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們都誤會了李煥英

打動人心且流傳最廣的情感,往往不是小情小愛,而是人間大愛。

人間大愛,又分兩種:

一種是,家國情懷;

一種是,父母情深。

讀懂了這超越種族和階級的情感底座,就讀懂了電影《你好,李煥英》,為何在春節扎堆賀歲片中,脫穎而出,廣受好評:

誰還不是父母的寶兒?

哪個寶兒沒想過,要是能穿越回過去,改寫改寫父母的人生,讓他們變得更輕鬆,那自己該有多榮幸?

你好!我們都誤會了李煥英

電影《你好,李煥英》

春節期間,想必看過或沒看過這部電影的朋友們,都從微博熱搜、自媒體文章和朋友圈裡,看了太多這部電影的影評,所以你們也一定知道下面這些擊穿靈魂的金句:

●“打我有記憶起,媽媽就是中年婦女的樣子。所以我總忘記,媽媽曾經也是個花季少女。”

——傻孩子,說啥呢,你要記事起,媽媽就是個花季少女,要麼你們不是親孃倆,要麼就是你媽早婚早孕。

●“如果,我媽當年不生我,會比現在過得幸福吧。”

——這是啥話呀,你媽當年不生你,她還是你媽嗎?她不是你媽,她幸福不幸福的,你也不知道哇。

●“我當你一回女兒,連讓你高興一次都沒做到。”

——

哎呀,寶兒啊,不是非要槓你,總想讓父母高興,說到底還是討好別人,委屈自己,這壓根兒不是你媽想看到滴。

……

其實,中國式家庭最大的困境,就是父母和子女都打著“為你好,讓你幸福”的旗號,卻硬生生把對方逼得活在另一個頻道。

直到往事無法挽回,上蒼再也不給機會,我們才在相互虧欠中知道:

如果可以,我真想穿越回過去,好好愛你。

現實中,賈玲和母親李煥英也是如此。

2001年,19歲的賈玲,剛考到北京中央戲劇學院唸書一個多月。

為供養賈玲、賈丹倆姐妹讀書,工人階級的媽媽李煥英和爸爸賈文田,開著拖拉機去給人運稻草。

因把稻草車裝得太高,媽媽從車上摔下來,後腦勺著地,小腦損傷,不治身亡。

你好!我們都誤會了李煥英

賈玲回憶母親去世

那一年,李煥英才48歲。

還沒有穿上賈玲給她買的綠色皮大衣,沒有用上雙開門的冰箱,還沒有坐上女兒買的紅跑車。

更不要說,親眼看到春晚舞臺上,賈玲演的那一出出令全國觀眾捧腹大笑又過目不忘的小品。

逝於貧苦盛年的母親,成了賈玲心口永遠的傷,夢中不變的憾,此生殘缺的圓。

你好!我們都誤會了李煥英

賈玲說,媽媽走後,她不會快樂了

《你好,李煥英》這部電影,是媽媽李煥英去世20年後,女兒賈玲對天堂裡媽媽的致敬。

但又何嘗不是,賈玲穿越20年的時光隧道,復活且重訪逝去的母親,所完成的自己與自己的和解。

關於這部電影,那些別人說過的、聊過的,我也不願再贅述。

我想寫一寫,電影背後,被誤解的

8個親情真相

——

1.你以為你比父母反應快?

很多影評說,《你好,李煥英》一開始故事平平,是最後20分鐘的反轉,高能煽情,催人淚下。

錯!

其實,這部影片不存在反轉,而是開頭,就蘊藏著結尾。

一開始,車禍發生時,瘦瘦弱弱、頭髮花白的媽媽,騎腳踏車載著高高胖胖、一臉笑容的女兒,忽然一輛卡車撞過來,撞向有說有笑的母女。

你好!我們都誤會了李煥英

電影中,車禍發生一瞬間。

為什麼,媽媽和女兒都在腳踏車上,媽媽嚴重昏迷,而女兒除了一丁點擦傷,卻安然無恙?

導演的深意大機率是,車禍發生的剎那,媽媽推開了女兒,把生的機會留給孩子,把死的威脅留給自己。

在醫院裡,伏在媽媽病床前哭泣的賈玲,被走廊裡的黑白電視機發出的聲響喚醒,發現原本躺在床上的媽媽不見了。

為什麼媽媽不見了?

因為,媽媽先女兒一步,穿越回了過去,配合女兒完成過往歲月裡,那些未能釋然的一個個遺憾情結。

你總以為,你比你爸媽更快速、更有遠見?

不。

在生死攸關的時刻,他們比你反應得快。

身為孩子,我們看到的永遠都是明天和前景。

而為人父母,他們卻時刻用本能的愛,幫我們把意外和風險排除在外。

2.你以為你比父母會演戲?

