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講“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是哪“三界”?古人智慧之談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擁有灑脫的人生,但是大多數人都困在紅塵中,每天做著生活瑣事,只為了滿足自己的日常生活所需。

我們每天為房子、事業奔波,慢慢迷失在物慾橫流的紅塵之中。希望大家能夠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只有這樣才能避免隨波逐流。

俗語“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說出了人生的最高境界,意思就是超脫人生、不入世俗。

這裡邊的“三界”是佛教中的寓意,所謂的三界指的是欲界、色界和無色界,泛指世人所追求的物質生活。

試問有誰能逃離這“三界”呢?

古人講“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是哪“三界”?古人智慧之談

“不在五行中”的“五行”,就是金、木、水、火、土。“五行”各自有其特徵,相互生成又相輔相成,五行構成了世間萬物的變化。

所謂“不在五行中”,指的就是超出了凡人的思想境界,並且不受世俗的約束。

一、超出三界外

“三界”指的是眾生所居住的世界。

想要脫離人間是是非非,只有超出這三界才算真正的超越自我,將世間的一切煩惱諸垢皆已淨盡。但是很多人無法放下前塵往事,只有心中有人間大愛,才能“超出三界”,但這種境界卻很少有人能達到。

古人講“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是哪“三界”?古人智慧之談

首先我們來看“欲界”,人生在世,人的慾望有四種,主要包括情慾、色慾、食慾和淫慾。

人們生活在這心裡繽紛的世界裡,自然會有好的一面和壞的一面,有光明也有陰暗。然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願望和追求,人生在世很少有人能夠做到無慾無求。

萬物有陰陽之分、人有男女之別,生活中的喜怒哀愁,每日太陽東昇西落、晝夜更替,都屬於我們所說的“欲界”,也就是萬物生靈所生活的地方。

人生在世總有慾望和情感所依,“欲界”中包含有形的物質生活。

古人講“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是哪“三界”?古人智慧之談

三界中的“色界”代表眾生,也指的是人間的七情六慾。

色界就是色所屬的世界,色界位於欲界的上方,遠離色界就是遠離食色之慾,此界眾生沒有男女之別、沒有飲食之慾,都是淨色的化身。作為古人幻想的一個世界,這裡邊沒有女子,因此便沒有了色慾。

其中 “無色界”是人生更高一層的追求,“無色界”追求精神世界的更高境界。

只有功德圓滿的人才能夠飛至九重天,從人生都變成神仙,“無色界”是指神仙或者聖人生活的地方,也就是人們所說的天堂。

人要真正達到“超出三界外”,遠離六道輪迴、脫離世間苦海,只有多做善事、廣積善德,才能脫離欲界和色界,無色界這是思想意識的更高境界,只有斬斷了人間情慾、淫慾,有了道德修為才能夠得到。

古人講“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是哪“三界”?古人智慧之談

二、不在五行中

“五行”從理論上來說,是一種道教哲學。

當古人的描繪出世間運動的事物轉化關係,就形成了金、木、水、火、土。也就是說這五行組成了世間萬物,因此“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是世間萬物相生相剋的理論。

指構造物質世界的五大元素:金、木、水、火、土,隨著這五種元素的發展變化,也會產生相應的變化,宇宙時間萬物輪迴,影響到人的是命運。

《尚書》中說

“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潤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從革,土爰稼穡”。

古人講“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是哪“三界”?古人智慧之談

這就是世間萬物相生相剋的關係。世間萬物在五行之中運化迴圈,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相互之間有生成有剋制的聯絡,才組成了世間萬物的運動變化,形成了我們現在所生活的空間。

古人看來,如果想要實現真正的自由,就要做到“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只要不受世間事物所約束,不管是精神層面還是物質層面,都能夠得到進一步的提升,使人的心靈獲得最大的自由。

俗語“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中的“超出三界外”,是指超出生死輪迴;“不在五行中”指的就是做任何事情都不受到物質的影響。這句俗語是指心靈和身體上的最大自由,不受世俗事物的約束和汙染。

古人講“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是哪“三界”?古人智慧之談

結 語

人生在世想要獲得最大限度的自由,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一個人生活在這世界上,不可能毫無牽絆。

牽絆讓人有了喜怒哀樂、有了七情六慾,當我們回首往事的時候,就會看到自己曾經精彩的人生。“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這種超凡脫俗的生活,是人們思想意識裡的一種嚮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