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丑和顏良實力相當,眾人怕顏良,徐晃、張遼為何卻敢迎戰文丑?

顏良、文丑由於沒有參加18路諸侯圍剿董卓的大戲,大部分諸侯對他倆的真實水平並不清楚,而是僅限於道聽途說。

不過,白馬之戰後, 曹軍已經親眼目睹了顏良的實力,二流將領幾乎是秒殺,哪怕像徐晃這樣的一流武將,也只能抗20合。這麼說吧,就當時而言,如果不是關羽幫曹操解決了顏良,就曹操手下的武將而言,恐怕無人能打敗他。

文丑和顏良實力相當,眾人怕顏良,徐晃、張遼為何卻敢迎戰文丑?

而文丑與顏良此兩人的武藝水平在伯仲之間,且不說張遼,就徐晃,你借他十個膽,他也不敢獨自迎戰文丑,更不用吹什麼擒拿文丑了。

實際上,演義是這樣描述的,操在土阜上指曰:“文丑為河北名將、誰可擒之?”張遼、徐晃飛馬齊出,大叫:“文丑休走!”

文丑和顏良實力相當,眾人怕顏良,徐晃、張遼為何卻敢迎戰文丑?

如果仔細閱讀過演義,不難發現,曹軍每當遇到三國第一陣營的武將時,常群起而圍攻之。

比如,第12回,許褚單挑呂布才20合,曹操便急吼吼地安排典韋、夏侯惇、夏侯淵、李典、樂進共6員大將圍攻他。而每逢蜀國的五虎將時,至少也得同時出動2名五子良將。

由此可見,曹操深知曹軍缺少頂級高手,為了減少曹軍將領的傷亡,一旦遇到厲害角色,便果斷啟用圍攻模式。

文丑和顏良實力相當,眾人怕顏良,徐晃、張遼為何卻敢迎戰文丑?

當曹軍知道文丑的水平可躋身第一陣營後,張遼和徐晃兩個一起上,自然是合情合理。不過,你要說,那兩人是搶著去迎戰文丑,那純屬吹牛。

那問題來了,顏良打敗徐晃後,諸將嚇得目瞪口呆,曹操忙著鳴金收兵,張遼、于禁他們為何不敢上去接應呢?而到了文丑這邊,這兩人為何如此英勇呢?

關羽斬殺顏良之前,10萬河北軍軍容齊整,而曹操這邊才5萬人馬,所以,張遼他們如果圍毆都殺不死顏良,那隻能被反殺,這樣,曹操這邊就被動了。

文丑和顏良實力相當,眾人怕顏良,徐晃、張遼為何卻敢迎戰文丑?

而到了延津之戰時,老曹使了一些小手段,故意將糧草輜重丟下,吸引了一部分河北軍。等到文丑帶著一部分人殺過來時,故伎重施,將膘肥體壯的馬匹丟給了文丑的河北軍。

河北軍忙著哄搶馬匹,頓時陣形大亂。這時,老曹一聲令下,虎豹營來回衝擊河北軍,文丑軍互相踐踏,死傷很多。文丑見狀,被迫撤退。此時的文丑,早已不是來時統率7萬大軍的上將,一聲令下便可指揮三軍,而是僅憑著自己的一身本事在那裡單打獨鬥。

文丑和顏良實力相當,眾人怕顏良,徐晃、張遼為何卻敢迎戰文丑?

老曹認為時機已到,這才對眾將說,誰去捉拿文丑。老曹看清了形勢,張遼、徐晃這些久經沙場的老將也不是傻子,當然想趁著文丑落魄時,將他擒獲。文丑地位並不比顏良低,如果將他生擒,說不定也能像關羽一樣,撈個亭侯噹噹。不過,他倆又生怕自個兒打不過他,於是兩人便結伴而出了。

也幸虧兩人一起上了,否則都未必能活著回來。文丑就在如此艱難的情況下,仍然不懼兩將。他不但鐵槍使得好,箭法也很出色,一箭便將張遼的戰馬射傷,

被重重地甩在了地上。文丑見狀,立刻掉轉馬頭衝向張遼,徐晃趕緊掄斧接住,可惜又打不過,只能撥馬而回,而文丑在後面緊追不捨。

文丑和顏良實力相當,眾人怕顏良,徐晃、張遼為何卻敢迎戰文丑?

就在千鈞一髮之際,關羽趕到。文丑知道正是眼前長鬚男殺了顏良,不由得膽戰心驚,加上河北軍亂成一團,心裡盤算著還是改日再鬥。可是,赤兔馬太快了,於是,他又成了青龍偃月刀下亡魂。

文丑和顏良實力相當,眾人怕顏良,徐晃、張遼為何卻敢迎戰文丑?

文丑雖然死了,但並非只有與關羽鬥3合的實力。如果僅憑張遼和徐晃的武力,就想擒住他談何容易,你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