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將消失的事物

文章及圖片系本人原創,轉載或引用需經作者同意。

我一直想做一個集子,叫做“行將消失的事物”,因為沒有收集到足夠的材料和懶惰的思想,遲遲沒有落實。

今天開啟電腦,還是原來的那幾張圖片,可是來了興致,決定先落筆。材料不夠,以後再湊。

行將消失的事物

夕陽下的母女

一、

夕陽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這是我想到的第一件事。日出總是鼓舞人心的,好像海浪拍打礁石一樣,強而有力。黃昏似乎喜歡背影示人,好像因為羞澀,又好像因為見得太多。總之敏感但不脆弱,哀而不傷。

看到這張照片,我的眼睛總會盯著遠處的夕陽。一直以來,我喜歡走在隊伍的最後,默默地觀察世界。可是突然看到母女的背影,他們是我的妻子和女兒,我忽然感覺自己像是局外人。長久的分別讓原本天然緊密的情感紐帶變得支離破碎,破鏡難圓像行將消失的太陽。

我想起楊過在赴十六年之約的那天,小龍女遲遲未來,而夕陽西下,眼看就要消失。楊過一路狂奔,站在山的更高處,只希望能讓夕陽多停留一會,好讓他的愛人來赴約。可是龍女終究沒有到來。

行將消失的事物

六一節的表演

二、

童年

這是我小學六一節表演之後單獨照的留念。看著照片中這個男孩,我時常會發笑。因為他裝的太差了,表情嚴肅緊繃,動作也與之前的表演無關。額頭上還點了一個紅印,但和印度的習俗無關,那時的孩子表演都要來這一套。可笑著笑著又沉默了,當初熱愛表演,嬉皮笑臉的我,如今表情嚴肅緊繃,所有的動作與表演無關。

靜悄悄的時光,我們忽然長大。你得到了你想要的嗎?還是喪失了不該喪失的?

行將消失的事物

代筆

三、

職業

這些拍攝於2010年暑假的照片是我做這個專輯的初衷,是引發靈感的最初源泉。

李開復曾經斷言,未來將有50%的職業將被機器人所代替,搞的人心惶惶。可是細想,在歷史程序中,每一次人類文化與科技的進步,都伴隨著太多事物和手藝像物種滅絕一般消失。

在五四之前,白話還沒普及。義務教育推行之前,識字仍是文化人的事。所以有了代筆,為你寫書信,法律檔案等。後來識字的多了,簡單的代筆已經不需要,就演變成更專業的代寫論文之類。

行將消失的事物

辦證

在中國城市農村,大街小巷,“辦證”幾乎無處不在。國外是隨處塗鴉,我們是滿牆“辦證”。而且無孔不入,摧之又生,彷彿野草。

我很好奇,怎麼有那麼多證要辦,怎麼那些證那麼難辦,怎麼那麼多人那麼愛替你辦?

行將消失的事物

廣告

這個廣告在我印象中一直是模糊的,因為小時候一直不敢正眼看,更不說仔細看了(感覺有毒),所以一直以來都不知道它具體是什麼內容。可是也如“辦證”在霞浦的街道隨處可見,沒想到我都上了大學,這廣告還有人在貼,可見有些病一直都有,有些職業一直都在,事物並不是徹底消失,有時只是改頭換面。

行將消失的事物

瓦房

四、

瓦房

霞浦也在進行著新城建設老城改造,我住的曲井巷恐怕慢慢要變為霞浦最後的“歷史記憶”了。在我住的現代樓房裡,還能看到四周低矮的木瓦房。我始終覺得他們自有一種美,而且體現了古人高超的智慧與技藝。

建築是歷史的樣貌,我們為了新城建設,一味摧毀古老建築,是連臉都不要了嗎?

走在歐洲的街道,看著那些古堡與石板路,你絲毫沒有覺得土氣,人家知道那是寶貝,是自己的臉,保養的格外好。

行將消失的事物

青春

行將消失的事物

愛情

五、青春與愛情

我的妻子決定嫁給我,她就決定把她的青春獻給我了。一個女人決定把她的青春獻給你,是一個男人最為榮耀的事。可你根本無力償還這份情義,因為並不是說你同樣把青春給了她,男女便平等了。

女人是花,男人是土,花需要土,可更需要陽光與雨露,愛是陽光與雨露。有了愛,花就開了。但總會有陰霾的日子,總會有乾旱的日子,總會有花兒凋零的日子。土地卻還肥沃,花兒又開,已不是那朵花。那朵花,已不在。

一段愛情的過程猶如一朵花的週期,繁花盛開的時候充滿歡聲笑語,不會想到花兒會有凋謝的一天。葬花是個浪漫的舉動,可是改變不了愛情消失的事實。

看著周圍,看著歷朝歷代,看看我們自己,花開花落。

戀愛是火,是戀人用紙糊起的翅膀,在火中飛行。

把青春獻給了你,你親手把花兒埋葬。

又如鄭鈞所唱:

我將真心付給了你

將悲傷留給我自己

我將青春付給了你

將歲月留給我自己

我將生命留給了你

將孤獨留給我自己

我將春天留給了你

將冬天留給我自己

我將你的背影留給我自己

卻將自己給了你

行將消失的事物

外公

六、

外公

死亡不是件可有可無的事,死亡就在我們身邊,就在發生。

死亡的威脅一直存在,不可避免,送別是徒勞無益的,珍惜也不能說到做到。

思考生命的意義,決定我們的行動。

那些行將消失的事物,或已消失的事物,留著就是好的。

外公一生行醫,卻一生貧苦。他曾告訴我,他有很多藏書,都在歷次搬家過程慢慢丟失了。

作為醫生,他總覺得助人才是第一,掙錢是次要的。所以“價格低點咯”,“這次先賒著”都是“好商量”。所以他一生沒有一個像樣的書架,死前才住進了屬於自己的房子——母親為他們爭取到的經濟適用房。

他愛笑著,或許是因為每次見到了我們,家裡熱鬧些,他是喜歡熱鬧的。

生命的最後,醫生說,“熬不過明天。”明天他奇蹟地讓自己熬過去了,可他終究熬不過去太多的明天了。

明天在等著我們,等著那些行將消失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