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稱“拒絕坐地起價”,“萬師傅”上門維修卻要加價800元……

“‘每一項費用清晰透明,服務前確定費用,拒絕坐地起價或惡意加價行為。一經發現,嚴厲懲處’。這是‘萬師傅’官網的承諾,現在看起來覺得格外諷刺。”

上門前說好的“一口價”

上門後維修師傅卻臨時加價

近日

北京消費者宋女士

向《中國消費者報》反映

在家居安裝維修服務平臺“萬師傅”

遇到的糟心事

01 宣稱“一口價”的“萬師傅”上門後卻要加價

網際網路家居安裝維修服務平臺的出現,讓消費者坐在家就可以隨時預約電器、傢俱安裝維修。然而,上門加價、無資質註冊等問題,卻讓很多消費者很難享受到真正的便利服務。

前不久,消費者宋女士見家中馬桶下水緩慢,便在“萬師傅”平臺預約了“管道疏通-馬桶疏通”服務,並根據平臺提示線上支付了158元。但維修師傅上門後卻稱馬桶堵塞位置在管道深處,需要進行加壓疏通,必須再加收費用800元。

宋女士告訴《中國消費者報》記者:“為確保正常生活不受影響,家人接受了加價。但維修師傅使用壓力器械,將管道插入馬桶管道深部進行了幾次沖洗即恢復正常,未涉及馬桶及管道拆裝。這一過程也僅用了2分鐘。”

宣稱“拒絕坐地起價”,“萬師傅”上門維修卻要加價800元……

“萬師傅”官網承諾,“拒絕坐地起價或惡意加價”。資料圖片

記者查詢發現,“萬師傅”平臺註冊公司為深圳市小億網路有限公司。在“萬師傅”小程式“馬桶疏通”頁面看到,平臺承諾 “價格由平臺統一制定,禁止師傅隨意加價”。服務說明顯示:

簡易疏通158元/次/孔

,無需要拆裝馬桶、水池等,疏通因掉入生活中常見的衛生紙、毛巾、毛髮等造成的堵塞;

高難度疏通為288元/次/孔

,需要拆裝馬桶、水池、管道等物品,疏通掉入的各類硬物造成的堵塞。

記者就“馬桶疏通”服務諮詢萬師傅客服。對於不涉及拆除是否加收費用這一問題,客服表示:“疏通訂單是一口價的,對於不涉及到拆除難度的,師傅不可以收取費用。”

既然不拆除馬桶屬於簡易疏通,宋女士家中僅疏通馬桶卻花費了958元,維修師傅加收的是什麼費用?就這一疑問,宋女士諮詢了平臺客服。

在宋女士提供的與平臺對話截圖裡,“萬師傅”客服表示,

“疏通類訂單,不涉及到拆,師傅不可以收取費用”

,並建議宋女士發起投訴,由平臺介入處理。

這與記者諮詢所得回覆相同:上門維修人員向宋女士加收維修費用不合理。

10月16日,宋女士對訂單發起投訴,要求平臺提供相應價格標準。然而,平臺客服卻表示:“沒有相應服務計費標準,費用以客戶同意為準,也不支援費用退還。”兩天後,宋女士在平臺發起的投訴顯示“已處理完成”。

02 維修師傅無資質也可接單

其實,宋女士的“糟心事”並非個例。記者調查發現,不少網友在社交平臺反映,家居安裝維修平臺的師傅業務水平參差不齊,甚至存在沒有相關資質的情況。

北京消費者李先生告訴《中國消費者報》記者,他的家中正在裝修,多次在

“奇兵到家”平臺

預約安裝師傅。有次預約了一名電工來安裝插座,卻發現對方沒有電工資格證,而且安裝不好也會要30元“空跑費”。“如果因師傅安裝不了僅支付空跑費,消費者沒辦法評價服務;安裝完成後,師傅們幾乎都會當面索要好評,礙於對方知道自己的家庭住址等資訊,只能給予好評。所以消費者在平臺上看到的評價,通常都是好評。”李先生說。

在家居安裝維修平臺進行維修人員註冊需要什麼條件?《中國消費者報》記者就註冊是否需要相關資質詢問了“奇兵到家”師傅端小程式“工奇兵”客服。

客服回覆稱:

“透過身份證實名認證,繳納保證金提高接單率。”

記者詢問:“沒有相關證書是否可以接單?”

客服:“可以接單,建議上傳。”

“工奇兵”頁面可以選擇多種服務技能,記者在頁面隨機選擇了家電維修等“電工”相關技能,發現並不需要上傳“電工證”等資格證書,只需輸入自己所在區域、填寫身份資訊後便可以線上接單。

03 平臺應在法律規制下有序發展

對於大多數消費者來說,不具備家居維修等專業知識。那麼,作為專業的家居安裝維修服務平臺,服務標準和規則是如何制定的?是否對平臺入駐師傅起到規範和監督作用?售後服務能否有保障嗎?

帶著這些疑問,《中國消費者報》記者撥打了“萬師傅”官方電話,顯示“使用者無法接通”。記者查閱“萬師傅”官網,頁面顯示

“因平臺業務調整,目前已暫停熱線服務”

記者看到,在“萬師傅”官網答疑解惑頁面下,關於由師傅引發的售後問題,平臺稱“平臺有相應的管理機制,對失責師傅進行追責。如果師傅拒絕承擔責任,平臺會追究法律責任,並且對相關使用者損失,平臺將竭力承擔。”

根據官網顯示的企業郵箱,記者將相關問題發至“萬師傅”平臺。11月10日,平臺僅對記者反饋的宋女士相關投訴問題進行了處理,

但就記者提出平臺准入標準、師傅加收費用處理結果、規則制定等問題未予回覆

北京京師律師事務所律師孟博接受《中國消費者報》記者採訪表示:

電子商務經營者向消費者傳送廣告以及提供服務,應當遵守《廣告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民法典》等法律的相關規定。

電子商務平臺經營者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平臺內經營者銷售的商品或者提供的服務不符合保障人身、財產安全的要求,或者有其他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行為,未採取必要措施的,依法與該平臺內經營者承擔連帶責任。電子商務平臺經營者應當嚴格落實主體責任,切實保障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欄目主編:秦紅 文字編輯:曹飛 題圖來源:上觀題圖 圖片編輯:朱瓅

【來源:上觀新聞】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