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芸知道》:花甲之年的馮小剛,帶給了我們什麼

自2017年《芳華》上映後,馮小剛的風格發生了顯而易見的變化。電影中少了以往標誌的“馮氏黑色幽默”,少了賀歲檔的商業氣息,更多的則是對過往的柔情回憶。時隔兩年上映的這部文藝片《只有芸知道》,與《芳華》一樣,是馮小剛對過往青春的回溯。就像馮小剛在採訪中提及那樣“過了60歲之後我的心腸越來越軟,想拍一些純粹的,美好的故事,這是我內心的需要。”或許是歲月的打磨,這部電影沒有了早前馮小剛赤裸裸的野心,僅僅是細水長流的生活回憶和娓娓道來的情感訴說。

《只有芸知道》:花甲之年的馮小剛,帶給了我們什麼

《只有芸知道》的故事改編自導演摯友張述夫婦的真實經歷,由黃軒飾演的隋東風和楊採鈺飾演的羅芸在紐西蘭相遇,因為同住一個屋簷而結緣,在房東林太的見證下,兩人相識、相戀、結婚、共同度過了安靜美好的15年。而女主因為疾病猝然離世,為了完成女主生前未了的心願,隋東風揹著骨灰為妻子圓夢。

《只有芸知道》:花甲之年的馮小剛,帶給了我們什麼

由於由真人真事改編,故事本身便自帶情感推力和共情力,外加紐西蘭世外桃源般的美景,楊坤充滿神秘的歌聲,在影片一開始就將人拉入故事中。

正如影片開頭木心的那首詩“從前的日子很慢,車、馬、郵件都很慢。”紐西蘭的安靜就像是木心筆下的‘從前’,是值得回憶的好地方。錯落有致的草原雪山,極致炫美的極光之夜,上帝給了紐西蘭自然的濾鏡,這也正是夫妻兩人對純潔愛情的象徵。

我相信導演不想去賣弄情懷,讓影片充滿悲傷。所以他很巧妙的採取了雙重倒敘的結構,讓悲傷看到見溫度,讓觀眾感受到溫情。想起最後二人簡易婚禮上,隋東風對羅芸許下的承諾“我會盡我所能,讓你過上最好的日子。我喝白開水,你就喝酒,我吃肉,你吃燕窩,反正咱家最好的東西,一定在你肚子裡。’這話聽起來既不浪漫也不高大上,可就是這麼質樸無華的番話,讓上天多給了羅芸15年。

《只有芸知道》:花甲之年的馮小剛,帶給了我們什麼

愛情最本真的模樣是值得人相信的,我一直是相信愛情的。或許這份愛情需要時間理解,我留下的眼淚,並不是我對這個故事多麼的感同身受,我只是想起爺爺奶奶那份親情般的愛情。

爺爺奶奶的相識再普通不過,媒人介紹,按部就班的結婚,甚至都跳過了相戀階段。而這也必然會導致婚後的爭吵,不一致的生活方式,貧窮拮据的生活窘狀,雞毛蒜皮的小事,小到電視看哪個臺,兩個人都能吵上一整天。而最誇張的是,自我出生,兩人就分開睡,一個屋子兩張床,是我們家的常態。

小時候在爺爺奶奶身邊長大,見識了許多次爺爺奶奶生悶氣的時刻,夏日的夜晚異常悶熱,爺爺就是一個倔老頭,在院子的搖椅上待到深夜,奶奶也片刻不讓,一個人吃完飯收拾了碗筷。直到第二天的中午,兩人才開始原諒對方,以“拌嘴”給對方一個臺階下。時隔多年,我一直記得爺爺生氣的樣子,眼睛快要瞪出來,撐得瞳孔地震,可言語上,卻每次都說不過奶奶。

三年前,爺爺患上腦栓,身體還能行走,只是腦子會時常糊塗,一種藥反反覆覆的吃,一個人常常認不出來。我那時在外上學,只是記得那時他常常生氣,還是坐在那把搖椅上,天氣好時生氣,氣奶奶的飯鹹了,氣電視常常沒訊號,天氣不好時,氣狗不停的在叫。他還是瞪著眼,只不過看不清瞳孔的光亮了。奶奶自然是委屈的,整日的照顧,卻換來無盡的指責。她常常在我面前哭,這個養育了六個孩子的女人,也會覺得生活沒有辦法繼續了。我知道她想離開,我所能做的,不過是盡力的勸慰。

爺爺患病的兩年後,奶奶因為血壓突然升高導致腦血栓,那年我高三,當我回家後,奶奶已經出院了。奶奶因為患有糖尿病,情況比爺爺要糟的多,右半邊身體喪失知覺,無法獨立生活及行走。在大家輪流照顧奶奶的時候,爺爺生氣的次數明顯減少,第一次使用電飯煲的爺爺,第一次給奶奶擦拭身體的爺爺,第一次主動調到綜藝臺的爺爺。甚至於某些時刻,我總覺得爺爺的病好了。

這個老頭還是生氣,只不過全是關於他的老太太。奶奶習慣了稱爺爺為“老頭子”,生病住院的時候,整天唸叨他的老頭子有沒有吃飯,她知道,別人做的飯,他吃不慣。上次回家,看到爺爺扶著奶奶在做康復訓練,鄉村的小道上沒有什麼人,兩個老人楞楞嗆嗆的在路上走著,慢的像剛學步的孩童。

後來媽媽告訴我,在奶奶住院的時候,爺爺堅持要去醫院。其實那時爺爺是真的害怕了,在奶奶面前第一次服了軟。

《只有芸知道》:花甲之年的馮小剛,帶給了我們什麼

像隋東風和羅芸,像爺爺和奶奶。在我關於愛情有限的認知裡,兩個人已成為彼此的習慣,現實中的生活,真的太瑣碎普通了,沒有轟轟烈烈的情節,只是一直不斷遷就彼此。人們一生都在準備迎接永遠,沒有多少人在用一生準備再見,他們都懂,半路上留下的那個人,苦啊!

《只有芸知道》:花甲之年的馮小剛,帶給了我們什麼

從影院出來,發現今天的天氣霧濛濛,見不到一片雲彩。可滿天的雲,早已種在心裡。在當下這樣一個快餐化戀愛的時代,“一生只愛一個人”相濡以沫的愛情難以遇見。這份感情,溫暖了年末的時光,也溫暖了回憶的人心。

末了記起蘇軾的一首詞: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

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微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