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仙橋——羅洪先與仙女相會的傳奇故事

山西素有中國古建築藝術寶庫之稱,而晉祠就是這個寶庫的重要組成部分,被譽為中國古建築博物館。

會仙橋——羅洪先與仙女相會的傳奇故事

晉祠博物館內古建築眾多,不少古建築都有著傳奇的故事。橫跨於智伯渠上的會仙橋就有一段傳奇的故事。

會仙橋——羅洪先與仙女相會的傳奇故事

會仙橋——羅洪先與仙女相會的傳奇故事

會仙橋橫跨智伯渠,位於水鏡臺的西面,是通往聖母殿的要道。長約6米,寬約3米,中間高凸如弓型,東西各有臺階數級,石橋兩側均有題辭。

會仙橋——羅洪先與仙女相會的傳奇故事

傳說它原為一座精巧的木橋,後重新修建為石板路上橋,是古晉祠的露天劇場,百姓觀看戲劇的場地。這座石拱橋,看似那般平淡無奇,在晉祠的輝煌壯美建築群中,真是微不足道。但它卻有一個響亮動人的名字叫會仙橋,而且有一個美麗神奇的傳說,流傳至今。傳說明朝翰林院羅洪先與仙女相會,因其出言不遜惹惱仙女,仙女一怒之下將木橋焚燬。重建石橋,取名會仙橋。

會仙橋——羅洪先與仙女相會的傳奇故事

羅洪先是明代江西吉水人,明世宗嘉靖八年(1529年)中狀元。做翰林院修撰,他與宰相嚴嵩是兒女親家,嚴嵩曾經修起一座豪華大客廳,廳中裝設富麗堂皇,用海中大魚的骨架為廳梁,客廳落成設宴時,眾臣大加奉承,唯有羅洪先淡然說“俗氣”,嚴嵩大怒,認為羅洪先當眾侮辱,欲暗中加害羅洪先。

嚴嵩之女乃羅洪先之兒媳,素日不滿父親所為,見今又見要加害公公,遂急中生智,給羅洪先送上一碗泡有紅棗和茴香的茶水,羅洪先才高識廣,領悟到“棗茴香”即“早回鄉”之意,知道嚴嵩要對自己下毒手,於是不待席散藉口解手先行離去。

會仙橋——羅洪先與仙女相會的傳奇故事

嚴嵩發現羅洪先不辭而別,更加惱羞成怒,越發不肯善罷甘休,串通黨羽,上本參奏羅洪先。就這樣,羅洪先被皇帝免職罷官,羅洪先被貶職罷官以後,雲遊四海,學佛學道。一天,羅洪先遊晉祠見木橋西有一攜竹籃的農家少婦,鬢髮如雲,清麗動人,羅洪先情不自禁出口成詩:“世人常說西施美,餘視此婦勝西施!”這位農婦打扮的婦女,傳說是觀音菩薩的化身,前來引渡被罷官而又失意的羅洪先進入佛門,現見他如此狂妄很是惱火,一怒之下,把板橋燒了,不讓羅洪先過橋。羅洪先恍然頓悟少婦不是凡人,於是繞道追去,追至懸甕山下,見腰間有一婦人爬山,衣著形象都像方才相遇的少婦,遂高聲叫道:“你若真是仙人,請回頭再讓我一看。”誰知話剛說完,懸甕山卻緩緩向東移來,半山腰的少婦漸漸變大。羅洪先驚愕之下,被滾來的石頭絆了一跤,起來再看時,人也不見了,山也不動了。原先山下可並排走5輛大車的路,自山移後只能並行兩輛了,發生的一切撩動了羅洪先的思緒,引起他的感嘆,因而懸筆題詩:“懸甕山中一脈清,龍蟠虎伏隱真明,水飄火劫山移步,五十年來帝母臨。”如今在聖母殿右側廊下,就有這塊落款為“戊午秋月羅洪先懸筆,宛城郜煥元摹勒上石”的石碑。

會仙橋——羅洪先與仙女相會的傳奇故事

因為羅洪先曾經在這裡遇到仙女,人們就把這座石拱橋命名為會仙橋。從此會仙橋名聲大噪。

會仙橋——羅洪先與仙女相會的傳奇故事

會仙橋——羅洪先與仙女相會的傳奇故事

今天遊人來到晉祠,必定要透過這座小橋,到達晉祠的主殿一一聖母殿,每次走過這座小橋,都好像能感受到往昔仙女的神韻!

千年的歲月滄桑,文化的傳承積澱,晉祠融自然山水和歷史人文為一體,集儒、釋、道、仙於一處,以園林、古建、碑刻、雕塑藝術和古樹名泉,組成了獨具風姿的歷史文化遺產群落,享譽中外。

【來源:中國法治週刊網】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