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求變:點燃B端,智慧家居仍需更“出眾”

美的求變:點燃B端,智慧家居仍需更“出眾”

美的集團董事長兼總裁方洪波。圖片來源:美的集團微信公號

美的持續加碼面向B端的“第二引擎”。

“在變幻莫測、市場加速的當下,按部就班意味著平庸,也意味著死亡之危。無論是商業模式還是科技創新,都必須持續變革,從而維持機制的活力,保持市場競爭力。”1月12日,美的集團董事長兼總裁方洪波向全體員工發表演講。

近年來,美的集團不斷變革,持續併購擴張,形成五大業務板塊,也令美的集團股價一度創新高。如何做大B端業務,正成為美的集團需要思考的問題。方洪波提出,美的在專注ToC業務“數一戰略”的同時,堅定點燃第二引擎,向ToB轉型,開創新局面。

日前,美的集團透露,2021年開始量產MCU控制晶片,全年產量約一千萬顆。未來將進入功率、電源等其他家電相關晶片產品。美的正不斷向上遊產業鏈、核心科技領域延伸。

打造科技集團,美的仍需要進一步加強基礎研究、技術研發。放眼C端市場,美的需要提升空調、冰洗等家電品類的競爭優勢,產品需要更“出眾”,智慧家居生態建設也需要投入更多精力。

美的發力

B

端,增速將持續高於

ToC

歲末年初,美的集團又進行新一輪組織架構調整。2021年12月30日,美的集團副總裁兼美的工業技術總裁伏擁軍宣佈,“美的機電”正式更名為“美的工業技術”,挑戰千億營收的目標。美的集團認為,此次更名,意味著美的工業技術進入2。0階段,體現了美的集團加快To B業務佈局的決心,更是美的集團科技轉型的重要體現。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注意到,2020年底以來,美的To B業務佈局加速。2020年12月30日,美的集團的整體業務架構從消費電器、暖通空調、機器人與自動化系統、創新業務四大板塊更迭為五大業務板塊:智慧家居事業群、機電事業群、暖通與樓宇事業部、機器人與自動化事業部和數字化創新業務。

為配合戰略調整,美的集團在2020年作了多筆併購。當年3月,美的以7。43億元收購合康新能18。73%股份,取得控股權;當年11月,美的收購了佛山菱王電梯公司,首次進入樓宇系統、智慧控制的領域;當年12月,美的收購泰國日立壓縮機,納入集團機電事業群統一管理。

進入2021年,美的集團還在不斷最佳化佈局。當年2月,美的以22。97億元獲得萬東醫療29。09%的股份,成為新的控股股東;當年9月,美的集團暖通與樓宇事業部正式升級為“美的樓宇科技事業部”。當年11月,美的決定對已持有94。55%股權的KUKA進行全面收購併私有化。

多元化併購確實提升了美的集團營收水平,增厚了淨利潤,也讓美的集團抗風險能力加強。美的集團2021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收2613。42億元,同比增長20。57%;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234。55億元,同比增長6。53%。業績水平皆超格力電器、海爾智家,位居家電三巨頭之首。

這一系列變動,也讓外界重新審視美的。東北證券認為,B端業務的發展是美的打造科技集團,實現未來盈利增長的重要領域。三個戰略方向開啟成長空間,依託中央空調+菱王電梯+美控智慧,實現樓宇節能減排和智慧管理;依託美雲智數+庫卡+安得物流,切入工業SaaS 和大件物流市場;GMCC和威靈電機切入電動車熱管理市場潛力巨大。

中信建投分析師馬王傑認為,美的B端已達到25%的業務佔比,並且ToB端均處在一個存在巨大增長潛力的大賽道,增速持續高於ToC端,預計在2025年佔比將在35%-40%。市場將存在一個把美的從C端公司認知轉變成為全球的科技企業的一個機會,其對標公司將從原來的海爾、格力轉變成為類似西門子、飛利浦和通用電氣等綜合型工業集團。

家電產業觀察家丁少將提到,美的集團發力B端業務已有一段時間,“家電”只是外界認知美的的顯性標籤。發力B端業務,對於美的而言水到渠成。一方面,國內家電企業在家電業務B、C兩端佈局本是常態;另一方面,家電板塊近年景氣度並不理想,探索新業務、尋求新增長在意料之中。

“目前,家電企業業務增長速度越來越慢,家電市場十分飽和、競爭激烈;美的集團要進一步明顯增長,必須開拓新領域。目前美的集團與此前的日韓企業發展路徑相似,逐漸淡化或壓縮家電業務比例,發力開拓B2B的業務,如電梯、醫療、工業機器人等。這是美的集團正在推進的戰略。”家電產業分析師梁振鵬稱。

空調薄利多銷,智慧家居仍有掣肘

家電板塊疲軟不振,業績增長髮力,確實是不少家電企業多元化轉型的一大因素。美的集團雖然發力B端業務,但並沒有放棄家電市場份額的爭奪。近年來,美的集團加碼智慧家居佈局,不斷強化空調、小家電、冰洗等品類的競爭力。

從2020年以來,美的集團為獲得更多市場份額,發起多輪價格讓利活動,空調業務毛利率下滑明顯。具體來看,格力電器2020年空調業務營收1178。82億元,同比下滑14。99%;毛利率34。32%,同比減少2。80%。美的集團暖通空調營收1212。15億元,同比增長1。34%;毛利率24。16%,同比減少7。59%。

