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殺了北宋名將——楊業?沙盤推演出的歷史真相!

誰殺了北宋名將——楊業?沙盤推演出的歷史真相!

影響深遠的楊家將

影響深遠的楊家將

《楊家將演義》曾經膾炙人口,令相當長的時間內,楊業(楊繼業)、佘太君、楊延昭(六郎)、楊宗保、穆桂英、楊文廣等人物形象讓人們津津樂道!滿足了大家對英雄崇拜的心理需要!

但是這本通俗小說,在文學史上地位不高,與《三國演義》相比,無法望其肩背,根本原因就是與史實太遠。

後面的十二寡婦徵西故事,更是賦予悲壯的同時,重重地打了歷史的臉,重重地打了史實中的折家將(佘太君孃家原型)、種家將、姚家將、劉家將等對抗西夏前線的將門家族的臉!

明代中期,隨著宣府總兵楊洪的崛起,明代楊洪系楊家將在桑乾河流域(張家口、雁北一帶)也是聲名赫赫,名聞長城內外!對明代通俗小說《楊家將演義》的傳播,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因為他們自稱就是北宋楊家將的後代!

楊洪支系宣稱來自於江蘇六合楊氏,又稱該楊氏出自於播州楊氏(今貴州遵義),這是一個唐代軍人楊端開創的西南割據土司政權!明末因叛亂被萬曆皇帝於1600年將其剷除!政權歷經唐宋元明,約725年!

自宋代起,播州楊氏流傳一種說法,即播州楊氏第六代土司楊昭絕嗣,抱養北宋楊家將楊業的曾孫為子,取名楊貴遷(宋濂撰《楊氏家傳》稱其生父名楊允廣)!這樣播州楊氏與北宋楊家將扯上了關係!

1052年,楊業之孫楊文廣(楊六郎有三子:楊傳永、楊德徵、楊文廣)確曾隨大將狄青平定儂志高(壯族)叛亂,路過貴州,播州楊氏第五代土司楊實也曾予以軍事配合,是否與楊文廣攀上關係也未可知!

但對這種關係,也有許多人不承認,因為至今貴州播州楊氏有的認為是楊家將楊業後裔,也有許多認為自己就是楊端後裔,即楊昭絕嗣,不等於楊端後裔絕嗣。把土司位置讓給楊業後裔,十分可疑!

歷史學家譚其驤對播州楊氏和北宋楊家將扯上關係的說法是嗤之以鼻,他認為根本不可信!屬於播州楊氏借重於北宋楊家將在祖國內地的聲名而已!不少貴州文史專家對播州楊氏的族屬、來源也是充滿了疑問!

播州楊氏,特別是南宋第13代播州土司楊粲( -1233)在南宋嘉定六年(1213)“考典禮、建家廟”參與編造的嫌疑很大!

這樣,明代楊洪系楊氏與北宋楊業系楊氏到底還有沒有血緣關係,打上了很大的問號!成了一樁歷史懸案!

不過,楊洪系楊氏(現居廊坊、山陰等地)對與北宋楊家將楊業系楊氏聯譜表現積極,外人偶有不同意見,多怫然不悅,甚至勃然大怒!

當然,是否確屬同一血脈,現代條件下,並非難事,利用現代化的DNA-Y染色體技術,各支系一驗便知!

上海基因專家曾組織過十餘支曹操後裔的研究,甄別真偽,頗有成效!

不過,各支楊氏是否能歸結到北宋楊家將楊氏,血緣聯絡如何,只對楊氏各支系後裔子孫有莫大意義,對於大多數外姓旁觀者沒有多少價值,聽聽故事而已。

真正對大家有價值的,是導致楊業之死的“雍熙北伐”民族戰爭,其政治佈局及戰略得失!

楊業降宋前,叫劉繼業

導致楊業之死的北宋雍熙北伐,時間是公元986年三月~七月,由宋太宗趙光義(山西人貶稱趙二世或二舍)組織。

此年,也是原北漢老將劉繼業(楊業)投降北宋政權的第7年!北漢滅亡的時間是太平興國四年(979年)五月,當時晉陽城被屠,包括楊業(時名劉繼業)府第被焚燬!

