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的時候把每一天都過好,是對死亡最好的反擊

星期天去了《尋夢環遊記》。

雖然已經上映了半個月,但電影院還是滿座。沒看任何劇透,觀影心情出乎意料地激盪。

生的時候把每一天都過好,是對死亡最好的反擊

剛開始以為是音樂追夢題材,後來才發現原來是部關於親情和死亡主題的電影。

故事一波N折,總體而言情節還是充滿套路的,但看到最後即使不掉淚,還是會被感動。

1

毫無疑問,這部電影製作精良,細節做到極致,是一場視覺感官的盛宴。

生的時候把每一天都過好,是對死亡最好的反擊

生的時候把每一天都過好,是對死亡最好的反擊

圍繞墨西哥的民俗節日亡靈節(the Day of the Dead)發生的故事,對墨西哥文化作了完美的輸出。

亡靈節是個有趣的日子,每年的這一天,墨西哥人一家團聚,成群結隊手拿掃帚和鮮花,帶上骷髏造型的糖果、麵包、蛋糕和水,一路歡聲笑語去往墓地清掃並載歌載舞,以“喚醒”去世親人的亡靈回來一同狂歡。

生的時候把每一天都過好,是對死亡最好的反擊

亡靈節那天墓地中央會有樂隊,大家一邊聽著歡快的音樂一邊為家人守夜,那裡有色彩繽紛的小房子,有樂觀熱情的人民,有多彩多樣的文化。

生的時候把每一天都過好,是對死亡最好的反擊

生的時候把每一天都過好,是對死亡最好的反擊

生的時候把每一天都過好,是對死亡最好的反擊

電影中千萬片橘金色的墨西哥萬壽菊花瓣形成的巨形夢幻拱橋, 連線起生者和亡者的世界。

生的時候把每一天都過好,是對死亡最好的反擊

生的時候把每一天都過好,是對死亡最好的反擊

墨西哥人相信萬壽菊象徵太陽的光芒,是萬物的起源,能夠指引亡者找到回家的路, 才好釋放他們對生者世界中親人的無限眷戀。

而亡靈世界的原型是墨西哥的Guanajuato,剛剛被Lonely Planet評為全球前十大旅行目的地。

生的時候把每一天都過好,是對死亡最好的反擊

生的時候把每一天都過好,是對死亡最好的反擊

電影裡的亡靈世界是那麼的豐富多彩絢麗燦爛,顛覆了我們對陰間的慣性想象。

亡靈世界不但不陰森恐怖,還充滿溫情,有親人、有寵物、有華服、有盛宴,似乎與人間並無二致。死去的人們在這裡,還有機會久別重逢,去解釋誤會……

生的時候把每一天都過好,是對死亡最好的反擊

生的時候把每一天都過好,是對死亡最好的反擊

感謝皮克斯,在寒冷的冬季提供了一碗關於生命和夢想的心靈雞湯,因為這瑰麗奇異的亡靈世界,讓人覺得死亡不是那麼可怕的事情。

2

有人說,電影裡的一句臺詞:

在愛的記憶消失以前,請記住我

,是今年最美的情話。

關於生死這種沉重的話題,在電影裡以幽默、歡快的方式展現,讓無數人感到溫暖、感慨,因此票房也一路走高。

但寫這篇推送的時候,我忽然在想這部電影傳遞的價值觀究竟是什麼呢?

電影表面上說的是“鬼”,實際上在探討的是什麼是真正的死亡。

每個人活著的終點都是死亡。《尋夢環遊記》提出了一個觀點:死亡並非是從這個世界上消失掉,被活人遺忘才是。

生的時候把每一天都過好,是對死亡最好的反擊

用於表現這個觀點的關鍵情節是豬皮哥猝不及防的消失。這是一個單身老鬼,終年躺在自己的酒瓶堆上,回味著人世的夢。直到他被遺忘,灰飛煙滅化為塵埃。

流浪漢告訴米格,”他“這樣隨風而逝,不僅因為他的肉體已經死去,更因為他身後不再為人們提起,將被人們永久遺忘。這就是“終極死亡”。

這段讓我的小心靈有點震撼,這樣表現一個人的終極死亡真的是冷漠而殘酷。

但這個邏輯聽起來是很通的,符合了網上關於人的死亡的這段話:

“人會死三次,第一次是他斷氣的時候 ,

從生物學上他死了;

第二次是他下葬的時候,人們來參加他的葬禮,懷念他的一生,

然後在社會上他死了,

不再會有他的位置;

