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地第一天,孩子拒絕參加團隊任務,怎麼辦?

第一階段

目標設定

第一步:觀察孩子的需求,孩子不想參加團隊任務。

第二步:分析自己的需求,希望孩子儘快參加團隊任務。

第三步:判斷成長的需求。

1。 安全感和歸屬感都需要獲得。

2。 自我認知的提升(對自己有客觀評價)。

3。 團隊合作的意識。

第四步,提出成長的需求:參與團隊任務,其中獲得安全感和歸屬感,自我認知、團隊合作。

營地第一天,孩子拒絕參加團隊任務,怎麼辦?

第二階段

方法設定

第一步:觀察三種環境(OAT觀察與分析技術)。

物理環境:

戶外空地、溫度適中、營地第一天。

人文環境:

亮亮是第一次參加的團隊成員,團隊中其他成員都認識,年齡比亮亮大幾歲。成年人有自己團隊的老師,其他團隊的老師,總指揮。營地中一共4個團隊,互相之間是競爭關係。

心理環境:

亮亮第一次參加活動,有陌生感,其他成員都比自己大, 因為競爭關係自己也想表現好。

第二步:透過資訊分析原因。

當天天氣適中,不會因為天熱引發頭疼。第一次入營,亮亮渴望透過自己的表現獲得團隊認可,但是因為對於團隊安全感和歸屬感沒有確認,又擔心其他人對自己的評價,所以拒絕參與活動。

第三步:制定方法。

- 老師和亮亮直接溝通。

-讓老營員直接邀請亮亮加入。

-尋找任務中難度適中、亮亮可以完成的部分,讓他參與。

- 任務結束後,帶領大家一起總結,並且讓亮亮對自己在過程中的狀態進行評價。

- 肯定第一次參加營員的不容易,組織一個小小的歡迎儀式幫助亮亮更好融入。

營地第一天,孩子拒絕參加團隊任務,怎麼辦?

第三階段

執行

這個階段主要使用談話與溝通技術 CCT。

第一步:確認目標。

亮亮需要透過參與這次團隊任務,獲得安全感和歸屬感,自我認知、團隊合作。

第二步:表達彼此的感受。

亮亮,我知道你第一次參加營地,有些擔心自己做不好,又擔心因為自己有可能讓團隊輸掉比賽。在老師看來,第一次參加營地就是一個特別了不起的事了,我也特別想看看你的狀態,這個和輸贏沒有關係,重要的是我們能更多地瞭解你。

第三步:方法(直接告訴/討論)。

剛剛宣佈的任務中,我發現有一個環節需要你去完成。

第四步:我們的角色定位。

在這個營地中,我就是你的助手,我來幫你好嗎?

第五步:鼓勵支援。

你看看,這個團隊真的需要你,我們大家都信任你,你也需要信任我們,不管你完成得怎麼樣,我們都互相支援。

執行方法如下:

- 讓老營員邀請亮亮加入。

隊長主動去邀請亮亮:亮亮,你來和我們一起做這個任務吧,我們需要你。

- 為亮亮尋找任務中難度適中的部分。

難度適中的任務,是我判斷亮亮可以完成的任務,這樣會讓他在團隊中建立自信和成就感。

- 任務結束後,帶領大家一起總結,並且對自己在過程中的狀態進行評價。

亮亮對自己參與任務的部分很興奮也很開心。

-我在營地會議的最後,肯定了第一次參加營員進入團隊的不容易。大家都七嘴八舌地說起自己第一次參加營地的趣事糗事,最後每個人都走到亮亮面前和亮亮擊掌說:亮亮你今天做的真棒!我們一起加油!

營地第一天,孩子拒絕參加團隊任務,怎麼辦?

第四階段

總結

目標達成情況:

亮亮參加了任務,完成了任務,雖然不是最好的,但是完成了。 結束時,他對自己的評價也準確,孩子們擊掌歡迎他的加入。晚上,亮亮和其他孩子聊天了。

孩子和我的感受如下:

孩子笑了,被團隊接納的感受很好;

我也開心,沒有落下任何一個孩子。

孩子和我的收穫如下:

孩子:安全感和歸屬感提升,開始對自己有評價,開始學習融入團隊。

我:分析原因,找對方法,並且和其他團隊成員(孩子們)一起完成了任務。

啟發如下:

心理狀態對了,才能解決具體的事。

遇到第一次入營的孩子,應該提前關注他們的內心狀態。這次亮亮是表現在行為上,可能其他孩子也有同樣的心理,不過沒有在行動上表現出來。

當我們熟練地掌握這個技巧,以上4個階段方法的使用可能會在很短時間內便可以完成思考和行動,這樣的經驗是需要在很長時間透過一次次的練習逐漸積累起來的。這也是教育者需要具備的職業素養。

大家可以下載

“蘭海說成長”App

,在核心技術的課程中有關 於觀察與分析技術(OAT)、談話與溝通技術(CCT)的練習和示範。

GMCC 不是針對某一個問題的方法,而是系統的整體解決方案。 它能夠幫助我們啟動系統思維,從而能夠看到全域性。

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我們會發現不僅在育兒上面有所提高,在思考與他人的關係上、思維方式上都會有所改變。

在使用GMCC時,最難的是在目標設定時要分清楚“孩子的需求、父母的需求和孩子成長的需求”,並且在執行的過程中能夠清晰地記住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