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瘦一些的西湖景美嗎?

前文介紹了揚州個園,那麼既然來到揚州,還有一處必去的景區,那就是瘦西湖風景區,它位於揚州城西北郊,在清乾隆年間已形成基本格局,即有“園林之盛,甲於天下”的美譽,而瘦西湖的原名又叫保障湖,名稱由來是這樣的:

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瘦一些的西湖景美嗎?

揚州瘦西湖,聽起來是湖,實際上是由護城河改造而成的,這裡就不得不再說說揚州鹽商了,因這所謂的湖,中心位置被淤泥阻塞,而鹽商富有,即出資清淤,在疏通河道過程中,在河道邊陸續建起很多的亭臺樓閣。

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瘦一些的西湖景美嗎?

在歷經年代的清淤疏通中,依河道兩岸逐漸修葺帶狀景觀,按照典型南方園林的設計,依水勢建假山,而有山的地方又依山勢造水,建人工小橋,將小的溪流從山間,從橋下引入河流中,但因它是河道改建成為湖,所以湖面相對較窄,但其溪流、亭臺、樓閣不輸西湖美景,早在清初清初吳綺《揚州鼓吹詞序》:就有記載文曰“城北一水通平山堂,名瘦西湖,本名保障湖。”可見“瘦西湖”之名早見於清初,因水道始終與大運河水源保持相通、相連,是大運河的一個小小支流吧,之後會陸續以文和影片給您介紹北京的大運河。

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瘦一些的西湖景美嗎?

瘦西湖在揚州鹽業衰退和戰亂中逐漸荒廢,後按記載逐步恢復,其中五亭橋、望春樓、熙春臺、白塔、二十四橋等等在瘦西湖建造的樓閣水榭都是精緻無比,透著江南的秀麗,同時又有些用金色琉璃瓦的設計,比如五亭橋,熙春臺,顯得華麗氣派,因康熙、乾隆曾多次下江南,都會到瘦西湖,這種皇家華麗和湖區的景緻,卻也是深受讚賞,如今更是成為揚州必看的名景緻。

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瘦一些的西湖景美嗎?

唐代詩人杜牧的詩句“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 吟誦至今,其中二十四橋,其一,為泛指,因河道上橋樑眾多;其二,而玉帶狀的拱橋長24米,寬2.4米,橋上下兩側各有24個臺階;圍以24根白玉欄杆和24塊欄板,皆為二十四,遂有二十四橋之說。

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瘦一些的西湖景美嗎?

白塔更是瘦西湖當中要說的一個名景,塔高有二十多米,而塔的整體設計則完全是依北京的北海白塔原型,但線條輪廓更體現了南方特有的柔美,略顯瘦俏,顯得優美典雅。

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瘦一些的西湖景美嗎?

瘦西湖裡面栽菊花、梅花、桃花、海棠花,菊花尤盛,花海也是瘦西湖的一景兒。

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瘦一些的西湖景美嗎?

這些亭臺、樓閣、假山、溪流經歷了兩百多年的歷史,體現了揚州的文化,而揚州文化是因水而興,而過去水路通則達,也決定了它不產鹽卻能因鹽繁榮!

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瘦一些的西湖景美嗎?

(圖文均系原創,系本人照片,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