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季節和悲劇愛情最配了

氤氳的黃梅天讓人產生不了太多的多巴胺,少了點喜悅多了點、點、點…消沉~

在某站上刷了刷電影,很符合當前的氣氛也符合當前自己靈魂的活躍度,選了《呼嘯山莊》1992年版,女主是法國國寶級的影后朱麗葉。比諾什,《紅》《藍》《白》系列的女主,男主是拉爾夫。費因斯,如果這個名字陌生,那他演過的角色一定很下飯,《哈利。波特》裡“毀容”出演的伏地魔。當然他還有其他著名的代表作:《辛德勒的名單》、《英國病人》、《生死朗讀》等,都值得一看…

梅雨季節和悲劇愛情最配了

梅雨季節和悲劇愛情最配了

梅雨季節和悲劇愛情最配了

言歸正傳,之所以選這部劇《呼嘯山莊》,是因為我看過幾遍小說,也沒有GET到這部著作到底“愛情”在哪裡,大概是自己狹窄的人生閱歷和對人性膚淺的解讀,沒有找到把《呼嘯山莊》奉為經典的理由。也或許看書的時候還是浮躁的少年,書中人物的關係已經讓我撓頭不止(手書如下,有點糙)

梅雨季節和悲劇愛情最配了

希斯克利夫和凱瑟琳的愛情叫人唏噓,到底是愛還是恨?說好的愛一個人就是要祝她(他)幸福呢?(原諒我脫口而出的道德綁架)但是希斯克利夫愛而不得,報復二代人是啥心態呢?忽然覺得很能理解王校長了,愛而不得…似得非得… 大白話就是煮熟的鴨子飛了,正好自己肚子又很餓…

但是希斯克利夫和王校長不同啊,王校長可能任性更多一點吧~而希斯克利夫是個棄兒,在新家庭裡愛他的養父早早去世,養父生前要求自己的孩子如同手足一樣愛他,怎麼可能?更多激起了親生兒子的妒忌和憤怒。和他親近的只有凱瑟琳,這是他唯一的愛,他愛凱瑟琳,是真的,但是在這段刻骨銘心愛的關係裡,旁觀者看到的還有希斯克利夫的佔有、妒忌、無奈、自卑、偏執…因為他一無所有,凱瑟琳是他作為個體被需要、被重視的唯一來源,要麼是1要麼是0~

梅雨季節和悲劇愛情最配了

馬背上的凱瑟琳

梅雨季節和悲劇愛情最配了

和牽馬的希斯克利夫

梅雨季節和悲劇愛情最配了

暴富的希斯克利夫歸來及為人婦的凱瑟琳的搖擺

凱瑟琳也是一個奇葩,用現在的話來說,她是個沒有邊界感的女人,她愛希斯克利夫,但同時她又愛上林頓,這是兩個截然不同的男人,前者狂野、大膽、不修邊幅也惹人愛憐,配合著凱瑟琳的野性和母性;後者文雅、傳統、穩定、體貼、富有給了凱瑟琳安全感。其實凱瑟琳都想要。但是世俗生活讓她選擇了體面的林頓,但又習慣了享受和希斯克利夫的相處方式。希斯克利夫愛而不得,他愛凱瑟琳,他也恨凱瑟琳放棄了自己,並遷怒於林頓及他們的後代。他的恨淹沒了別人也淹沒了自己。

梅雨季節和悲劇愛情最配了

男人都知道對方是敵人,女人卻想他們是朋友

“伏地魔”把深情的男人演繹得太好了,我都快被他的深情所騙,忘了他是多麼偏執和自私。

梅雨季節和悲劇愛情最配了

希斯克利夫祈求凱瑟琳的靈魂永遠纏著自己

這不是一部令人愉悅的愛情小說,可以說還有點古怪。但它是艾米莉。勃朗特的處女作,也是獨作。不僅讓人很好奇,艾米莉。勃朗特的靈感和構思從何而來,艾米莉和她的姐姐夏洛蒂。勃朗特—-《簡愛》的作者不同,她筆下的愛情陰鬱到底,雖然第三代的凱西和哈頓的愛情萌芽在劇終綻放,但讀者情緒更多是困在他們上一輩的愛情悲劇裡。正如毛姆的評價“我想不出還有哪部小說能有這樣強烈的痛苦、狂喜和放肆之愛”。

八卦了作者艾米莉。勃朗特,對她的記載很少,對她的瞭解來自她身邊人的隻字片語,她是個躲避社交的女孩,而且“看到男人就逃”,她學校的老師對她的評價是“聰明但固執,嚴厲苛刻,她的性格像個男人”。她的鄰居則稱“她在草地上散步,對狗吹口哨,看上去懶洋洋的,更像個男孩子”。在當時,人們不理解她的行為,畢竟在19世紀初,同性戀不是個能在臺面上討論的話題。

或許希斯克利夫和凱瑟琳是艾米莉的一人飾兩角,生為女生,內心卻住著一個男人。從她流傳不廣的詩作裡,能看到她的壓抑,看到她暗戀過的痕跡。

“啊,可怖的壓抑——-劇烈的痛苦——-

當耳朵開始聽到,當眼睛可以看到;

脈搏開始跳動,大腦開始思考;

靈魂感知肉體,肉體感知到桎梏。

她感情的失意、敏感加上她本性的陽剛、內心的暴躁塑造了希斯克利夫,即使她不接觸男性,依然能描寫出男性的內心情感和行為舉止,或許正是另一個自己。

被搬上銀幕的《呼嘯山莊》版本之多:

1939(美國)1954(墨西哥)1970(英國)1985(法國)1992(美國)1998(英)2004(義大利)2009(英)2011(英),是不是因為俗人無法理解這樣的愛情,就想透過演繹來過一把癮?

準備去看BBC傳記電影《隱於書後:勃朗特三姐妹(2016)》

梅雨季節和悲劇愛情最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