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平之戰趙國“缺糧論”可以休矣!

長平之戰趙國“缺糧論”可以休矣!

所有分析長平之戰糧食論的,都有一個共性,就是沒有具體時間點,而且都是從三年論、長時間對峙或者可能長時間對峙這一預設立場去分析的,趙國論糧食儲備和生產能力當然不如秦國,這個基本沒有問題。但如果根本就沒有過長時間對峙呢?

說實話,國力論糧食論這些討論不能說沒有意義,但總顯得大而化之而給人難以落到實處和抓住關鍵點之感。我最初對此產生疑問,就是覺得隱隱有哪裡不對,後來跳出那個預設立場就豁然開朗了——因為這一切都是三年論的誤導!多數人是把本來發生在前260年這一年的戰事無意中拉伸成了三年(自前262-前260),尤其是想當然認定秦趙大軍在丹水防線對峙了三年,這個過程中糧食就成了一個註定擺脫不了的尖銳問題,從而跳不出這個思維困境。比如分析出趙國國力、糧食生產能力都不如秦國,因此註定耗不過,而再耗下去就是死,所以趙國必須換將出擊賭博。可悲的是很多人就此找到了“國力論”“糧食論”等宏觀層面的理論就覺得高大上起來,儼然掌握了真理,從而更無從反思。就軍事角度來說,這裡面最值得懷疑的就是三年對峙的令人難以理解的低效率,我最初是由此懷疑的,而再去深究,就發現根本沒有過什麼三年對峙,甚至戰事都是在前260年4月才開打。之後的一切就很容易了。而在這個過程中,最值得警惕的就是糧食論的作用,因為這是三年論的最大毒副產品。結果是發現趙國本不缺糧,真正缺糧是因為趙括把前線的糧草給浪沒了,被白起給奪走了,這才導致後面的一系列連鎖反應,包括向齊國借糧。而觀察長平之戰的真相尤其是趙括被圍前,糧食還真沒在實際過程中發揮過關鍵作用,因為這個階段趙國真的不缺糧,自然也就不會成為問題。

=============================

國家處於戰時狀態,缺糧的確只是程度問題,但判斷是否缺糧,應該有一個關鍵指標——戰場前線糧食儲備消耗期,即運達前線的糧儲還能支撐本方軍隊多長時間。《三國演義》官渡之戰中曹操和許攸打馬虎眼,一會幾個月一會幾天的,就是在說這個。至於後方,就算是老百姓都緊著褲腰帶甚至捐家舍業,但只要前線軍隊還有較為充足的糧食,應該也不能算是缺糧。這個指標其實很容易理解,甚至於可以說是廢話,因為絕大多數戰爭的對戰雙方是否缺糧,史書都有明確記載,也很容易研判。但是偏偏,長平之戰這裡有很大的疑問,尤其是向齊國借糧這一事件到底發生在趙括大軍被包圍之前還是之後。那回到長平之戰,趙國是否缺糧的判斷標準也應是趙軍丹水防線的糧儲消耗期。這裡可以用反證法,如果這個糧儲期很小,白起就沒有必要用騎兵分割趙軍主力和輜重,大不了讓趙軍多吃幾天就是了,索性主力輜重一起包圍。甚至於,白起都不必出擊,堅守一些日子,抗住趙軍的猛攻,坐等趙軍潰散就可以了。而如果趙國極度缺糧的話,白起都不必切斷百里石長城這個糧道,反正趙國都快沒糧食了,切不切斷糧道有什麼區別?但白起這麼做了,只能說明趙軍的糧儲期還是很長的,前線的糧儲是相對豐富的,尤其是對趙軍20-45萬規模的軍隊來說,前線囤積的糧食總量肯定是相當可觀的,所以趙軍乃至趙國此前不缺糧!這裡又有一個關鍵問題,就是趙軍前線糧儲佔到了趙國糧食總量的比例到底有多大?這裡再次使用反證法,如果這個比例很大,則說明趙國之前不缺糧(因為前線不缺糧食),而之後很可能缺糧,因此才向齊國借糧。如果這個比例很小,則說明趙國之前更不缺糧,現在也不缺糧,更不必向齊國借糧。以上的兩個反證,都說明,趙國向齊國借糧的時間,一定是發生在長平之戰趙括被圍之後!

而實際情況很可能就是,趙國在趙括大軍被白起包圍之前,糧食問題從來不是顯著問題,孝成王用趙括取代廉頗,從來不是因為趙國糧食或者國力不如秦國,從而選擇換將冒險出擊賭博。而從實際情況來看,如果趙國真的發生了糧食危機,孝成王必然會極為謹慎,因為這種情況出擊決戰純屬賭博,賭贏了還好,賭輸了可就徹底over了。而從趙括的放浪表現看,哪裡有絲毫趙國缺糧壓力的影子呢?其實,“缺糧論”就是長平之戰三年論衍生的一個最大誤導和毒副產品,它根本沒有在長平之戰前期發揮過明顯作用,而等到糧食問題因為趙括的放浪被白起搶走後,長平之戰已經大局已定,趙國為缺糧做出的努力事實上並無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