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醫談如何讓身體更健康

不少人擔心自己是不是有心臟病。其實,不一定非要去醫院檢查心電圖,自己也可以透過觀察面相來確定是否存在著心臟病的風險。

一、透過觀察面相來判斷自己是否有心肌缺血或心臟病

如何看呢?我提供兩個最容易觀察,也最有意義的面相指標。其一,山根有橫紋;其二,耳垂有摺痕。若出現這兩點特徵,那麼,心臟病的風險非常高,需引起高度重視。我自己臨床體會,如果這兩個特徵都出現的話,幾乎百分之百是心肌缺血了。

從中醫談如何讓身體更健康

二、心肌缺血的症狀

心肌缺血會產生各種複雜的心臟疾病相類似的症狀,一旦發現有相關的症狀,建議及時做進一步診斷。

1、勞累或精神緊張時出現胸骨後或心前區悶痛,或緊縮樣疼痛,並向左肩、左上臂放射,持續3—5分鐘,休息後自行緩解者,時伴有大汗。

2、體力活動時出現胸悶、心悸、氣短,休息時自行緩解者。

3、出現與運動有關的咽喉痛及燒灼感、緊縮感,牙痛等。

4、飽餐、寒冷、飲酒後出現胸痛、胸悶者。

三、從中醫來預防心肌缺血

心肌缺血不一定是心臟病,但至少屬於潛在的心臟病。或者說,只要出現了心肌缺血,那就離真正的心臟病不遠了。所以,我們要高度重視心肌缺血,要及時預防。

如何預防心肌缺血呢?以下提供幾個最方便也最實用的方法。

一則,平時保持心態平和,不要大喜、暴怒;

心為神明。心神安和,則心主血脈的功能亦歸於安和。所以,我們要多多開心。何謂開心?所謂開心,就是讓心氣開啟,讓心神和暢,讓心主神明和主血脈的功能歸於和諧。如何開心?當然是微笑。微笑最養心。預防心臟疾病,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多多微笑。

有人說,工作壓力大,生活各種煩惱,笑不起來,不會微笑。我的建議是,不妨對著鏡子自己笑,即使是假笑,也是笑。笑著笑著,就找到感覺了。如果能時時保持著微笑的狀態,那麼,心氣一定是安和的。

歡笑是心臟減壓劑。美國哥倫比亞大學一項長達10年的跟蹤調查發現,喜悅、興奮、樂觀、滿足等積極情緒,能讓患冠心病的風險下降22%。每天多和身邊的同事、親人、朋友開個玩笑吧,放聲大笑,心臟將因此受益。

二則,飲食以清淡為主,勿過食油膩、生冷、煎炸、燒烤;

一方面,飲食清淡,則能養脾。脾為氣血生化之源,脾旺則氣血旺,氣血養心,則心健康。另一方面,飲食清淡可以避免體內脂濁積滯,能讓血脈和暢,讓心氣不滯。

三則,儘量舒緩壓力;

壓力不能沒有,否則我們就懶於進步了。但壓力不能過大,過大則傷心。若素體心氣不足或心血虛之人,再逢過大的壓力,就容易導致心主血脈和主神志的功能受損,進而導致心臟疾病的發生。

舒緩壓力最好的方法是:多開心,多運動,多素食。開心則心神安,運動則心血和,素食則火不擾心。

四則,早睡早起,勿熬夜;

我們生於天地之間,我們的生命與健康都受天地規律的影響。為什麼要調節起居?目的是讓我們跟上天地的節奏。太陽昇起來,我們就起床;太陽落山,我們就休息,這樣就能順應天地規律,順之則生,逆之則病。

另外,還要調整睡眠時間,高質量的睡眠就相當於給心臟充足了電。要想心臟健康,睡眠時間要調整好,過多過少都不好。一般來說,每晚保證7-8小時的睡眠對健康最有利。睡眠時間過長或過短都會增加患心血管病的風險。每天睡眠小於6。5小時的人,心血管病的發病率上升15%。每天睡眠超過9小時且睡眠質量較差的人,心血管病的發病率上升63%。

五則,建議常散步,或慢跑,禁止劇烈運動;

適當運動最有益於養心。心主血脈,血脈要流暢,需要陽氣的推動和溫煦。而運動可以宣暢陽氣,可以讓陽氣發揮正常的推動和溫煦作用。平時積極運動,讓陽氣旺盛起來,則心陽足,血脈和,心神定,諸心臟病自然不會發生。

美國心臟協會在2010年提出了“保持心臟健康的7個措施”,其中包括每週不少於150分鐘的中等強度或75分鐘的高強度運動。一般人透過散步、慢跑、跳繩、騎腳踏車等運動,都可增強心臟功能。

六則,選擇中醫。

中醫完全可以預防心肌缺血。中醫的手段很多,或可針刺,或可艾灸,或可服湯藥。

比如,可灸足三里,能溫運陽氣,改善體質,既可預防心肌缺血,還可以預防許多慢性大病。

又如,若偶爾有心區不適,可針刺內關、三陰交,即有非常好的防治效果。我臨床常針刺左側腋前大筋前面對應於手少陰心經的位置,效果也非常明顯。當然亦可掐左側腋前大筋,亦有防治心肌缺血的效果。

還可辨證用方用藥。比如,若屬血瘀,可喝點三七粉。或用三七、山楂、丹參三者打成粉沖服,有不錯的活血化瘀效果。若屬心陽不振,可用薤白與葛根煮水服。若屬心血或心陰不足,則可用天王補心丹的中成藥。

中藥不可濫用,一定要辨證選用。一般情況下,我還是建議在生活中預防心肌缺血,這樣更方便,且人人都可實施,效果也很好。必要時建議配合針灸,更可以提高預防和治療的效果。

從中醫談如何讓身體更健康

以上只是談預防,其實若已經出現了心肌缺血的症狀,我還是建議首選中醫,用中醫手段來治療,完全可以速效。具體醫案很多,我在微博裡也發表了不少相關的病歷。有興趣的讀者可自己搜尋。(董洪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