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部出汗多的原因

頭汗

指僅頭面部汗出而言。《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但頭汗出,劑頸而還。”頭汗一症,常人也可以出現。如進餐時或小兒睡眠時頭部汗出,但無任何症狀,俗稱“蒸籠頭”,此不應視為病變徵象

常見證候

溼熱燻蒸頭汗:

頭面汗出,小便不利,身目發黃,惡寒發熱,舌苔黃膩,脈濡數。

陽氣不足頭汗:

頭面多汗,面色晄白或蒼白,四肢不溫,氣短,畏寒,神疲乏力,舌淡嫩,脈虛弱。

鑑別分析

溼熱燻蒸頭汗:

由於溼邪侵襲,鬱阻化熱,溼熱燻蒸,不得四散,只能循經上越,迫其津液外洩,所以頭面汗出;溼阻膀胱,分利失常,則小便不利;溼熱燻蒸肝膽,膽汁外溢肌膚,隨病情輕重,可見身目發黃,溼熱內阻,欲達不出,營衛不和,故惡寒發熱;舌苔黃膩、脈濡數,為溼熱皆盛的徵象。治宜清利溼熱,方選茵陳五苓散。

陽氣不足頭汗:

此屬虛證。多由病後、產後或老人陽氣不足,腠理不固,津液外洩,故見頭面汗出較多;陽氣不足,陰血也隨之虛弱,不能上榮於面,因而面色晄白或蒼白;陽氣虛弱,不能敷布於外,則四肢不溫,體寒;氣短、神疲乏力、舌淡嫩、脈虛弱,均屬陽氣不足所致。治宜溫陽益氣,固表斂汗,方選芪附湯加紅參、龍骨、牡蠣。

頭汗一症,實證、虛證均可出現,但實證多以溼熱所致,虛證多以陽氣不足所致,在臨床上還可在關格、水結胸、少陽病中見到,老人氣喘以及重病陽脫之時而兼有頭汗,應引起高度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