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筆下的保定城,對故鄉的一片深情

悠久的文化傳統,濃郁的文化氛圍,流水的溫柔,大地的寬闊,高山的堅毅給了保定人豐足的營養,從保定走出的名家對故鄉的凝望,僅僅寥寥數語,都飽含對古城的一片深情。

名家筆下的保定城,對故鄉的一片深情

【古城雜憶——蘇叔陽】

不要說清澈的府河給我們的快樂,單是清澈的護城河就留給我難忘的記憶。我們在護城河裡摸蝦,一個下午就可以摸到不少,回家讓媽媽在鍋裡一炸,那滋味真是好極了。

名家筆下的保定城,對故鄉的一片深情

當府河發水的時候,南關橋下不僅有平時可見的大木船,還 有船體相併的連體船,雖不少舳艫千艘,卻也挨挨擠擠,很有一派大碼頭的風韻,府河水清悠悠,平時游泳的江米灣兒已經成了汪洋,就連平日淺可見底的南關橋下也波浪滔滔。一群膽大的孩子,脫得赤條條,登在石橋欄上,喊一聲“下衛了”,便一手捂著腹下的人根,一手捂著鼻子筆直的跳下去,直入浪濤,濺起雪似的浪花。

名家筆下的保定城,對故鄉的一片深情

這情景,大城裡沒有,鄉村裡未見,只有小城保定才有這“城市裡的鄉村風味”的景緻,讓我至今想起還神往之至,心跳不已。可惜,現在沒了,沒了我那清澈如鏡可以洗澡可以行船可以摸魚捉鱉可以寄託遐思的府河,只有一條臭氣熏天的泥溝。

【保定舊事——孫犁】

我跟隨父親在安國縣,這樣就縮短了六十里路。去保定上學,總是僱單套騾車,三個或兩個同學,合僱一輛。車是前一天定好,剛過半夜,車伕就來打門了。他們一般是很守信用,絕不會誤了客人行程的。於是抱行李上車。在路上,如果你高興,車伕可以給你講故事;如果你困了,要睡覺,他便停止,也坐在車前沿,抱著鞭子睡起來。這種旅行,雖在深夜,也不會迷失路途。

名家筆下的保定城,對故鄉的一片深情

▲當年古城人口大約六萬人,工業還未建立起來,是純消費城市,保定戰略位置重要,北控三關,南達九省,畿輔重地,都南屏翰。左圖是站在西城門俯瞰西大街,右圖是站在南城門俯瞰南大街,仔細看西大街前後錯落有致,和今天差別很大。

因為學生們開學,路上的車,連成了一條長龍。牲口也是熟路,前邊停下,它也停下;前邊走了,它也跟著走起來,這樣一直走到唐河渡口,天也就天亮了。如果是春冬天,在渡口也不會耽擱多久。車從草橋上過去,橋頭上站著一個人,一邊和車伕們開著玩笑,一邊敲訛著學生們的過路錢。

名家筆下的保定城,對故鄉的一片深情

整個保定的街道,都是坑坑窪窪,塵土飛揚的。那時誰也沒想過,這個府城為什麼這樣荒涼,這樣破舊,這樣蕭條。也沒有誰想到去建設它,或是把它修整修整。誰也沒有去注意這個城市的市政機關設在哪裡,也看不到一個清掃街道的工人。從學校進城去,還有一條斜著通到西門的坎坷的土馬路,走過一座賣包子和罩火燒的小樓,便是護城河的石橋。

名家筆下的保定城,對故鄉的一片深情

▲保定街頭的人力車,人力車又稱洋車、黃包車,是三十年代保定城市交通中普及性較強的交通工具。此時城市中已有相對固定的洋車停靠等客的集中地,分佈在大慈閣、火車站以及南關碼頭附近。城內的黃包車帶有公共交通的意味,它向社會公眾提高勞務交易,載物或載人實現城市內部的資源流動。

秋冬風沙大,接近城門時,從門洞刮出的風又冷又烈,就得側著身子或揹著身子走。在轉身的一剎那,常常會看到,在城門一邊的牆上,掛著一個小木籠,這就是在那個年代,視為平常的,被灰塵蒙蓋了的,血肉模糊的示眾的首級。如果遇到什麼特別重要的人物來了,比如當時的張學良,則臨時戒嚴,街上行人,一律面向牆壁,背後排列著也是面向牆壁的持槍士兵。這個城市,就靠幾所學校維持著,成為中國北方除北平以外著名的文化古城。

