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先養足,你保養對了嗎?你不知道的足道按摩方法都在這裡!

養生先養足,透過足部反射(足部按摩)的方式來保健身體,是養生的好方法。古往今來,人們都非常關注健康,注重養生。在物質豐富、生活節奏加快的今天,由於緊張或某些壓力,一定程度上影響著人們的生活,造成生活質量下降,直接威脅著健康。因而無論是醫療領域,還是保健服務,都在為增強人們的健康而努力,同時人們也逐漸意識到保健雙腳對健康的重要。

養生先養足,你保養對了嗎?你不知道的足道按摩方法都在這裡!

人之生命,貴在保養

養生之道,按摩為先

按摩養生是以中醫理論為基礎,用手以特定的手法技巧按摩機體一定的部位,以疏通經絡,調和氣血,培養正氣,平衡陰陽。促進新陳代謝,增強免疫機能,達到養生目的。

按摩養生,始於足下

“樹枯根先竭,人老足先衰”、“寒從腳下起,病痛由此生”。雙足離心臟較遠,又位於人體的最底部,故血液迴圈相對較差,血液中的5一羥吲哚乙酸等代謝產物不能很好代謝而堆積於雙足,更影響足部的血液迴圈而患病。按摩雙足促進血液迴圈,清除代謝廢物,淨化血液,是保健養生的重要保證。

養生先養足,你保養對了嗎?你不知道的足道按摩方法都在這裡!

足部反射養生的特點

1。方法簡單,操作方便

用手在足部特定的反射區或部位上按捏、搓、推、摩等,隨意操作,簡單方便。

2。不需條件。隨處可行

進行足部反射按摩或自我保健按摩,不需器具、藥品,不擇場地等設施,只要能坐著就可進行。

養生先養足,你保養對了嗎?你不知道的足道按摩方法都在這裡!

3。內助迴圈,外強肌膚

按摩足部,既能促進下肢的血液迴圈、改善其血運,又可促進淋巴迴流,增強全身的血液迴圈。經常對足部面板進行按摩和擠壓,能增強面板的張力和彈性,改善脫落老化的上皮組織,強健肌膚。

4。既可診病,又能治疾

中醫認為:“有諸內必形其諸外”,體內的病症可以反應到體表來,換句話說,足部的一些病理現象,如壓痛點、硬結、條索等,根據這些病理存於某部位(或反射區),可推論到相應的臟腑有病變。全息理論認為:足底是人體的縮影,存在著很多的反射區,而每個反射區又與某一臟腑相對應。某臟腑有病變,可以反應到相應的反射區,根據該反射區的敏感和壓痛情況,推論或判斷疾病。按摩足部,除調節全身及內臟的功能外,還可以治療足跟痛、腳部筋傷等發生在足部的疾病。

足部反射養生的機理

1。 促進全身血液迴圈

人的下肢,特別是雙足,離心臟較遠,又居人體最低位,血液迴圈差。常按摩雙足,能改善足部微迴圈,促進下肢和全身的血液迴圈,增強對人體各器官組織供應氧及各種養分,改善代謝功能。

2。增強下肢的淋巴迴流

人在安靜時,淋巴液的流動是緩慢的,雙下肢更慢。按摩足及下肢部,能加速淋巴迴流。實驗證明,淋巴液在大淋巴幹中流動,按摩前,每秒鐘不過4~5mm;按摩後,可增加8倍,並能促進淋巴的生成。

養生先養足,你保養對了嗎?你不知道的足道按摩方法都在這裡!

3。增強神經中樞的反射作用

反射是神經系統的基本功能,機械的刺激,能促進神經系統的反射作用。足部的神經非常敏感,反射區多,按摩雙足能增強神經反射作用,啟用和調整全身神經的感傳功能。

4。對消化功能的影響

足底是人體腹腔器官的縮影,如經常按摩足部的腹腔神經叢反射區,能調節胃腸的運化功能,增強腸管蠕動,縮短糞矢在體內停留時間,減少毒素的吸收。還能增強膽囊的收縮,促進膽汁排洩,幫助消化。

5。減少體內自由基的沉積

自由基是機體內細胞代謝的產物,如果血液中的自由基含量增多,對人體的健康有直接影響,並且使人早衰。按摩可減少體內自由基的沉積,淨化血液,增強免疫,延緩衰老。

摩足養生法舉隅

1。坐式盤腿搓雙腳

方法:直坐兩腿分開,屈膝,兩足相對。先用雙手分別搓揉兩腳及腳趾,從腳尖一足踝一小腿。擦兩足心,左手擦右足心,右手擦左足心,多擦湧泉穴及腎、輸尿管、膀胱等反射區,左右各30~50次,再揉按和搖轉踝、趾關節數次,最後揉搓雙腳1、2分鐘或以熱為度。

作用:滋陰補腎,生津降火,安神定志,展筋活節。主治眩暈、失眠、頭昏、腰痛、足疾等。

宋·張道安《養生要訣》雲:“熱掌揉摩兩足心……,令人氣血通暢,上寧神、中壯腰、下除疾”。意思是,常摩擦兩足心,使之發熱,會使全身陽氣振奮,氣血流通,上可營頭中可補腎壯腰,下可祛除足部的一些疾病。

經絡腧穴學說認為,人體的十二經脈中有六條經脈行走於足部(即足三陰、足三陽),並透過此六條經脈與其他經脈相聯而溝通全身,上會於頭。

生物全息論雲:“足為人體的縮影,貯存著整體的資訊,其面積大,資訊量多”。透過按摩足部,刺激足部的反射區,既可調節人體內臟功能,又能使氣血執行到全身各部,還可治療足部本身一些病症。

養生先養足,你保養對了嗎?你不知道的足道按摩方法都在這裡!

2。雙掌貼腰摩腎堂

方法:站立或直坐,用雙手掌或拳背緊貼背後脊柱兩側(腎堂區),在兩拳儘可能摸到的範圍內,從上到下、從下到上來回揉摩30~50次,以腰部(腎堂區)發熱為好。

作用:暖腰溫腎,補腎壯腰。治腰痛、陽萎、月經不調、水腫等病。

宋·鄒經鉉的《壽世養老新書》雲:“臨寢坐床,垂足解衣,舌抵上顎,目視頂門,提縮穀道,兩手摩擦雙腎堂各120回合,令腎堂熱,以溫先天而強腰脊。”意思是臨睡前坐於床邊,寬衣解帶,舌抵上牙後方,雙眼略微上看,提收前、後二陰,兩掌貼腰區上下摩擦百餘次,以熱為佳,能溫暖腎府,強健腰脊,配合足部反射,能增腰腿之力。

醫療上或生活中,用按摩方法治療腰部疼痛能收到很好的效果,主要是透過手法刺激和溫暖腰部,解除腰部肌肉痙攣而起到止痛作用。

3。提腿跺腳健腿力

方法:直立,雙手叉腰,左腿提起,再踩下,又提起將腳向前踢出,如踢球狀,各5~10次,左右輪換。

作用:強腰腿。健腳力。利關節。防氣血凝滯,腿肌萎縮、關節僵硬。宋·《壽世青編》“提腿……,足不達則氣血不和,行走則不能快,須將左腳立定,右足提起踢出五七(35次)回,交換如前,健腿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