贍部洲,曰北俱蘆洲。這部書單表東勝神洲。海外有一國土,名曰傲來國。國近大海,海中有一座名山,喚為花果山。此山乃十洲之祖脈,三島之來龍,自開清濁而立,鴻蒙判後而成。真個好山!有詞賦為證,賦曰:

勢鎮汪洋,威寧瑤海。勢鎮汪洋,潮湧銀山魚入穴;威寧瑤海,波翻雪浪蜃離淵。水火方隅高積土,東海之處聳崇巔。丹崖怪石,削壁奇峰。丹崖上,綵鳳雙鳴;削壁前,麒麟獨臥。峰頭時聽錦雞鳴,石窟每觀龍出入。林中有壽鹿仙狐,樹上有靈禽玄鶴。瑤草奇花不謝,青松翠柏長春。仙桃常結果,修竹每留雲。一條澗壑藤蘿密,四面原堤草色新。正是百川會處擎天柱,萬劫無移大地根。

那座山正當頂上,有一塊仙石。其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有二丈四尺圍圓。三丈六尺五寸高,按周天三百六十五度;二丈四尺圍圓,按政歷二十四氣。上有九竅八孔,按九宮八卦。四面更無樹木遮陰,左右倒有芝蘭相襯。蓋自開闢以來,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華,感之既久,遂有靈通之意。內育仙胞。一日迸裂,產一石卵,似圓球樣大。因見風,化作一個石猴。五官俱備,四肢皆全。便就學爬學走,拜了四方。”

諸君,說來可憐,不像紅樓夢裡的石頭大有來歷,是女媧娘娘補天剩下的,我們西遊記裡的猴哥是石頭裡蹦出來的,所以鬧天宮時哪裡有什麼幫襯了?

觀此諸君可知小申言紅樓適合官富二代,西遊是寫給草根大眾,並非虛言。

三皇五帝之後,世界分成四大部洲,這筆法極其精彩,為後文埋下了伏筆,我們先按下不表,單說“這海外有一國土,名曰傲來國。國近大海,海中有一座名山,喚為花果山。此山乃十洲之祖脈,三島之來龍,自開清濁而立,鴻蒙判後而成。”

人人都有心,心花開放而結果,所以名曰花果山,猴子出場的水平是極高的,什麼叫心花開放呢?

一句兩句講不清,也道不明,我們在後面的故事中自然能夠看到,人人都有個心猿,人,在心不安定的時候,是最容易心裡七上八下的。

所以這個花果山是十洲之祖脈,三島之來龍,換句話說,九九八十一難,人生的果是什麼樣,來龍去脈全都在這一顆心中。

結下來由於悟空也有九竅八孔所以就能夠感受和吸取天地精華,這九竅指的是兩耳兩眼兩鼻孔還有口以及前後陰,換句話講,由於人有這些孔竅和自然界相通,所以當然不是孤立於外界而存在,勢必要受外界影響,比如我們都知道的俗語:“病從口入禍從口出。”

“日精月華,感之既久,遂有靈通之意。內育仙胞。一日迸裂,產一石卵,似圓球樣大。因見風,化作一個石猴。五官俱備,四肢皆全。便就學爬學走,拜了四方。”

這個石頭怎麼修煉成的呢?

當然是經過了學習,吸收外界的精華,然後才可能靈通,人非生而知之,不吸取外界的精華,始終都難以靈通的。

在吸取了不少精華後,於是猴哥出世了,有意思的是,你看我們的猴哥學爬學走後幹什麼?

他拜了四方,這是開始學禮儀和規矩了。

諸君,多少人的人生是這樣開始的?

我們學了爬走之後,就開始學習外界和長輩教我們的禮儀規矩。不過西遊當然是幽默的,也是神話的。

猴哥拜了四方後幹嘛呢?

“目運兩道金光,射衝斗府。驚動高天上聖大慈仁者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駕座金闕雲宮靈霄寶殿,聚集仙卿,見有金光焰焰,即命千里眼、順風耳開南天門觀看。二將果奉旨出門外,看的真,聽的明。

須臾回報道:“臣奉旨觀聽金光之處,乃東勝神洲海東傲來小國之界,有一座花果山,山上有一仙石,石產一卵,見風化一石猴,在那裡拜四方,眼運金光,射衝斗府。如今服餌水食,金光將潛息矣。”玉帝垂賜恩慈曰:“下方之物,乃天地精華所生,不足為異。”

這一段寫得極為有意思,猴哥一出場,就已經能夠驚動天庭了,但是天庭一點也不擔心,因為就像千里眼和順風耳所說“如今服餌水食,金光將潛息矣。”靈長類其實都一樣,吃了水食,每天裹腹和滿足食色之慾佔據了這顆心,那靈性自然也就少了,這裡當然不是要說禁慾,如果東西都不能吃,人還沒長大就餓死了,沒有了男女之愛,人類又如何繁衍?

千里眼順風耳是開篇後第一個出場的神仙,這兩人的修行是看得遠,聽得清,耳聰目明。所以自然看得清石猴的情況,那麼作為級別更高很多且能夠隨意調動千里眼順風耳的玉帝,自然也很淡定,而且很包容。

垂賜恩慈曰:“下方之物,乃天地精華所生,不足為異。”

諸君,上天有好生之德,所以石猴的出場,在天庭來看,是根本不必理會的。

“那猴在山中,卻會行走跳躍,食草木,飲澗泉,採山花,覓樹果;與狼蟲為伴,虎豹為群,獐鹿為友,獼猿為親;夜宿石崖之下,朝遊峰洞之中。真是“山中無甲子,寒盡不知年”。一朝天氣炎熱,與群猴避暑,都在松陰之下頑耍。”

石猴自然開始有了自己的生活,跟虎豹狼蟲混,和獐鹿當朋友,當然也有了不少猿猴同類的親戚,有吃有住有玩,倒也逍遙快活。但接下來的一次看似偶然其實必然的事件,改變了猴哥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