名家筆下的保定城,對故鄉的一片深情

如果不是星期天,城裡那條最主要的街道——西大街上,是很少行人的。兩旁店鋪的門,有的虛掩著,有的乾脆就關閉。有名的市場“馬號”裡,遊人也是寥寥無幾。這個市場,高高低低,非常陰暗。各個小鋪子裡的店員們,呆呆地站在櫃檯旁邊,有的就靠著櫃檯睡著了。只有南門外大街上,幾家小鐵器鋪裡,傳出叮叮噹噹的響聲;另外,從西關水磨那裡,傳來嘩嘩的流水聲。此外,這就是一座灰色的,沒有聲音的,城南那座曹琨花園,也沒有幾個遊人的,窒息了的城市。

【保定,我的第二故鄉——田秀涓】

保定具有樸實無華的風情,有諺語稱“京油子、衛嘴子、保定老憨” ,在二附小上學,保定剛有了有聲電影,在唐家衚衕青年會禮堂放映,我常是不吃晚飯去看晚場,散場後,在街上小鋪裡,用一分錢買個火燒,四分錢買口條、豬心,加一杯開水,也能吃的舒坦。星期天如想改善一下生活,回民開的白運章包子鋪,樓上還有雅座可辦酒席。我們學生,就在店鋪東北角爐灶一邊。等買新揭鍋的牛肉蒸餃,用兩角錢或一角五分就可買二十個或十五個蒸餃,用荷葉包好,回到學校還很熟。

名家筆下的保定城,對故鄉的一片深情

▲保定女中的學生自東向西列隊前行,看到了大旗杆的一角,以及五十年代裕華路沿街景象,十分珍貴。透過照片,夕陽西下,拍攝者的影子也留在了照片裡,這張照片的出現把古城的研究又往前推動了一步。

牛肉大蔥的蒸餃,一咬順嘴流油,白吃不厭。冬季烤白薯,幾分錢可買一斤,又熱又香甜,既能調劑口味,又能頂一頓飯。糖炒栗子二三角錢一斤,也是常買回來的零食。積善商場西邊,還有一條小吃街,有價錢便宜、口味鮮美的各種小吃,如豆腐腦、燉羊肉、羊雜碎、牛百葉,趁熱放香菜,鮮美可口。主食有燒餅、火燒、煎餅、回爐果子。既解饞,又調劑口味。當然,商場和街上也有高階的飯莊、館子,但是學生們不去問津。

總的來說,保定市區小而緊湊,走路、串街方便,街上蔬菜、熟食或半成品如掛麵等,擺攤設灶很多,給予群眾生活很大方便。積善商場北面的西大街,商店林立,有稻香村南味食品店,出售較高階的糕點食品,還有美國進口的煉乳、葡萄乾、老刀牌麥片等。西行有老字號槐茂醬園,出售保定特產甜麵醬、醬菜等。寒暑假回家,學生們都要帶回點特產和食品等。

【沒有紐扣的紅襯衫——鐵凝】

我和我妹妹喜歡在逛商店的時候聊天。

名家筆下的保定城,對故鄉的一片深情

說實話,保定市的商店不夠我們逛的,儘管它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地理位置又優於其他城市—離首都比離省城還近。儘管它有明、清兩代皇帝的行宮、書院,有軍閥時代中西合璧的官邸花園,有近百年史上的著名學府,算得上是座文化古城,但商店卻有限。

數得過來的幾座商店分佈在數得過來的幾條街道上,老店大都是一兩孔拱形門面,一兩級青石臺階,門窗的顏色是黃配藍。新店雖然門窗寬廣,臺階高築,而門窗的顏色還是黃配藍。加上老店、新店都掛起清一色的蔥綠綢窗簾,叫人覺得又熱鬧,又單調。

名家筆下的保定城,對故鄉的一片深情

幾個大而空的商店和我的年齡差不多,都是近三分之一世紀以來的產物。三十年前,這座灰濛濛的古城被四周農村緊緊包圍著,後來城牆被突破了,才形成了城鄉錯綜的局面。不知怎麼的,城牆的突破使我總覺得和我們這一代人的大膨脹有關。現在,穿寬腳褲的青年騎車上班要穿過農村,而驢車又經常在繁華的大街上軋軋前進。