作為前北漢首屈一指的大將,楊業(劉繼業)本身與遼國大將耶律斜軫、楊袞(遼將,《楊家將演義》被編成楊業之父)等有著長期的軍事合作,彼此熟識。反而與開封汴梁的北宋政權有長期的對抗史(整個北漢28年的對抗史,內含對抗後周的時間),即:

28年(聯遼)抗宋史:7年降宋史

山西人對宋帝趙光義屠城晉陽,又焚燬滅跡,因是嚴重戰爭罪行,歷代有著強烈的批評意見!將其貶稱為趙二世(或趙二舍)! 金代-元好問《過晉陽城書事》寫道:

系舟山頭龍角禿,白塔一摧城覆沒。

薛王出降民不降,屋瓦亂飛如箭鏃。

汾流決人大夏門,府治移著唐明村。

只從巨屏失光彩,河洛幾度風煙昏。

東闕蒼龍西玉虎,金雀觚稜上雲雨。

不論民居與官府,仙佛所廬餘百所。

鬼役天才千萬古,爭教一炬成焦土。

至今父老哭向天,死恨河南往來苦。

當事人楊業(劉繼業)作為高階軍事領導人,國滅家焚,人生鉅變之際,感受到底如何,怕不是一個對宋政權的“忠”字,可以輕輕掩飾過去的!

敢怨恨嗎?不敢! 只能隱忍,更多的是戰敗後的無奈!這種降將的地位和遭遇也直接造成了楊業之死的悲劇!

雍熙北伐尾聲,楊業所部被全殲

雍熙三年(986年)三月,宋軍兵分三路,大舉進攻遼國,試圖收復幽雲十六州(實際瀛洲-河間、莫州-任丘在柴榮時期已經收回,還剩14州未回),一雪太平興國四年(979年)七月高梁河戰敗之恥!

宋軍的戰略部署是,

東路由大將曹彬、米信率領,為主力人馬,主要進攻幽州(今北京),人馬10-12萬;

西路由大將潘美、楊業率領,為西側配合,主要進攻雲州(今大同),人馬5-6萬;

中路由田重進率領,為奇兵,人馬2-3萬,相機配合兩支主力人馬!

誰殺了北宋名將——楊業?沙盤推演出的歷史真相!

雍熙北伐

三月五日-四月五日,三路宋軍戰略突襲成功,遼軍措手不及。東路宋軍跨過拒馬河,拿下固安、新城、涿州;中路出倒馬關,拿下淶源、靈丘,東路出雁門關,拿下寰州、朔州、應州、雲州,形勢彷彿一片大好!

遼國倉促徵調壩上、草原、東北兵力南下!

四月二十日,遼國援軍主力(蕭太后和小皇帝)趕至涿州東50裡。五月三日,岐溝關一戰,東路宋軍大敗!西路軍潘美、楊業部,在蔚縣一帶的戰鬥中也被耶律斜軫(北院樞密使)遼軍擊敗!

好在宋太宗趙光義及時承認失敗,下令退守!但要求潘美、楊業部全部撤出雲、朔、應、寰四州人民牲畜!這是宋軍一貫作法!帶有強制性,即最大限度破壞敵國人口經濟。

當年持續與北漢展開消耗戰時,宋軍也是這麼做的,即使每次對晉陽用兵失敗,也要擄掠人口而歸!這造成北漢滅亡時,只剩三萬餘戶,舉國人口僅15萬人左右!

這種釜底抽薪之策,曾令北漢主帥劉繼業(楊業)十分頭疼,直接導致徵兵困難,家家當兵,也才3萬人,難以達到必要的軍事規模!

現在,宋軍的慣例再次來臨,楊業由當年的擄掠人口的對抗者變成了擄掠人口的執行者!

同樣,雲朔應寰四州人民牲畜若然被宋軍強行遷徙一空,對於遼國經濟將造成沉重打擊,於是遼國蕭太后及小皇帝,包括統治集團的韓德讓、耶律斜軫等心急如焚!

在收復蔚州以後,耶律斜軫統帥遼軍十萬,即急行軍從蔚州向西,經廣靈、渾源、直撲應州、寰州,扼住了雁門關北的主要交通要道!

這時,西路潘美、楊業宋軍主要力量龜縮於雁門關南的代州,應州宋將(艾正,原遼將,叛入宋)南逃,寰州已為遼國軍隊攻下(殺守城吏卒千餘人)重新控制,只有雲州、朔州成為孤城!

