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門過於堂,家敗人丁亡”,為什麼有這個規矩?"

老農說,其實在農村,過去是對建房下了很多種定義的,無論是建房前,還是建房後,都有各自獨特的說法,比如“牆上加強,家敗人亡”。為什麼人們熱衷於創造這方面規矩,當然是因為房子對人的生存與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無論是現在還是過去,建房都是人生大事。言歸正傳,“大門過於堂,家敗人丁亡”究竟在說些什麼。

"“大門過於堂,家敗人丁亡”,為什麼有這個規矩?"

首先,很直白,它是一句和農村大門有關的一句俗語。大門,可以說是房子最具象徵意義的一個部分。一方面,大門是整個家庭“臉面”的代表,大門修得好,可以代表一個家庭的社會地位與財富階段。其次,從風水上看,大門是“氣”進的地方,大門修的規矩了,財氣才會從外面進,所以說大門能夠給家庭帶來財運。

一般來說,為了展現更好的門面,在過去人們會把大門修的又大又寬。但是這個大與寬,是有條件的,那就是高度絕對不能高過房廳,也即大門不能過於堂。那為什麼大門過於堂,就會招致家敗人丁亡呢?

"“大門過於堂,家敗人丁亡”,為什麼有這個規矩?"

老農說,大門即便再重要,也是不能逾越房子這個整體的,有門無房無異於無房,因而房門不能過高。於整個房子來說,在傳統文化裡有“高堂”的說法,而堂屋其實是象徵著父母的,大門則是象徵子孫後代。如若大門高於廳堂,那麼就意味著子在上、父在下,在儒家文化中,是講究父為子綱的,所以子孫後代居於父母之上,是違背社會規律的。違背了社會規律,就容易家敗人丁亡。

"“大門過於堂,家敗人丁亡”,為什麼有這個規矩?"

以上就是老農對這句俗語的說法,現在看來,雖然裡面參雜了迷信思想,但是也是具備一定社會意義的,它在告誡我們一定要尊重父母、贍養父母等等,總之,不能做出違背倫理道德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