名家筆下的保定城,對故鄉的一片深情

▲東風路地道橋是一道靚麗的風景,高興的時候我們去,傷心的時候也會去,讓疾馳而過的火車帶走我們的憂愁

幾個大而空的商店和我的年齡差不多,都是近三分之一世紀以來的產物。三十年前,這座灰濛濛的古城被四周農村緊緊包圍著,後來城牆被突破了,才形成了城鄉錯綜的局面。不知怎麼的,城牆的突破使我總覺得和我們這一代人的大膨脹有關。現在,穿寬腳褲的青年騎車上班要穿過農村,而驢車又經常在繁華的大街上軋軋前進。

名家筆下的保定城,對故鄉的一片深情

▲清晨的巷路上,姐妹倆相伴著走向明媚的陽光,那背影讓人忍不住希冀,片中的小合唱此時由女獨聲婉轉帶出,新的一天開始了,新的體驗在日復一日的生活中走出了新的步伐。最後的鏡頭是安然獨自一人走在熟悉的白樺林,依然是若有所思的,也許她一輩子也都會是個思考的人吧,只是這一次,孤單的身影似乎更多了一種沉著的意味——片中多次提到自己不再是小孩子的安然,現在真的開始成長了。

冬天,單看腳踏車後貨架上那鼓鼓囊囊的面口袋,就知道要過春節了。這時大小飯館門前一律是郊區農民的長隊,他們買上成百成百的饅頭,把能裝百八十斤麥子的口袋塞得滿滿的,然後將它們綁上腳踏車後貨架。這些蒸騰著熱氣的口袋就開始滿街奔跑,在三九寒天的空氣裡,到處瀰漫著發酵麵粉的香甜。而城裡人這時正馱著鮮肉、大棗、活雞、韭黃,從很近的集市上往回返。

【保定的天橋——肖煜】

那會兒,東西巷的盡頭,齊著正殿後牆山,各有一座圓門,進去便是城隍廟最引人入勝、廣約十餘畝的後廣場了。風味小吃、戲劇曲藝、醫藥算卜……齊集於此,就像北京的天橋、天津的南市,到保定不去轉轉,實在遺憾。

記得當時吃喝攤多在場中央。龍嘴大銅壺茶湯似在東門西北,小米麵加紅白糖,用壺裡沸滾的開水一衝,吃來別有風味,可惜多年久違啦。南邊有個丸子攤,純雜麵加白蘿蔔絲炸的焦黃的丸子,煮在鍋裡,吃多少,賣多少,愛吃脆的,還可要沒煮的,盛在放有蝦皮、香菜、醬油、醋的碗裡,加湯,滴點香油,著實令人開胃。扒糕涼粉一塊賣,有幾家,除塊的,有的把涼粉漏成條或做成粗頭細尾狀如蝌蚪,吃涼的在淨水裡泡著,吃熱的有切好熬的,酸酸的,辣辣的,香香的。

名家筆下的保定城,對故鄉的一片深情

想看戲,北頭就是茶館式的戲園。舞臺坐東面西,南廊設有茶桌。臺下放有板凳,可盛三幾百人,規模不如東巷那家大,上演劇種卻差不多。別看裝置簡陋,老調泰斗周福才、河北梆子名家高鳳英等都在這兒唱過。書場有三個,西邊的有頂棚,外首是茶攤,王書詳、蔡寶光等常在此說西河大鼓大書。

我曾在這裡聽過幾回河南墜子,不知是不是喬清秀唱的?東南角是李逢春常年說《三俠劍》。西北角是位姓宮的老藝人,變戲法,說小段,玩藝不少。我最怕他演吞鐵球,硬把中號鐵球吞進胃裡,兩個相撞,叮噹作響,再運氣讓它吐出來。這不是玩命嗎?足見那年頭藝人謀生不易。

名家筆下的保定城,對故鄉的一片深情

▲城隍廟街繁華的盛景,北拍的,看到那玉石圍牆和牆垛子上的獅子頭木有?小時候我就愛摩挲那些石獅子頭,騎牆上玩。西邊這個大棚子一直到80年代都是個大室內菜市場。早年是什麼不知道。

中場有拉洋片,看西洋景,還有賣藥的。有兩個常攤,靠西是白學英,先用報紙疊成扇面插在地上,前插幾根火柴,說是用飛鰾打著火柴引燃扇面,等人上多了,便賣起“海馬追風膏”來,我看了十幾年,一次沒打過。靠東是姓祁的以打彈弓招人賣“乾坤百補丸”,也是光說不練。緊靠正殿山牆有家算命館,一名劉姓相士終日端走,自和東巷內卦攤不同。後們在東北角,把門是個剃頭棚,逛完了,可順便整容修面,下三十五級臺階,到厚福盈故物舊貨市場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