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我成功了,還不快樂?

1為什麼我不快樂

一直在追一檔真人秀節目《我家那小子》,陳學冬和武藝給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在上一季中陳學冬的崩潰一哭和真情流露讓人動容。

為何我成功了,還不快樂?

陳學冬邀請兩位恩師到家裡做客,特別是對大學時專教唱歌的湯老師,更是又敬又愛又怕。

在ktv,師生三人唱著歌,也是在酒精的作用下,陳學冬聊著過去的往事,提到當年父母離異,自己在人生最灰暗的時候,遇到恩師湯老師。

在一次教課中,因一再練習始終不盡人意,湯老師恨鐵不成鋼的拍了他後背,也就是打了他一下。

這一拍,把他打醒了。在節目中,陳學冬對著恩師表達:老師,您拍完後,我心裡特別內疚。我覺得我沒有讓湯老師滿意,沒用心學習,對不起老師對我的器重,我讓湯老師失望。

說到此,陳學冬情不自已,全然淚奔:“我沒有父母,湯老師就是我的媽媽,要不是湯老師我真的撐不下去。。。”

為何我成功了,還不快樂?

隔著螢幕也能感受的痛苦與孤獨。

真實的袒露讓他的大姨也是一臉愕然,遲疑了半天,自責的說:“他從來沒有跟我說過這些。

大姨何嘗不心疼。

陳學冬,是她給了陳學冬一個家,也毅然承擔起本不該她承擔的責任。

但是,她還是不懂他。

那句不快樂扎著大姨的心。

為何我成功了,還不快樂?

2我不要大人虛假的表演

同樣還有武藝。

為何我成功了,還不快樂?

在節目中武藝在邀請朋友到家裡吃飯。突然提及父母,因為父母自己過的一點都不開心。

這句話讓旁邊的舅舅措手不及,但他還是要勇敢的講出來

原來武藝從小親歷父母吵架,經常會聽到他們說要分開,自己歸媽媽,弟弟歸爸爸。

爸爸臨走前對自己說,要照顧好自己。

那一刻,他痛苦至極。

聽到這話,不由鼻子發酸。

武藝說,他最大的尷尬是,之前一直有一個心願,希望透過自己從中調和讓父母重歸於好。為此,他專門接了另一檔綜藝節目《帶著父母去旅行》,希望一家人透過互動能修復父母的關係,期待看到一家真正和睦的那一幕。

為何我成功了,還不快樂?

但他沒有想到,一家和睦的樣子是呈現在鏡頭裡,但是在鏡頭外,父母依舊各奔東西。

他們同意來,只是為了配合兒子。

這比直接拒絕更讓武藝傷心,原來真相是這樣殘酷,他的願望始終只是一個願望。

當她媽媽看到這一幕,顯示沒有想到兒子會這樣拆臺,表情很不自然。

隨後也不得不承認:兩人感情是不好,這對孩子造成了很大影響。

為何我成功了,還不快樂?

3關於拋棄

陳學冬和武藝都是當下很火的明星,一個成名於《小時代》,一個大火於某選秀節目。

一路來他們都經歷了從默默無聞到一夜成名,這背後的辛苦,只有他們自己知道。

特別是陳學冬,連軸50多個小時工作沒閤眼,大姨看到後心疼的流淚。

這得有多大的動力才能支援他們成為鐵人,成為拼命三郎。

他們家喻戶曉了,但是卻在最信任的人面前藉著酒精發出“我不快樂!”

相信這是陳學冬在壓抑多年後的一次釋放。

也是武藝對父母多年爭吵壓抑後的吶喊。

哪怕頂著輿論的強大風險,也要喊出這句看似不該他們的身份所說出的話。

我不快樂!

我不要大人虛假的表演!

在這吶喊的背後是他們內心無法彌補的缺失的愛。

他們在幼年家庭中所經歷的分離恐懼和怕被拋棄的恐懼。

為何我成功了,還不快樂?