在如何完成宋太宗趙光義的撤民計劃上,潘美召開的軍事會議發生了分歧!

誰殺了北宋名將——楊業?沙盤推演出的歷史真相!

真實戰局圖

1、楊業方案:

領兵出大石路,先遣人密告雲、朔守將,俟大軍離代州日,令雲州之眾先出。我師次應州,契丹必悉兵來拒,即令朔州吏民出城,直入石碣谷,遣強弩三千列於谷口,以騎士援於中路,則三州之眾,保萬全矣!

那麼楊業的方案是否可行呢?這樣,不是可以使除應州之外的三州民眾撤離,完成趙光義指定任務的75%,不是很好嗎?

其實,此時戰場形勢,楊業方案,已根本不可行!

楊業軍若(沿紅色箭頭)從代州經大石口迂迴至應州,路程至少在100公里以上,且山路至少佔三分之一,即便是強行軍,步行沒有1天多一點的時間,很難抵達應州城下!且部隊會很累,累到無法作戰!

而同時,大同老百姓趕至雁門關,即便是走直線,也需要110多公里,扶老挈幼,鍋碗瓢盆,沒有3天以上的時間,根本無法完成撤離,即楊業軍至少在應州城南與遼軍膠著相持2—3天的時間!難度極大!

問題是遼軍十萬已收復寰州,是否會棄寰州,而被可能出現在應州城下的楊業宋軍盡數吸引呢?

若是不能,大同民眾等於還是會被堵截在半路上!同時寰州與朔州很近(僅30餘里),朔州之民的撤離也將遭到遼軍騎兵的迅速堵截!即便中路雁門關再出一支宋軍騎兵接應,也很難奏效!

實際上,連朔州都可能會旦夕而下!

最後結果會演變為,一個民眾都撤不回來!

可見,楊業一策起作用至少需要2-3天,且並非萬全!弄不好會滿盤皆輸!

2、此時,另一方案出現了,是監軍

王侁(shēn)的方案:

軍情緊急,應州、寰州已為遼軍十萬重新控制。朔州距離寰州近在咫尺(僅30餘里),旦夕可下!此時需壯士斷腕,大膽放棄最遠的雲州軍民,主要保證撤出朔州軍民即可(完成任務25%)!撤出四州,或者三州民眾根本已經不切實際!

方法是,派遣一支宋軍主力,出雁門關白草口,於次日晨抵達寰州之南,吸引遼寰州主力鏖戰,拖延時間,減輕遼軍對朔州及南撤道路的壓力!

同時,命令朔州軍民天一亮即從朔州出發,火速經陳家谷、陽方口,而過寧武關!

宋軍主力,若經雁門關白草口至寰州南路程僅20餘公里(不超過50裡),正常步行3-5小時內即可抵達。騎兵1-2小時內可抵達!

朔州軍民南行15公里(30裡)即可進陳家谷口,再行30裡過陽方口,此時已絕對安全,再南撤30裡可至寧武關!

這樣,僅需半天,在中午之前,朔州軍民可悉數撤回!

去寰州南掩護朔州民眾後撤的宋軍主力,堅持到午後,可後撤20餘公里(50裡)到陳家谷口,為民眾斷後,並有序從陽方口—寧武關一線撤回。

部隊全天行軍約40-50公里(8-10小時),中途要求在寰州南戰場與遼軍重兵作殊死戰鬥,務必堅持到午後再後撤!

相對而言,從時間控制上,

王侁(shēn)方案

更為可行!另一將領劉文峪也贊同了這個方案!

結果,最高軍事指揮員潘美,經過思考,批准了

王侁(shēn)方案,

否定了楊業方案!

潘美身經百戰,為宋政權統一南方立下汗馬功勞!軍事經驗十分豐富!

潘美此舉,即便從今天分析,在軍事上也並沒有錯!

軍情緊急下,主將對皇帝命令根據現實情況打折扣(25%)執行,與降將楊業反試圖儘量執行(至少75%)有著巨大的心態差異!

那麼,誰來統帥西路軍的大部分軍馬(5萬餘)出戰遼軍主力呢?

