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化石——木魚歌

木魚歌簡稱木魚,也叫摸魚歌,是廣東省的傳統說唱藝術之一,屬於彈詞系統。木魚歌始於唐代佛教變文、寶卷傳唱與本地民歌的融合演變,形成於明末,是吟誦式曲藝,清代至民國初期流行於珠江三角洲一帶。

木魚初為清唱,不用伴奏,腔調樸素簡單,特別受民間婦女喜愛,往往居家傳唱、自娛自樂。後有失明藝人以唱木魚為業,加上樂器伴奏,男的稱“誓師”,女的稱“瞽姬”;腔調有所變化,創出苦喉梅花腔,表達哀傷情感。

在一段時間內,木魚歌收到大批群眾喜愛,得以流行,產生過一批有鮮明嶺南俗文學特色並有較高藝術價值的作品。其中《花箋記》《二荷花史》在國際文壇上亦有聲名。還有一些改編自演義小說的、取材於社會生活的、反映民主革命的,揭露外國侵略者醜惡面目的,在民間廣泛流傳。

木魚歌也被國際漢學界奉為“藝術化石”,但是在“五四”新文化運動後,木魚因腔調單調、少變化而落後於時代,創作、演唱木魚的人漸少,後來木魚只作為一種曲牌偶爾出現於粵曲演唱之中。

雖然木魚歌已經不再興盛了,它是民間的暗流,只是零星地流傳著,但是他同大多數因為地域、文化、語言等的差異而演變出各種地方特色一樣,它大部分取材於中原的故事,為了適應當地的需要而加入方言諺語來演唱,讓廣大勞苦大眾接受。且它基本上是七言的敘事詩,間雜以三、五、九言,最長的有十二字。用語半文半俗,夾有大量的俚語和方言詞。

現代社會日新月異,但是有時候又太過於蒼白灰暗,我們有必要也有義務將祖先留給我們的不可複製的文化財富更好的儲存下來,傳承下去。

(部分資訊來源於百度百科)

藝術化石——木魚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