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型頸椎病有哪些典型症狀

本型頸椎病雖較前兩型明顯少見,但症狀嚴重,且多以隱性侵襲的形式發展,易誤診為其他疾患而延誤治療時機,因此其在諸型中處於重要地位,由於其主要壓迫或刺激脊髓及伴行血管而出現脊髓神經的感覺、運動、反射與排便功能障礙,故稱之為脊髓型頸椎病。

脊髓型頸椎病的發病原因有哪些

一、發病原因

由於先天性,動力性,機械性等因素對脊髓及伴行血管產生壓迫刺激而致病。

二、發病機制

在頸椎病情況下引起脊髓受壓(或刺激)的病理機制主要有以下四種:

1、先天性因素

先天性因素主要指頸椎椎管發育性狹窄,從病因學角度來看,其是後述三者的病理解剖學基礎,除非佔位性病變體積過大(例如骨贅,腫瘤及碎骨片等),大椎管者的脊髓型頸椎病發病率明顯地較頸椎椎管狹窄者為低,即使出現症狀,也多較輕微,且易於治癒。

2、動力性因素

動力性因素主要是指椎節的不穩與鬆動,後縱韌帶的膨隆與內陷,髓核的後突,黃韌帶的前凸,以及其他有可能突向椎管,對脊髓致壓,而又可因體位的改變而能夠消失或減輕者。

3、機械性因素

機械性因素指骨質增生,骨刺形成及髓核脫出等,包括區域性或蛛網膜下隙形成粘連無法還納者,這些因素大多是在先天性及動力性因素基礎上而對脊髓形成持續壓迫。

4、血管因素

脊髓血管及其血供量像腦部血管一樣,具有十分驚人的調節能力,以維持脊髓在各種複雜活動中的血供;其正常與異常狀態的供血量可以相差20倍左右,如果某組血管遭受壓迫或刺激時,則可出現痙攣,狹窄甚至血栓形成,以致減少或中斷了對脊髓的血供,視缺血的部位不同,在其相應的支配區表現出各種脊髓缺血癥狀,嚴重者則有可能出現不可逆轉的後果,在臨床上具有代表性的脊髓缺血表現包括:脊髓前中央動脈受壓引起的四肢癱瘓(以下肢為重),溝動脈受壓引起脊髓中央管前方缺血,出現上肢癱瘓(也可波及下肢);軟脊膜缺血,引起脊髓刺激症狀;以及因大根動脈受阻所引起的脊髓變性等,此種在臨床上難以被察覺的因素,實際上對脊髓的病理生理改變起著重要作用,例如,在手術時僅僅摘除脫出的髓核,四肢癱瘓症狀可迅速減輕甚至消失,而如此驚人的速度只能用血管因素來加以解釋,因此,在臨床上應充分估計血管因素的重要作用,此對手術時機的選擇與判定亦具有重要意義。

以上四方面因素易使處於骨纖維管道中的脊髓組織遭受刺激與壓迫,早期,多系在椎管狹窄的基礎上由於動力性因素對脊髓本身或脊髓前動脈,溝動脈等造成刺激,出現肌張力升高,反射亢進及感覺過敏等症狀,並具有較大的波動性,而後期,由於致壓因素以機械性(骨贅等)為主,對脊髓的壓力持續不消,不僅症狀與體徵日漸加重,且可形成難以逆轉的後果。

脊髓型頸椎病有哪些典型症狀

脊髓型頸椎病容易導致什麼併發症

脊髓型頸椎病除了其臨床表現外,還可引起其他疾病。本病可併發痙攣性癱瘓及排尿,排便功能障礙,應引起臨床醫生和患者的高度重視。

脊髓型頸椎病有哪些典型症狀

一、錐體束徵

為脊髓型頸椎病的主要特點,其產生機制是由於致壓物對錐體束(皮質脊髓束)的直接壓迫或區域性血供減少所致,臨床上多先從下肢無力,雙腿發緊(如縛綁腿)及抬步沉重感等開始,漸而出現足踏棉花,抬步打漂,跛行,易跪倒(或跌倒),足尖不能離地,步態拙笨及束胸感等症狀,檢查時可發現反射亢進,踝陣攣,髕陣攣及肌肉萎縮等典型的錐體束症狀,腹壁反射及提睪反射大多減退或消失,手部持物易墜落(表示錐體束深部已受累),最後呈現為痙攣性癱瘓。

錐體束在髓內的排列順序,從內及外依序為頸,上肢,胸,腰,下肢及骶部的神經纖維,視其受累的部位不同可分為以下三種類型:

1、中央型(上肢型)

是錐體束深部先被累及,因該神經纖維束靠近中央管處,故又稱為中央型,症狀先從上肢開始,之後方波及下肢,其病理改變主要是由於溝動脈受壓或遭受刺激所致,如一側受壓,表現為一側症狀;雙側受壓,則出現雙側症狀。