潘美是主帥,需要協調文武,安置遷徙百姓,統一指揮,顯然是不能直接去廝殺的。其他將領,包括監軍

王侁(shēn)、劉文峪,包括楊業之子楊六郎等,均

不夠級別,指揮不了這麼多軍隊!

結果,前敵總指揮只能是楊業!

楊業遭遇方案被否,此時對於在寰州集中對遼軍主力作戰,5萬對10萬,自知必敗!於是與潘美商議了完成拖住寰州遼軍後的撤離路線和接應地點,即朔州南的碣石谷(陳家谷口)!

諸君於此張步兵強弩,為左右翼以援,俟業轉戰至此,即以步兵夾擊救之,不然,無遺類矣。

於是,戰鬥方案被確認!

宋史記載:

美即與侁領麾下兵陣於谷口。自寅至已,侁使人登託邏臺望之,以為契丹敗走,欲爭其功,即領兵離谷口。美不能制,乃緣交河西南行二十里。俄聞業敗,即麾兵卻走。業力戰,自午至暮,果至谷口。望見無人,即拊膺大慟。

可見,潘美、王侁部清晨即已經守在陳家谷口等候!由於頭天大家都還在代州,我們觀察地形圖,不難想見,連夜兵出雁門關的,除了楊業和五萬宋軍,還有潘美、王侁等少量後勤部隊(他們不可能繞寧武關和陽方口而出,太遠來不及)。

兩支部隊,只是在寰州之南分道,楊業率宋軍主力向北擠壓遼軍主力!而潘美、王侁部向西至陳家谷口,等候接應朔州撤出的軍民!

從文字來看,

王侁(shēn)在午前11點前後

即已率領一部分軍隊撤離陳家谷口而南,正午前後,潘美也率軍撤離!

楊業與五萬宋軍,與遼軍展開戰鬥,也是清晨至中午才有意義!這期間,楊業擔任指揮,沒有親自參加戰鬥!

但可以看出,未能堅持到中午,楊業指揮的宋軍即已大敗,部隊指揮體系全線崩潰!剩餘部隊,被分割包圍,努力逃生!

中午時分,潘美聽到楊業5萬兵全軍覆沒的探馬訊息後,果斷麾兵撤離!不再遵守等候並接應的承諾!

楊業率餘部,從中午邊打邊撤,行軍5小時行了50裡,傍晚時分才撤離至陳家谷口(狼牙村),人困馬乏。五萬人只剩二三百人!

但由於沒有接應,心理崩潰!同時,被遼軍追兵迅速包圍!耶律斜軫有令,生擒楊業!

楊業在山林中掩藏不及,被遼將耶律奚低一箭重創落馬!當即生擒!

當夜,遼軍帳中,遼軍眾將官

耶律斜軫:北院樞密使,山西路兵馬都統

蕭撻凜:諸軍副都署

耶律奚低:右皮室詳穩

耶律題子:西南面招討都監

耶律諧理:先鋒官

耶律奴瓜:黃皮室總都監

楊業被抬進來後,耶律斜軫責問:汝與我國角勝三十餘年,今日何面目相見?

楊業勉強回答:死罪!死罪!

《遼史》稱,楊業三日死!

《宋史》稱,楊業絕食三日死!

從實際情況分析來說,導致楊業死亡的原因還是耶律奚低射出的致命一箭,傷及重要臟器及其併發感染!

超過了當時的遼國軍事醫療水平,無法救活!

因楊業是耶律奚低箭傷而死,主帥耶律斜軫大怒,耶律奚低在這次保衛戰中的所有功勞被抹殺!

可見,活楊業,比死楊業對遼軍而言價值更高!

楊業死後,蕭太后及小皇帝下令傳首南京(今北京),於是首級在朔州被割下,裝在盒子裡,傳首至南京主帥耶律休哥處!

寰州城南的阻擊戰,5萬宋軍,最終放棄反抗,投降遼國苟活的宋將有240人之多!士兵則不計其數!

分析潘美為何未遵守陳家谷口接應的承諾

宋史記載,雍熙三年,潘美、楊業北伐失敗之後,曾徙雲應寰朔四州民與內地,除人口八萬之外,還有牛羊駝馬四十餘萬頭。

遼史記載,當時渾源、應州宋將均已棄城而逃!渾源、應州離山較近,可以走一部分人口與牲畜,但真正有周密組織後撤的,僅是朔州!

