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明食品種植大課堂:小麥備播•播期

克明食品種植大課堂:小麥備播•播期

克明食品種植大課堂:小麥備播•播期

適期播種尤為重要

適期播種是培育壯苗,提高分櫱成穗率,形成壯稈大穗的基礎。而分櫱是指從主莖的分櫱節上長出的分支,俗稱“發股”。它一部分形成麥穗,構成產量因子,一部分退化變成無效分櫱。然而,主莖起源於種子,它是種子的胚芽出土後,由真葉逐漸生長髮育形成的,它有著“子承父業”的基因,即一定會形成麥穗。對於主莖上的分櫱節,嚴格意義上講是其莖稈的地下部分,其特點是節間密集在一起不伸長,一般處在表土以下1•5cm的地方,它既是次生根的發源地,又是分櫱的出生地。所以,主莖和分櫱共同組成了小麥單株,即每個單株必定由一個主莖和若干個分櫱構成的。

倘若播種過早,苗期溫度較高,麥苗生長髮育快,冬前長勢過旺。這樣以來,不僅會消耗掉過多的養分,而且分櫱積累的糖分少,導致抗寒能力弱,極容易遭受凍害,同時播種過早,極易造成冬前出苔(拔節)現象的發生,還會造成後期倒伏。播種過晚,由於溫度低,出苗慢,出土的幼苗細弱,分櫱少,甚至無分櫱,發育推遲,成熟偏晚,千粒重降低,造成減產。為此,適期播種尤為重要。

克明食品種植大課堂:小麥備播•播期

越冬前達到壯苗標準

一是從實現冬前壯苗和安全越冬的角度來分析。適播期的“適”字,就是適當,適宜,恰到好處,就是在這個時間段種下去的種子經過生理生化過程,能夠出苗整齊,長勢健壯,且出苗後有著合適的積溫支援,越冬前達到壯苗標準。

那麼什麼是壯苗的標準呢?應該從小麥冬前管理的主攻方向上來分析,也就是說冬前的一切農事操作一定要圍繞”促根,增櫱,培育壯苗,保苗安全越冬”這條主線來進行,重點是培育壯苗,而壯苗的標準應在苗全,苗勻,苗齊的基礎上,從群體和個體兩個方面來衡量,就個體而言,一般要求在越冬前,小麥主莖應有6至7片葉子,葉色蔥綠,單株分櫱3至5個,分櫱基本符合與主莖葉片的同伸規律,基本不缺位。次生根2至3層,6至10條根,幼苗敦實茁壯,基本無黃葉。就群體而言,一般要求群體每畝總莖數60至90萬。

播期與溫度的關聯

接著往下分析就牽出了播期與溫度相關聯的三個說明。

說明之一,小麥種子的萌發必須在適當的溫度,適當的水分,適當的空氣條件下才能完成,真真切切地告訴大家,適播期背後的操盤手之一就是溫度,小麥種子一般在4度至37度都可以發芽,發芽最快的溫度為20度至25度,播種最適宜的溫度是日平均氣溫為16至18度。日平均氣溫指的是當天2點,8點,14點,20點,四個時間節點的氣溫值相加後再除以4所得出的資料。

說明之二,一般小麥種子在土壤墒情適宜時,從播種到發芽需要50度的有效積溫,之後胚芽鞘裹著胚芽,保護著胚芽在土壤裡向上生長,胚芽鞘每伸長1釐米約需要溫度10度,當胚芽鞘露出地面後就完成了護送任務,停止了生長,以退化而告終,此時的胚芽露出地面後,順即變成綠色的針葉向上茁壯成長,麥苗每向上生長1釐米仍需要10度的積溫。長度2釐米稱為出苗,當全田50%出苗時,叫做出苗期。從播種到出苗需要的積溫即可確定。例如播種深度3釐米,其積溫是:〈發芽所用積溫:50度+(出土所用積溫:3釐米x10度)+(出苗所用積溫:2釐米x10度)=100度,同時,按正常情況下,冬前主莖每長出一片葉子平均需要積溫70一80度,以冬前長出6至7片葉子為壯苗的葉齡指標,需要積溫為420至560度,加上出苗所需要的溫度,冬前壯苗所需要積溫即為520至660度,平均就是600度左右。按照常年的積溫計算,冬前能達到這一積溫的日期就是播種適宜期。

說明之三,由於氣溫與緯度變化和地勢高低有密切關係,因此,秋播小麥的適播期,大體上緯度每增加1度,播種期提前4天左右,同一地區,海拔每上升100米,播期提前4天左右。

克明食品種植大課堂:小麥備播•播期

晚播弱,早播旺,適時播種麥苗壯

從以往的種植經驗角度來分析,晚播弱,早播旺,適時播種麥苗壯。在我們駐馬店區域多年來的種植習慣是“秋分早,霜降遲,寒露種麥正當時,”如今隨著氣候的變暖,大多數老百姓都推遲一個節氣下種,即“寒露到霜降,種麥日夜忙”,而種植大戶承包土地面積大,很難達到適時播種的要求,必須拿出“霜降到立冬,種麥莫放鬆”的緊迫感,連明帶夜抓緊抓好小麥播種。適時晚播傳遞的結果是既降低了株高,又減:輕了病蟲害的危害,還規避了倒春寒造成的危害。

從品種特性和水肥條件及管理水平的角度來分析。 半冬性品種抗凍性強,播期可適當提前,偏春性品種抗凍能力差,可延後播種。高水肥地塊可適當延後3至5天播種,低水肥地塊可適當提前3至5天播種。管理水平差的宜早幾天播種,管理得當的可晚幾天播種。(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