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歲“上海小公主”爆火,我看到了“做自己”最好的樣子

最近,社交媒體總是給我推薦同一位女士的圖片。

照片裡她留著板寸頭,總是身穿短裙,手提一隻精心搭配的手提包。

說實話,第一眼看上去和大眾審美相去甚遠。

甚至會擔心她是不是有什麼難言之隱。

50歲“上海小公主”爆火,我看到了“做自己”最好的樣子

這位阿姨家住的“安福路”,是上海網紅打卡地之一,經常潛伏著不少街拍攝影師。

在他們的鏡頭下,阿姨憑藉圓潤的身形和別緻的打扮。

從一眾窈窕都市麗人中“脫穎而出”。

據說,這已經是阿姨“出沒”的第十個年頭了,關於她的故事也是眾說紛紜。

瞭解得越多我越是發現,她身上有著我們很多人都缺少的東西。

50歲把自己寵成公主

公主風短裙加寸頭。

如此衝突性的打扮,引來了一眾網友跟拍。

甚至不少人特地去了安福路,就想偶遇下阿姨。

社交媒體的曝光,使得阿姨為更多人所知。

喜歡阿姨的網友為她取名“安福路小公主”。

成名後,隨之而來的質疑和猜測也不少,人們說——

看髮型和長相,是不是異裝癖、女裝大佬啊?

他到底男的女的,穿這樣上街不會覺得羞恥嗎?

什麼情況?講真換我要這樣,不好意思出來丟人……。

50歲“上海小公主”爆火,我看到了“做自己”最好的樣子

在很多人眼裡,身材不好就不該穿成這樣。

花短裙和鑽石皇冠,和一個長相中性的胖女人之間不該有任何關係。

何況她一雙圓瞪的眼和高挑的眉,看起來不是那麼友善。

簡而言之,人們覺得她不配,因為不符合大眾對“洛麗塔”的幻想,所以不配。

然而一位攝影師分享的經歷,使我對“小公主”有了更多的瞭解。

一次拍攝時,他將鏡頭對著不遠處的阿姨。

誰想阿姨突然轉頭盯著他,臉抽動了兩下,手指了指,隨之竟然徑直走過來。

攝影師見狀很慌,以為要被教訓了,但她只是溫柔地提醒。

“小心點,後面有車的。”

然後輕輕捋一捋頭髮,又旁若無人地向前走去。

面對可能動機複雜的拍攝者們,阿姨仍然保持著善意與體面。

淡然且從容,與那些無端惡評相比,孰高孰低立馬一目瞭然。

50歲“上海小公主”爆火,我看到了“做自己”最好的樣子

根據知情人士透露,阿姨曾得過重病,身形走樣與長期服用激素藥物有關。

治療中頭髮大把脫落,無奈之下才剃成了寸頭。

我身邊也有過病人,因此清楚地知道他們在得知病情後會產生多大地消極情緒。

輕則會茶飯不思,重則丟失掉基本的求生欲。

阿姨在經歷苦難後仍保持對生活的仁愛,這種心境是特別值得敬佩的。

曾有網友在洛麗塔店裡遇到過她,低著頭一件件挑選著小裙子,格外享受。

有的裙子沒有阿姨的碼數,她便會買回去自己用縫紉機改。

仔細觀察會發現,她每天的包、鞋都是經過精心搭配的,很少有重複的款式。

50歲“上海小公主”爆火,我看到了“做自己”最好的樣子

儘管不算傳統意義的美女,但走在路上腰桿挺直,步子穩健的樣子,也十分有氣質。

阿姨不困於別人的目光。

這種可愛又堅定的樣子,與心理學中的“資格感”一詞有關,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配得感”。

高配得感的人會覺得,不管自己在別人眼中如何,都值得一切美好的事物。

而低配得感的人,則腦海裡總會迴盪著“我不配”的聲音。

他們最習慣的思維方式是:“如果我更。。。就可以。。。”。

意思是,現在的自己一文不值,只有變得更好才值得被注意。

不禁聯想起身邊的一些女孩,和她們逛街時能明顯體會到一種“自憐感”。

她們很喜歡漂亮的衣服,可每次遇到就只是看看。

一邊捨不得地走開,一邊很惋惜:

“如果再美/瘦/白一點就能穿了”,最後只買那種寬大的、灰濛濛的衣服。

不等別人挑剔,先將自己的資格取消了,這是很可惜的。

反觀阿姨,她配得感很足。

不會因為自己年紀大或是身材不完美,就覺得自己不能穿小裙子,她是真的在“打扮給自己看”。

再看那些評頭論足者們,他們將自己的不自信感投射在阿姨身上。

覺得別人不配的同時,也限定了自我——

如果有朝一日我不夠好,那也將丟失追求美好的權利。

要多好才配得上美好?