第三次是最後一個記得他的人把他忘記的時候,

那時候他才真正的死了。”

這個定義,更準確地講是“活在他人心中的人”的三次死亡吧。

不可否認,電影的親情非常感人,一代一代的記憶成為陰陽兩界的連通,喚起人們迴歸家庭、傳宗接代的意識。

在一個家族裡,世代記憶、基因傳承,後輩在先人的故事裡探索自己到底是誰。這種主流價值觀能打動大多數觀眾的內心,畢竟和親人的生離死別才是我們內心最深的恐懼和憂傷。

生的時候把每一天都過好,是對死亡最好的反擊

生的時候把每一天都過好,是對死亡最好的反擊

但是落入俗套的是,那個陰間的格局是完全Cos人間的,儘管硬體比人間絢麗多姿得多,卻依然存在著階層、門第和貧富差距。

生的時候把每一天都過好,是對死亡最好的反擊

如果你活著的時候只是平庸的小人物、單身或丁克,你終將被世人遺忘,在陰間短壽,早早迎來自己的終極死亡——灰飛煙滅化作塵埃。但如果你活著的時候揚名立萬,在幽冥世界一樣能享受特權階層的待遇、榮華富貴。

生在這世界如果不努力讓人記得,死後就不會幸福快樂。

所以,如果想在陰間“長命百歲”,那麼要麼成為家喻戶曉的名人,要麼就傳宗接代,從這個角度看,這部電影的傳遞的價值觀是狹隘的,宣揚主流傳統價值觀的同時,隱藏著對底層小人物、失意者、單身主義等的歧視。

不妨想想,你還記得你的太爺爺太奶奶麼,即使族譜上一輩輩的人名書寫清楚,你又知道多少關於家族先人的故事?

生的時候把每一天都過好,是對死亡最好的反擊

記憶是多脆弱的東西,就像擊鼓傳花,遲早會在某一環中斷掉,中間相差的可能也就是幾十年的光景。

雖然有陰陽相隔、有活人和亡靈的故事,但這部電影裡討論的“終極死亡”終究還是遵循物理定律的世界裡的邏輯,取決於個體的腦電波。

但我更願意相信在能夠感知到的生命、意識以外,人是在更為深遠的層面上彼此關聯的。

#FormatImgID_19#

正如佛學所說的“業力”,我們來過,便會留下生命密碼,一直得以延續。

3

每個人都無法逃避死亡,這正是生的價值。

對於生者,每個人都有自己獨一無二的人生軌跡, 留在後人的記憶裡必然深淺不一。

有些人改變世界流芳百世,有些人卻做好事不留名字,有些人子孫滿堂其樂融融,有些人遁入空門四大皆空。

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在人間留下痕跡、刻下符號,生的時候的參差多元和無限可能性,才是人類貪生怕死的原因。

澳大利亞有一名護士叫布羅妮•瓦爾,多年從事舒緩療法護理工作,照顧生命僅餘12周的病人。

她將病人彌留之際的頓悟記錄在自己的部落格中,名為《人在彌留之際的五大憾事》。分別是:

1

一生按照別人的期望在生活,沒有勇氣活出真正的自己。

2

眼裡只有工作、賺錢,錯過了很多和家人相處的機會。

3

不敢表達出自己真實的想法和情緒,壓抑情緒生悶氣。

4

很多曾經的好友都沒了聯絡。

5

虧待了自己,根本活得不快樂。

我們能把握的,不過就是這一世時光,如何讓它過得有意義?

有一部電影,叫做《遺願清單》,兩位老人在被診斷得了癌症之後,他們寫下了遺願清單,去了埃及,去了雪山,在三萬裡高空之上翱翔。

生的時候把每一天都過好,是對死亡最好的反擊

生的時候把每一天都過好,是對死亡最好的反擊

死亡賦予生命意義,向死而生,一旦將自己置於“如果不久就會死”的標準下,才知道哪些是自己立即需要馬上做、並且絕不會後悔的事情。

生的時候把每一天都過好,是對死亡最好的反擊

一度很流行的遺願清單,也是幫助我們梳理內心真正的意願,不要在盲從和隨波逐流中虛度人生。

唯有敞開心扉、大膽愛,按自己的意願過完人生,才是對生命的不辜負。

我步入叢林,因為我希望生活得有意義。

我希望活得深刻,吸取生命中所有的精華,

把非生命的一切都擊潰,以免當我生命終結,發現自己從沒有活過。

梭羅《生命的信仰——尋回內心本來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