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活好”和“幽默”,哪個更重要?

近來有件小事對我觸動特別大,前段時間,部門一個95小夥子升職為小組長,大多數人都覺得很詫異。論資歷,組裡有老人,論業務,組裡有銷冠,論關係,他並沒有什麼關係。就這樣一個年輕小夥子剛來公司2年就升職小組長,著實也讓人羨慕。

男人“活好”和“幽默”,哪個更重要?

後來同事聚餐的時候,才從一個人事口中瞭解,大家不是輸在能力上,而且輸在“會來活”上。用老話說,這個95年的小夥子特別會“來活”,對誰都是客客氣氣,大家多多少少都得到過他的一些幫助,可以是很小小的事情,但是他從來都是很完美的幫你完成他,而且不會讓你很不好意思的那種。在領導的眼裡,雖然,年輕,能力不足,但是,他用勤來補,虛心求教,做事情,也是很靈活,不是死腦筋。總之就是“活好”,讓人覺得他很聰明,智商一般,情商很高。

我和他有過幾次工作交集,確實有一次,讓我覺得他什麼看在眼裡,很仔細,領導私下我們聊天,他總是可接住話題,不會讓話題冷下,也不會讓人覺得他是在搶風頭,而且說著說著,他就去上廁所,回來時,帶來了飲料和咖啡,水,居然符合每一個人的口味。類似這樣的細節,除非你是每天經過觀察,而且要記在心裡才能準確地知道每一個人的口味。

男人“活好”和“幽默”,哪個更重要?

這件小事,幾乎改變了我對工作的看法以及職場的判定。

我一直認為工作就是拼能力,工作經驗,但事實上不僅僅如此,無論是在工作上還是在生活中,頭腦靈活的人往往更受歡迎,也會比別人得到更多的機會和人脈。

而“幽默”相比“活好”來說,更多體現在口才上,不像“活好”那麼立體,會來活,是一個整體的表現,不僅僅是口才的,是一連串的行為。當然生活中一個人的幽默也可以帶來非常多的好處。

男人“活好”和“幽默”,哪個更重要?

英國著名文學家培根說:善言者必善辯。這句話,讓我不由得想到了李健。就歌手這個身份來說,李健的曝光率不算高,沒有微信和微博的他跟粉絲的互動也是少之又少。但李健每次出場,都有極高的人氣和號召力。除了才華,也與他的幽默之道脫不開關係。喜歡李健的人應該知道,他是當之無愧的破冰高手。吐槽無處不在,能輕易引人發笑,但又全然無害。

他跟人說話永遠帶著欣賞的態度,即便是調侃也從不缺中肯的態度,不會讓人感到尷尬。跟這樣的人在一起,不用擔心沒梗、不用害怕冷場,溝通上的心理壓力自然而然也被化解了。李健的幽默感是有目共睹的,更難得的是,他懂得把握分寸。

男人“活好”和“幽默”,哪個更重要?

張傑和李健一起上“歌手”時提起一件事:他曾經邀請李健幫自己寫歌,結果李健一直沒給迴應。李健說:“以前寫歌就委屈你了,我覺得你的聲音還會更高,所以我再等等!無形中即表明了自己的態度,又照顧到了張傑的面子,本來有點緊張的氛圍被李健短短几句話就扭轉了局勢。

所以說“活好”還是“幽默”在日常生活中都很重要,一個是行為,一個是口才。

其實做人做事就是如何掌控尺度。掌控,既能進,更能退。面對不同的人,不同的“尺度”,不同的標準,不同的處事原則。做人要有自己的標準,和不同的人打交道也要有標準,兩套標準,寬以待人, 嚴於律己。很多人分不清兩者,所以做人做事經常讓人感覺不適,說話辦事碰釘子。

男人“活好”和“幽默”,哪個更重要?

最簡單的舉個例子

面對大都市西裝革履的人,你見面的時候要微笑握手,言談舉止注重儀態,態度恭敬。

面對鄉鎮幹農活的大叔大爺,你一本正經地上去握手顯得不合適,你要掏出根菸“來,老哥,抽根菸”,言談要接地氣。

總結一下:

第一:去真正地看見別人,表達你的看見;

第二:多給別人表現自己才智、經驗的機會;

第三:及時反饋別人帶給你的幫助、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