《你好,李煥英》最大的看點,並不是媽媽原來也年輕過,有過夢想和愛好,有過精彩和愛情。

而是,當賈玲回到1981年,幫還是女孩的李煥英,實現搶電視、鬥閨蜜、打排球、追官二代等一系列她自以為重要的

改命之舉

,且沉浸在自我感動裡無法自拔,直到她透過爛褲子那個動物形狀的補丁,喊出那句“可是我媽現在還不會縫啊”,才在恍然大悟和淚流滿面中發現:

媽媽李煥英,才是老戲精。

整部影片,不是女兒圓了媽媽的夢,

而是媽媽為了圓女兒的夢

,而配合她演了這麼一齣戲。

你好!我們都誤會了李煥英

劇中媽媽李煥英,才是老戲精

果然,薑還是老的辣。

很多時候,我們為不讓父母擔心,以為自己是戲精附體,後來才發現,父母才是戲精本精。

你以為你很懂你的父母?

不。

盤點往事,你會發現,多年來,是你爸媽一直故意裝瘋賣傻,讓你覺得你很懂他們罷了。

3.你以為父母不嫌棄你?

《你好,李煥英》裡,其實有很多暗線,而這些暗線,藏著親情的密碼。

比如,賈玲穿越時,“啪”一下,從天上掉下來一個大胖子,一下子砸到李煥英身上。

眾工友張羅著搶救時,張江揹著賈玲,去廠職工醫院。

因為賈玲胖,所以他背得特別艱難,特別緩慢,特別沉重。

但後來,賈玲和李煥英喝小酒,賈玲喝醉了,不省人事。

瘦弱弱的李煥英,揹著胖噠噠的賈玲,回職工宿舍,卻背得特別穩當,特別輕快,特別安然。

你好!我們都誤會了李煥英

張小斐演的李煥英,揹著賈玲

當然,這裡有藝術的表達,但更有深刻的寓意:

你以為的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

對於很多孩子來說,這個負重前行的人,就是你父母。

儘管他們也非常嫌棄你“重”,但還是不吭不響地在暗夜裡,以你察覺不到卻最舒適的姿態,把你帶到最安全最溫暖的地方。

你以為你爸媽不嫌棄你胖、你笨、你醜、你不長臉不爭氣嗎?

當然嫌棄。

但嫌棄之後,他們還是選擇用自己的方式,默默愛你。

4.你以為愧疚就是愛?

中國式親情最沉重的核心,就是“對不起”。

很多人都活在這種負罪感和羞恥感裡,忘記了說“我愛你”。

《你好,李煥英》為什麼大火?

某種程度上,它以喜劇的外殼,暗合了這種憂傷。

電影用魔幻化的表達,讓母女二人都穿越回過去,在相互補償中,完成了彼此的和解。

特別是對女兒賈玲來說。

電影中的賈玲,自幼就吃得多,哭鼻子,拉褲兜,學習差,讓人不省心。

她總想成為別人家的孩子,讓媽媽光榮和高興的那種孩子。

就連穿越回去,也是為了達成這一心願。

直到後來,她發現媽媽比她還更早穿越後,才在慟哭中明白:

在她“不省心”的成長裡,媽媽其實獲得了很多快樂和治癒。

你好!我們都誤會了李煥英

其實你也治癒了我

我們對父母的愧疚,更多的,是自我加壓的一種執念。

你覺得對父母的愧疚就是愛嗎?

不。

真正的愛,不是愧疚,不是自責,不是補償,更不是穿越。

而是接納,是信賴,是陪伴,是“我們在一起,這樣就很好”。

唯有如此,我們才不會把希望寄託於時光倒流,或來生再見。

而是,珍貴今生今世。

然後,用活在當下的態度,讓和父母在一起的每日每夜、每餐每飯,構築起我們之間不可替代的情感。

5.你以為你能改變父母?

《你好,李煥英》的終極拷問是:

如果時光倒流,一切是不是還會重蹈覆轍?

答案是:

如果時光倒流,一切終將重蹈覆轍。

為什麼?

這不僅因為,所有的選擇,都是在當時處境下,當時的思維和格局,所推動的有限選擇。

而且因為,我們自以為正確的選擇,未必是別人內心的選擇。

包括父母。

就像很多父母總怕孩子走彎路,總想替孩子選擇一樣,其實,很多孩子目睹了父母的不幸後,也總想回到過去,替父母重新選擇人生。

《你好,李煥英》,實現了這個假設的可能。

當賈玲回到李煥英的年代,助推媽媽做出一系列“有用”的選擇,最終卻發現:

相比“有用”的選擇,媽媽堅持的,是“有愛”的選擇。

因為,唯有發自內心的真實選擇,才是無悔的選擇。

你好!我們都誤會了李煥英

深愛一場,我們總想改變對方

如果時光倒流,你以為你能改變父母嗎?

不。

你能做的,依然是尊重父母,並允許他們做出忠誠於自我的選擇。

就像,如果上天再給他們一次機會,不夠好的他們,依然會選擇生下你,並將不夠好的你,當作唯一的寶兒。

6.你以為你是父母的面子?

