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北京這座城當成一個人來看,是美的,活的

一座城,經歷了歷朝戰爭風雨洗禮,飄蕩著多少市井煙雲,歷史書上濃墨重彩的一筆,多少詩人吟詠的詩句,老舍在這裡養花養貓,林海音筆下的小女孩英子依依不捨離開。還有那些古巷衚衕裡的故事與遠遠傳來的吆喝和駝鈴聲,這座城市一磚一瓦一鴿哨都充滿了底蘊和溫度。

把北京這座城當成一個人來看,是美的,活的

書寫北京的人浩如煙海,離開卻逃不開鄉愁的人,外來的人也總囿於讚歎那高牆紅瓦的外表,北京城的裡子,就藏在那些老北京人的生活軌跡裡。侯磊,北京人,這個一直熱衷研究北京的作家、詩人,用散文的筆觸回到自己的故鄉,回到八十年代的北京,這是對一座城的深情回望,也是“和那時的自己打個招呼。”

《北京煙村》翻開滿目蒼翠,水彩插圖柔和溫馨,一種古雅的寧靜、幸福和喜悅在等待著每一個人。這次文字的穿越似乎打開了回憶的閘門,也遠離了周邊的喧囂嘈雜。侯磊這位北京的嚮導沿著北新橋、北平照相館一路走來,走過北京的文脈,大北新橋的文康、蕭乾、史鐵生,勾勒出作者創作的圖景;回顧自家照相館的浮沉與舊日生活,還有隆福寺、通州漕運碼頭,這是細數歲月的留痕,刻下遠去的靈魂。可以說,侯磊是延續著書寫北京的京味傳統,傳達舊時光中的典雅審美。

把北京這座城當成一個人來看,是美的,活的

文中有對舊日的惆悵和現在的審視,《一日貨聲》中描寫了曾經每日衚衕裡的吆喝聲,這是曾經的老北京人每日面對的真實生活。衚衕叫賣聲的內容從早到晚都不盡相同,“

賣花兒的,賣小金魚兒的,這是吆喝的前奏。修理雨傘、修理鋼種盆、修理鍋的,磨剪子、磨刀的,這是吆喝的主題曲。

”吆喝的幕前休息與副歌、結尾一應俱全,這中間夾雜著叫賣的人,比如“

一嗓子清風般貫穿衚衕,吆喝得波平浪穩,能在聲音上浮上鴨子

。”叫賣人聲音的特點,叫賣的內容,那些五分錢一塊的臭豆腐和醬豆腐,搭配上街坊大媽們搓麻將打牌的聲音,作者事無鉅細,沒有放過任何一個細節,如西西里的孩子觀看著美麗的瑪蓮娜,連帶著整個衚衕撒下來的點點陽光,如同攝像頭下衚衕裡的生活就是如此別具風情,惹人想念。

把北京這座城當成一個人來看,是美的,活的

“那吆喝,有味兒。”,如今衚衕拆了,徒留一聲嘆息。這份嘆息是聽相聲、看周作人雅正的文字也難以挽救的,這也是作者為什麼要用文字記錄下來北京胡同中最後的吆喝,這是對北京的一點念想兒。

曾經被導演張揚搬上銀幕的《澡堂》,在文中也有具體的描述,

北京的澡堂子,不拘小節,粗放,無所謂;

電視劇《渴望》《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中出現的蜂窩煤,作者說“沒搪過爐子的人,不足以在衚衕裡談人生”;所有的小生物,有神通的狐狸、不敢惹的黃大仙、治癒人的貓咪們,它們與衚衕、片區共生,是人類生命的同行者。

一磚一瓦那衚衕深處,一步一景萬物有靈,步步生情。作者用眼睛用文字記錄下來,用心在朗讀這座城市,所有記憶的藤蔓纏結在一起,形成一棵參天大樹,這棵樹滋養著一代又一代人,文字記錄者也傳了一代又一代。人間雜味,《北京煙村》書名來自“燕京八景”中“薊門煙樹”,

寄託於依依柳煙中,述世態變遷,品人情冷暖,發懷古情思。

一本書,回味一座城,雖然有著過去生活的苦澀困頓和惆悵,但更多是打撈時間裡的多元純粹,清澈生香。《北京煙村》讓人把心留在北平,留在北京,留在天空的鴿哨中、落蕊的牽牛花上、如老大爺般的貓咪爪印裡,還有那濃濃的京味兒。

把北京這座城當成一個人來看,是美的,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