4孩子的忠誠

我相信,很多離異父母,在面對感情的裂縫,也曾努力過,但最終還是緣盡人散,分手也是放過彼此。

我也知道父母在當下也是痛苦的,對於離婚的創傷,也需要時間去平復。在那時對孩子也有著深深的愧疚和無力感。

但是我也看到有的父母因為太多的愛恨情仇,把孩子當成砝碼和出氣筒,甚至對孩子天天念魔咒:天下男人沒有一個好東西!女人就是善變無情等等。

這應該是對孩子最大的賭咒吧。

輕者,孩子有分辨力,有勇氣離開你,不被蠱惑;重者,無法和父母完成分化,成為父母婚姻的祭奠品,和一方父母同仇敵愾對待犯錯逃離的另一方。

這樣的孩子很忠誠,也最可悲。

一旦發現他們怎麼做也不會讓父母開心、幸福的時候,這種毀滅性打擊會更大,愧疚感越深,越無法自拔。

他們在自己的世界裡已經迷失了自己,他們只想成全父母,而忘了成為自己。

也有的如陳學冬,他拼命在成就感裡尋求慰藉和認可感,但是當他獲得這些時,發現並不是自己真正所要的。

在一刻他是崩潰的,他要的是缺失的愛的黑洞啊。

自體心理學家科胡特曾說:孩子需要母親眼中反映的光輝來維持自戀力比多的充滿……,相反,如果目光暗淡必然神傷,母親疏離、冰冷的目光,將把一個孩子遺棄在空廖的宇宙之中,永遠找不到回家的歸途。。。

為何我成功了,還不快樂?

5如何破局

那麼到底該如何走出困境,如何讓孩子不受離婚的影響,有一個健康陽光的心態?

首先,誠實的告訴你,這是一個很漫長的療愈之路,需要家長很大的耐心和守護。

如實告訴孩子,父母曾經相愛過,但現在分開是更好的選擇,雖然父母不再一起生活,但是你仍然是父母最愛的孩子,或許會有更多一個人來愛你。

要有勇氣告訴孩子,父母的離婚跟他沒有關係,愛仍然在,只是生活方式發生了改變。

你不懼,孩子無畏。

你坦然,孩子也會坦然。

這一點王菲和李亞鵬堪稱典範。離婚不等於不往來,離婚不等於不愛孩子。離婚不等於失去愛。

像我家孩子,因為和父親相隔比較遠,我會提醒孩子父親經常打電話問候一下,孩子父親也會經常問候孩子。

只要這種連線沒有斷,也會讓她感受到愛沒有斷。

其次,不要讓孩子成為制衡對方的武器。特別是正處爭吵中的家庭,無論再大的爭議都不要把孩子牽扯進來,讓孩子成為解決問題的焦點。

話說狠一點,拿孩子說事的家長,是無能且無效的做法。孩子,只是你控制對方的武器,因為你已經想不到更好的方法來解決你要面臨的困境。

哪怕對另一方有再多怨氣,那也是能和對方的恩怨,和孩子無關。這是界限,也是做給孩子的正確示範。

最後讓孩子學會真實表達。無論是怎樣的情緒,家長都要敏銳的發現,及時疏導,告訴孩子要主動表達自己真實的情感。

這對於性格內向敏感的孩子尤為重要。

看似他們從不提離婚這件事,其實內心非常渴望知道自己是不是被拋棄。但他們太聽話,總會估計父母的感受而壓制自己的情緒,怕說出真實想法父母會傷心。

越是這樣的孩子,越是要鼓勵他們要主動表達,哪怕是不好的情緒,也允許他們發洩,允許他們用自己想要的方式進行表達。而家長做的就是陪伴和明確的愛的迴應。

為什麼我不快樂?

因為沒有人愛我?

為什麼沒有人愛我?

因為我被拋棄了。

。。。

孩子,請原諒爸爸媽媽沒有給你一個完整的家,但是一定保證會給你完整的愛。

孩子,這是爸爸媽媽的情緒,跟你沒有關係,請你照顧好自己。

孩子,爸爸媽媽並沒有離開你,我的愛一直在

。。。

時刻做做以上的對話吧,讓孩子知道愛不會因為父母的分開而斷裂。

人生會面對很多無奈選擇,做父母的能不分手就不分手,一旦分手,也要為自己的選擇負責。

同樣對於遭受父母離異或父母爭吵環境的孩子來說,譬如陳學冬和武藝,也許這種創傷會在心理留下難以釋懷的,但是一定要明白,這只是父母的選擇,他們內心也有恐懼和害怕,跟你好和不好無關。

面對創傷,可以試著和父母和解,和自己和解。分離,始終是我們要經歷的一個過程,也許家長沒有完成很好的助攻,但是當你內心找到自己的價值,確認自己的身份時,你就會找到回家的路途。#頭條心理情感學院#

為何我成功了,還不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