“我最討厭我媽說,你看人家誰誰誰……”

“我最煩我媽把我和別的孩子作比較……”

“我最害怕的事兒,就是春節回家,父母們各種花樣比娃……”

闔家團圓的春節,之所以被妖魔化,是因為很多家庭裡,都有一個或一對愛作妖的父母。

在很多孩子看來,父母守舊,狹隘,虛榮,愛攀比,擅比較,把孩子當成面子和工具。

當賈玲穿越回過去,以為她的媽媽李煥英會期待有個“到美國讀書,當導演,月薪八萬”的女兒。

結果,她沒想到,李煥英對女兒的期待,不過是健康快樂就好。

你好!我們都誤會了李煥英

你好!我們都誤會了李煥英

“我的女兒,我要她健康快樂就行”

你以為你是父母的面子嗎?

不。

其實,很多時候,你覺得父母把你當面子,或許是你自己活得不如意時,無法自處的難堪,並將這種難堪投射到父母身上的焦慮。

而並非父母真實的心境。

不信,當你活得越好越幸福,你就會發現父母越看越順眼。

而當你活得越擰巴越戾氣,你就會發現父母越看越心煩。

父母始終是父母。

改變的,是我們自己的心態和處境。

所以,你不必活成父母的面子,但一定要活成自己的裡子。

7.你以為所有人都會感動?

對《你好,李煥英》感觸最深的,應該是70年代後期、80年代和90年代初出生的那群人。

這群人,包括我自己,見證了貧困苦澀且力求革新的中國,也有過忍辱負重的父母。

如今,我們大都為人父母,在角色互換中,對親情、對家庭,有著深刻而複雜的感受,也在不斷成長和治癒裡,對父母、對人生,有著立體而客觀的認知。

加上,70後、80後和90後,如今正值盛年,是網際網路上最有話語權的那群人,所以在回憶殺和祭往事的代入感裡,捧火了這部電影。

你好!我們都誤會了李煥英

劇中演員也都是70後、80後

其實,其他年齡階段的人,並不像我們這群人,這麼有共鳴。

50後、60後,已經步入老年,歷經動亂,風燭殘年,不看電影,更缺乏幽默。

00後、10後,尚且叛逆稚嫩,不解父母,不懂親情,拒絕同化,更難以共鳴。

所以,電影院裡,當我哭得像條狗時,我11歲的兒子笑嘻嘻地說:“媽媽,你哭啥?”

在他看來,他媽媽可比李煥英幸運多了:

每天臭美愛打扮,想幹啥就幹啥,能賺錢能花錢,絕不會為省5塊錢路費,在大雪紛飛中走上10公里……

孩子的不感動,讓我欣慰:

我們這代女性,終於不再是“忍辱負重”的代名詞,而是我們自己。

這是一代代女性努力的結果,我們要理直氣壯地把這做派和精神傳承下去。

8.你以為你能逃脫父母的饋贈?

《你好,李煥英》,讓首次當導演的賈玲,一戰成名。

之所以把“李煥英”這個名字搬到熒屏上,是因為她不僅代表媽媽,更指向她自己。

這部電影,是賈玲對媽媽的愛和思念,

更是一個女人對另一個女人跨時空的看見。

你好!我們都誤會了李煥英

年輕時的李煥英

如今,這部電影票房逼近

30億

大關,也讓在喜劇行業堅守多年的賈玲,迎來事業上的巨大成功。

這種

情懷和商業

的雙成功,願能鞏固賈玲、張小斐這些實力派演員在影視圈的地位,也能掀起浮躁太久、造假太久的娛樂圈良幣驅逐劣幣的風暴:

名氣大和資本足,不該是權衡一切的標準。

故事好和德藝好,才是觀眾買賬的開端。

其實,不僅僅是娛樂圈,但願各個“圈兒”,都能讓良幣昌盛,讓劣幣絕跡。

但,一想到,39歲賈玲今日的成功,依然得益於去世20年的母親李煥英,忽然內心複雜中,想到這樣一個命題:

你以為你能擺脫父母的饋贈嗎?

不。

從我們出生躺在父母懷裡那一刻起,我們就在享受父母的恩澤和饋贈。

你好!我們都誤會了李煥英

戲裡戲外都是情

承認這一點,不是為了讓我們揹負沉重的恩情和孝順,而是為了在接納源頭中確認:

我們所有人,都是踩著父母的肩頭,走向更遠更高的地方。

抵達更遠更高的地方後,我們最終發現,自己走了這麼久,依然沒有走出父母的眼光和故土的影響。

所以,我們當了父母后,要走在修行的路上。

因為,我們深知源頭和母體的力量。

所以,我們敬畏教化和傳承的信仰。

你好!我們都誤會了李煥英

德爾赫斯石墨烯空氣淨化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