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不幸,不要總追究過去,調整目的,透過努力,獲得幸福

每個人都會面對不幸。面對不幸,有兩種應對思想,一種是原因論,一種是目的論。

一、什麼是原因論?因為有過去的原因,所以你今天才會這樣。

陷入追究原因裡,甚至覺得我們現在甚至未來的全部,都是由過去的事情決定,所以根本沒有辦法改變,因為過去沒法改變。如果一直這樣解釋事情的話,就會止步不前,阿德勒是完全否定心理創傷論的,他認為不是過去的那些心理創傷,影響了我們的現在。

這裡要提一下,總結過去的經驗教訓,分析原因,講經驗轉化為能力,是必須做的,我們稱之為覆盤。

但是它和陷入過去的泥潭,而且分析不出主要原因、制定不出行動計劃,從而沒有改變的動力,是不一樣的。

面對不幸,不要總追究過去,調整目的,透過努力,獲得幸福

二、目的論是什麼觀點?你是有自己的主觀能動性的,人們朝著自己的目的去行動。

比如小的時候,你不瞭解自己的生活方式,而且也沒有什麼選擇的權利。但是,

問題不在於過去而在於現在,現在你瞭解了生活方式,接下來的行動,就是你在為自己負責了。你是選擇與之前一樣的生活方式,還是選擇新的生活方式,那都在你,在你此刻的目的。

有些人就是一個特別抗拒社交的人,不喜歡出門,他經常閉門不出,在家裡過整個假期。阿德勒就認為,是現在的目的讓你不出門社交的,你之所以出不去,是因為你的目的就是不社交,因為有了這個目的,為了達到它,你的身體就會製造一種不安跟恐懼的情緒。 是這樣的,不出門就是你的目的,因為不出門有好處。我們不想出去社交,因為在家待著有好處,所以就會產生那種強烈不安、恐懼的情緒,然後來達到不去社交的目的。

你之所以在有些情景下發脾氣的原因,是因為發脾氣是你解決問題的手段,你認為發脾氣,這個事才能解決更快。為什麼我們有時候會對服務員,對男朋友、女朋友發脾氣,會對下級,會對員工發脾氣?其實你的脾氣不是不能控制,你的脾氣可以收放自如。比如你特別生氣,你在跟男朋友發脾氣,突然接到了老闆的電話,你立馬就會變得輕聲輕氣;你跟孩子正在罵,孩子班主任打電話了,你立馬就“喂,李老師。”

面對不幸,不要總追究過去,調整目的,透過努力,獲得幸福

三、改變需要勇氣

人能不能改變?如果人所有的現在,都是由過去決定的,那是很奇怪的,不可能,我們人又不是死的,我們是活的。

但是,難道一句現在重新改變,就可以發生改變嗎?

有一個朋友一直跟我抱怨她的生活中老公對她的態度不太好,我提供給她很多方法、技術。我覺得我跟她說的話裡,但凡她隨便用哪一條都可以改變現狀,但她就是很少去行動。可能抱怨十次中,會有那麼一兩次去做一點點改變吧!

人最痛苦的,就是明明我們知道應該那麼做。可是我們卻有一堆不能做的理由,我們認為自己不能改變,我們認為很難,我們認為原因不在自己,我們有各種各樣的原因跟藉口,所以我們才會來回搖擺,感覺很分裂。天下事有難易乎,為之則難者亦易,不為則易者亦難。

面對不幸,不要總追究過去,調整目的,透過努力,獲得幸福

1、首先,決定你現在的不是過去的原因,而是你的目的。

2、心理創傷是否能讓人感到痛苦,取決於解釋它的方式。

3、性格或許改變不了,但是思維方式是可以改變的。

4、現在都是自己選擇的,改變最需要的:就是勇氣和決心。

5、科學的覆盤,總結過去的經驗教訓,然後轉化為能力,而不是深陷。

6、過去的影響,比不上現在的方向。決定自己人生的,是活在此時此刻的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