生活中,留心觀察便會發現:

被“不配得”感環繞的人,大多生長在被忽視、被貶低、被羞辱的環境中。

最近看了一個真實故事,很受觸動。

故事的主人公木媛,身邊從不缺乏追隨者。

有一位優秀的男生追了她3年,大方而熱烈地示愛,甚至表示願意遵從她丁克的想法,想為她結紮。

但面對男生們的善意和真誠,木媛從來不敢接受。

她害怕一旦深入瞭解後,對方會被自己的匱乏與不堪勸退——

“我那麼灰暗,哪裡配得上這麼大張旗鼓的喜歡”

50歲“上海小公主”爆火,我看到了“做自己”最好的樣子

相反,她一次次被習慣否定自己的男人吸引。

那男人冰冷且自我,只送給媛姐一頓外賣作為生日禮物。

出去逛街時,眼看媛姐腳跟磨爛,也不願花20元打車回家。

周圍朋友都很不解,為什麼她屢屢將自己置於如此的境地,越痛苦越沉溺。

這些從木媛小時候的生活中,可以窺得一二——

小學時因為害怕打雷下雨,木媛央求著和媽媽一起睡,卻被罵罵咧咧地推開。

中學時期,父親在餐桌上掰著指頭算賬:

“高中到大學,學費生活費一年一萬,你得還給我。”

生日的時候,想要得到一塊完整的生日蛋糕。

卻被以“蛋糕店關門”為理由,以1斤小餅乾搪塞過去。

工作之後,好不容易假期在家睡到9點;

媽媽又會推開房來破口大罵:“就你這麼懶,沒有男人會要你!”

50歲“上海小公主”爆火,我看到了“做自己”最好的樣子

縱觀木媛的人生,從來沒有一個人向她傳遞過“你很好,你值得”這樣想法。

相反,父母的打壓與貶低,將她的價值感錘進了塵埃裡。

在成年以前,我們沒有更好的方式保護自己,唯有被動接納父母傳遞的資訊。

這期間,如果被內化出“我不好”、“我沒有價值”這樣的負向信念。

會很大程度成年後的行為模式。

就像木媛,在父母的責難中長大。

“不配得”感幾乎變成了她自我保護的武器,以至於之後進入新的關係中時,也會傾向於選擇這種熟悉的交往模式。

對此,弗洛伊德曾提出:

如果沒有能夠整合/消化好創傷,那些被壓抑了下去的東西註定會變成“當下的經歷”被重複出來,一次次出現在日後的生活中。

畢竟熟悉的,才是安全的。

建立穩固的“配得感”

在又一次戀愛的陣痛過後,木媛開始正視起被她掩藏了26年的“不配得感”。

她忘不了分手當晚男友對她的評價:

“你很懂事,從來不會要求我為你花錢,但是……”

木媛恍然,原來“懂事”並不是一個好詞。

這意味著丟掉自己的價值判斷,屈服於他人的評價,捨棄自主選擇的資格。

將“讓別人順心”作為自己唯一的標準。

於是,木媛再也不想懂事了。

“愛自己”不應該停留於字面與和口號,她決定用行動來撫慰自己,告訴自己“我配得上”。

也許是壓抑之後的補償,她一口氣將幾十本捨不得下單的書收入囊中。

花兩萬元把前男友們捨不得買的“種草清單”裡的那些寶貝清空。

有人會覺得,這種報復性購買完全是陷入消費主義陷阱。

而木媛認為,這是在喚醒沉睡26年的“配得感”,用紮實的行動告訴自己“我值得的”。

50歲“上海小公主”爆火,我看到了“做自己”最好的樣子

消費固然可以暫時填補內心“不配得”的空洞,但並不是長久之計。

用金錢堆積出來的“配得”也是有條件的、不牢靠的。

從更深層次提高“配得感”,可以從增強“自我效能感”開始,將選擇的主動權握在自己手中。

自我效能感是由美國心理學家班杜拉提出的概念:

指個體對自身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為的推測與判斷,它與個人能力無關,只是一種主觀的感受。

打個比方,小時候剛接觸數學,做10以內的加法信手拈來,讓你自我感覺非常好,甚至主動想接觸更難的題;

一上來就口算3位數的乘法,則會讓你煩躁不堪,覺得自己無能,表現出“退縮”狀態;

但其實這兩種狀態下你的能力並沒有變化,對自己的認知與感受卻有所不同。

增強自我效能感,意義在於推動人接受一些新的挑戰和未知的刺激。

50歲“上海小公主”爆火,我看到了“做自己”最好的樣子

走出當下痛苦的“熟悉”,擁抱美好的事物。

你可以嘗試:

1、言語勸說(verbal arise):

在“不配得”感湧現時,在心中默默強化“我值得”的信念,能加上具體的理由更好。

2、深呼吸努力平靜,降低情緒喚醒(emotional arise):

緊張的心理狀態會喚醒我們的無能感,鎮靜的情緒則能給大腦提供自信的暗示。

3、記錄成功經驗:

人是自己過去經驗的總和,當初步嘗試獲得成功後,可以將它們詳細記錄下來,適時重溫,以替代過去的失敗經驗。

4、替代經驗(vicariousexperience):

觀察與自己相似的個體在處理類似事件時的經歷,對方與自己的相似度越高,改變越成功,越容易增加自我效能感。

最後,希望還在為低資格感、低價值感困擾的讀者們能夠明白:

你的存在就是價值本身。

不需要等到更好才配得上,因為此刻的你,已經值得所有美好。

50歲“上海小公主”爆火,我看到了“做自己”最好的樣子

作者:清筠

圖源:Pexels

首發:壹點靈心理

專注心理成長,溫暖而有力地愛著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