2、周圍型(下肢型)

指壓力先作用於錐體束表面,使下肢先出現症狀,當壓力持續增加波及深部纖維時,則症狀延及上肢,但其程度仍以下肢為重,其發生機制主要是椎管前方骨贅或脫出的髓核對硬膜囊前壁直接壓迫的結果。

3、前中央血管型(四肢型)

即上,下肢同時發病者,主要是由於脊髓前中央動脈受累所引起,透過影響該血管的支配區造成脊髓前部缺血而產生症狀,本型的特點是患病快,經治療痊癒亦快;非手術療法有效。

以上三種類型又可根據症狀的輕重不同而分為輕,中,重三度,輕度指症狀出現早期,雖有症狀,但尚可堅持工作;中度指已失去工作能力,但個人生活仍可自理;如已臥床休息,不能下地及失去生活自理能力,則屬重度,一般重度者如能及早除去致壓物,仍有恢復的希望,但如繼續發展至脊髓出現變性甚至空洞形成時,則脊髓功能難以獲得逆轉。

脊髓型頸椎病有哪些典型症狀

二、肢體麻木

主要是由於脊髓丘腦束同時受累所致,該束纖維排列順序與前者相似,自內向外為頸,上肢,胸,腰,下肢和骶部的神經纖維,因此,其出現症狀的部位及分型與前者相一致。

在脊髓丘腦束內的痛,溫覺纖維與觸覺纖維分佈不同,因而受壓迫的程度亦有所差異,即痛,溫覺障礙明顯,而觸覺可能完全正常,此種分離性感覺障礙,易與脊髓空洞症相混淆,臨床上應注意鑑別。

三、反射障礙

1、生理反射異常

視病變波及脊髓的節段不同,各生理反射出現相應的改變,包括上肢的肱二頭肌反射,肱三頭肌反射和橈骨骨膜反射,以及下肢的膝跳反射和跟腱反射,多為亢進或活躍,此外,腹壁反射,提睪反射和肛門反射可減弱或消失。

2、出現病理反射

以Hoffmann徵及掌頦反射出現的陽性率為最高;病程後期,踝陣攣,髕陣攣及Babinski徵等均可出現。

四、自主神經症狀

臨床上並非少見,可涉及全身各系統,其中以胃腸道,心血管及泌尿系統為多見,且許多患者是在減壓術後症狀獲得改善時,才追憶可能繫頸椎病所致,可見,術前如不詳細詢問,常常難以發現。

五、排便,排尿功能障礙

多在後期出現,起初以尿急,膀胱排空不良,尿頻及便秘為多見,漸而引起尿瀦留或大小便失禁。

六、屈頸試驗

此種類型最怕屈頸動作,如突然將頭頸前屈,由於椎管內有效間隙突然減小,致使脊髓處於容易遭受激惹的敏感狀態,在患有脊髓型頸椎病者,其雙下肢或四肢可有觸電樣感覺(圖2),此主要是由於,在前屈情況下,不僅椎管容積縮小,且椎管前方的骨性或軟骨性致壓物可直接撞擊脊髓及其血管,與此同時,硬膜囊後壁向前方形成的張壓力亦加重了對脊髓的壓應力。

脊髓型頸椎病有哪些典型症狀

脊髓型頸椎病應該如何預防

一、術前

1、術前練習去枕平臥,以適應術後臥位要求

2、訓練床上使用大小便器,以免術後因取平臥位,大小便排洩不習慣

3、完成相關檢驗專案,瞭解手術的目的、效果及可能出現的情況,以及治療和護理配合

二、術後

1、術後每2小時翻身一次(早期由醫護人員幫助進行),翻身是應保持頭頸、脊柱成一直線不可扭轉,輪換平臥及左右側臥位

2、術後墊枕頭高低要適宜,仰臥時不宜過高,側臥時枕頭可略高,使頸部與軀幹保持一直線,而不偏向一側

3、術後肢體麻木、疼痛症狀加重或感覺喪失、出現大小便失禁時,及時向醫護人員反映

4、術後1~2周行四肢肌力舒縮及各關節的活動,如握拳、松拳動作、踝泵鍛鍊、股四頭肌鍛鍊等

5、離床活動時頸部予頸圍固定,並避免頸部劇烈轉動

6、給予頸圍固定2~4周或遵醫囑,臥床休息時可取出頸圍

7、加強頸部功能鍛鍊,如前屈、後伸、左右側屈、左右旋轉等運動,以增強頸部肌力

8、防止意外損傷的發生,如過度屈頸、過度旋轉、頸部的超負荷積壓和頭頸部劇烈抖動

9、遵醫囑定期複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