這個8萬人口,40餘萬頭牛羊駝馬至少有八成應屬於朔州方向而來!

想想吧,這麼大規模的人流、車流、動物流,在原始的小路(山路)上,要求在一上午的時間內迅速透過!伴隨著緊張(宋軍的強行搬遷催促)、驚恐(宋軍晉陽屠城的負面效果),還有本不願搬遷對宋政權實際採取敵視態度的弘義軍(遼國漢軍)家庭牴觸,會擁堵到何種程度?需要多少軍警去維護彈壓秩序?

誰殺了北宋名將——楊業?沙盤推演出的歷史真相!

誰殺了北宋名將——楊業?沙盤推演出的歷史真相!

從陳家谷口至陽方口約30裡山路,至寧武關還有30裡山路。

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

王侁(shēn)

,離開陳家谷口向南,並非是去逃命了,或者搶功。

維護彈壓秩序,解決百姓人車流和牛羊駝馬等人流動物流擁堵去了!

人流,特別是動物流,大大出乎了潘美等人的心理準備!兵力根本不夠!

隨著王侁等的漸次離去,潘美兵力越來越少,已經不足以在陳家谷口組織一次像樣的狙擊戰!

楊業全軍覆沒訊息的傳來,而前方有擁堵的人流物流,潘美如果繼續堅持在陳家谷口接應!

可能有二,

一,若楊業已經在午前戰死,而遼兵追至陳家谷追趕民眾,考慮後路擁堵,潘美等有被遼軍追尾生擒的危險!

二,若楊業僥倖不死,逃至陳家谷口,潘美兵少,有雙雙被生擒的危險!

總之,潘美在這個時候,確實是害怕了!

無論主帥潘美是死亡或者是被生擒,那大宋的面子裡子就算是徹底丟光了!

小結

長期以來,楊業之死歸咎於誰,大家是爭論不息!

受《楊家將演義》影響,過去曾歸罪於潘仁美,即潘美!

後來,一些史學家為潘美平反,歸罪於王侁!

透過上述分析可知,潘美、王侁均無大錯!對戰場形勢的分析、把握猶在楊業之上!

但是他們也有失算,即除了這8萬人口以外,還有的40多萬頭牲畜(牛羊駝馬),晉北人畜牧比例遠大於晉南人,成為製造交通擁堵的罪魁禍首!

使得潘美等的後勤兵力根本不敷使用!

宋軍以損失5萬生力軍,以及一員驍將(楊業)的代價,換取百姓人口8萬及40多萬頭牲畜!其實是個賠本買賣!

從生理上,楊業死於遼將耶律奚低之手;

從軍事經濟上,

楊業實際死於趙二世趙光義之手!

正是二舍罪惡的屠城晉陽政策,以及不切實際的撤民政策招致了慘敗!

事後,二舍褒獎楊業,處分潘美、王侁、劉文峪,不過是遮人耳目的政治權術而已!

尾聲

由於立場不同,遼國將這次交兵視為宋兵入侵和擄掠的大遼領土保衛戰!

戰後,迅速投身於修復和醫治戰爭創傷!

並謀劃展開對宋軍事報復!

誰殺了北宋名將——楊業?沙盤推演出的歷史真相!

誰殺了北宋名將——楊業?沙盤推演出的歷史真相!

遼城廣武

今山陰境內的廣武舊城,正是趕走宋軍以後,遼軍修建的遼國前哨!

為醫治戰爭創傷,監國韓德讓(時年45歲)多次奏請:

1、宋兵所掠州郡,其逃民禾稼,宜募人收穫,以其半給收者!

2、復山西今年租賦!(返還免徵)

政事令室昉奏請:

山西四州自宋兵後,人民轉徙,盜賊充斥,乞下有司禁止!

雁北地區重新安定下來!經濟重新發展!

數十年後,才有應州木塔(1056)、大同華嚴寺(1062)等國寶級遼代建築的誕生!

透過我們桑乾學派的分析,大家對這次戰爭,是否有了更加清晰的嶄新認識!

按:本文原發表在桑乾學派微信公眾號中,因是本派的代表作,也在新申請的百家號中發一下,以饗讀者。

桑乾學派尊重真實的歷史,倡導客觀觀察,努力挖掘文化寶藏,貢獻新的觀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