這個趨勢也延續至2021年,美的集團2021年上半年暖通空調營收764。08億元,同比增長19。33%;毛利率20。85%,同比減少3。35%。同期,格力電器空調產品營收671。94億元,同比增長62。57%;毛利率29。79%,同比減少2。26%。

近日,美的空調華北區營銷人員告訴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2021年其所在的區域,美的空調的市場佔有率提升挺多。對於薄利多銷的情況,他表示,2022年美的空調營銷主軸是要“內增長、提結構”,要發力中高階產品。

新年伊始,2022年空調營銷競爭再起,在原材料上漲等影響下,美的集團又開始新一輪提價。有美的銷售人員告訴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櫃機與掛機漲價100元-200元。

對此,美的空調相關負責人向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解釋,此次不是簡單的提價,價格背後對應著結構。從企業經營層面來說,追求高質量、可持續、結構性的內生增長目標;從使用者體驗層面來說,為使用者提供更高品質、更好體驗、更具價效比的產品。

美的集團也開始多品牌運營,推出高階品牌COLMO、瞄準年輕市場品牌華凌、面向網際網路品牌布穀等。1月10日,美的集團中國區內部公告,根據元宇宙場景發展趨勢及使用者體驗互動的需要,任命虛擬人物涼然任華凌品牌數智體驗主理人,任命虛擬人物暖沁任華凌品牌潮流設計主理人。

家電產業觀察家丁少將認為,在相當一段時間內,家電業務依然會是美的的業務增長極。薄利多銷是美的階段性的運營策略,後續未必不會有變化。至於毛利率下滑,與整個家電市場的執行狀況不無關聯。當然,美的在高階化路徑上也需要做出更多努力。

不過,美的集團佈局智慧家居,仍有所制約。家電產業分析師梁振鵬認為,美的集團尚未佈局手機、電腦、電視等消費電子領域,智慧家居缺少控制顯示螢幕;也沒有像華為一樣能夠研發一個鴻蒙作業系統,對其想打造一個無縫連結的智慧家居生態有所影響。

基礎研究、技術研發仍需加強

2020年底,美的集團業務架構”由四變五”,令美的集團2021年開年股價創新高,當年年初股價一度破百元,市值超過7000億元。但牛年春節後大盤一度震盪下行,美的集團股價也波動下行。美的集團開始新一輪股票回購。

2021年2月,美的集團發起不超過140億元股票回購計劃。清明節前,美的集團以86。64億元完成回購方案。雷聲大雨點小,美的集團在股價低位進行股票回購,引起市場躁動,美的股價出現下行。為提振股價,2021年5月,美的集團再次發起不超過50億元股票回購計劃。

與此同時,因2020年美的集團實控人何享健減持公司股票套現56億元,引發市場情緒。何享健在2021年5月決定增持公司股份,截至2021年底,何享健持有美的集團股權0。46%。美的集團股價自當年7月開始在70元/股震盪。2022年以來,一直在70元/股-80元/股徘徊。

“自2020年末美的板塊重組成立五大事業群以來,B端業務已成為美的由消費巨頭邁向科技綜合巨頭,實現未來規模再擴容的重要方向。宥於相關研究資料的缺乏,市場長期對美的B端業務的現狀與未來缺乏認知。”中信建投分析師馬王傑認為。

也有家電行業人士指出,“美的機電”正式更名為“美的工業技術”,成為消費電器、工業自動化、智慧交通、綠色能源領域的解決方案提供商。緊跟新能源、智慧駕駛等熱點,也為徘徊不前的股價提供增長動力。

不過,家電產業分析師梁振鵬認為,美的集團與韓國三星、LG全球大型家電企業相比仍存在不足,上述兩家日韓企業擁有壓縮機、面板、晶片等自主配套產業。美的集團的這一部分有所欠缺,中高階晶片仍需外採,所以在上游產業鏈、核心技術研發、產品創新方面仍有追趕空間。

近日,有投資者向美的集團提問,2022年美的集團是否有進軍晶片半導體行業的打算?對此,美的集團回覆稱,2018年下半年美的進入晶片領域,於2021年開始量產,主要投產的晶片型別為MCU控制晶片,全年產量約一千萬顆。未來將繼續提高晶片產量,並進入功率、電源等其他家電相關晶片產品。

晶片確實是核心技術,近年來,格力、格蘭仕、康佳、海信等企業也紛紛佈局晶片領域。有晶片行業人士告訴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美的佈局晶片業務,主要智慧家電產品對MCU控制晶片需求大,此前中高階MCU控制晶片主要依靠供應。

“美的集團透過不斷收購擴張的戰略加快業務發展,美的收購華凌電器、小天鵝洗衣機、德國庫卡機器人、菱王電梯等,透過收購的方式進軍新的產業,這是典型的外延式擴張戰略,可以不斷擴大公司營業規模和多元化發展。”梁振鵬認為,事實證明好的技術需要靠自主研發,美的仍需在技術領域不斷積累。

2022年1月12日,美的集團董事長兼總裁方洪波發表主題演講也提到,“美的面向全球市場的競爭力需要進一步加強,基礎研究、技術研發存在‘卡脖子’現象,制度、商業模式的創新變革還不夠堅決,解決固步自封、盲目自信的心智問題迫在眉睫。”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陳維城 編輯 徐超 校對 郭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