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取法”的書法,也能獲蘭亭獎金獎這可能是其水平天花板

在第七屆中國書法蘭亭獎上,崔寒柏以3件冊頁作品獲得唯一金獎。他的作品能夠獲得蘭亭獎金獎,自然有其獨到之處,我們可以稱之為不傳之秘,也可稱之為自家訣竅等,這個訣竅其實很簡單——“取法乎下”。

“低取法”的書法,也能獲蘭亭獎金獎這可能是其水平天花板

崔寒柏提交的參賽作品有三種:大楷冊頁、小楷冊頁、行書(草)扇面冊。其大楷取法宋人且不是北宋,而是南宋的朱熹、金代的趙秉文(大概與南宋同一時期)等。其小楷則主要取法近人沙孟海先生。其行草也主要師法沙孟海。

“低取法”的書法,也能獲蘭亭獎金獎這可能是其水平天花板

前人以為,宋人書法不可學,何況是取法南宋諸家。至於今人書法不可學則幾乎是一種常識,自無須贅言。所以,崔寒柏的“取法乎下”是鐵定的事實,無須諱言,也無須爭辯。

問題是,為什麼“取法乎下”的書法作品能夠在“蘭亭獎”獲獎,而且是最高獎(就當下的“蘭亭獎”而言,其實質也就相當於一個國展,高也高不到哪裡去)?這是展廳時代中國書法特有的現象。

“低取法”的書法,也能獲蘭亭獎金獎這可能是其水平天花板

書法進入展廳時代,意味著書法進入專業化時代,也就是說書法家已經成為專業、專門的群體。這個專業並非指職業,而是指書法技法水平;專業技法水平又指的是藝術技法水平,而非寫字層面的技法水平(田英章、田蘊章長期被排斥在書法藝術圈外原因在此)。

任何藝術都有一個共同的標準或者說共同的追求目標——個性風格,在所有藝術種類中,書法風格形成的難度又最大。書法藝術的高度傳承性保持了這一藝術的純粹性,也制約了書法家個性的形成。

“低取法”的書法,也能獲蘭亭獎金獎這可能是其水平天花板

20世紀80年代中國書協成立之初,只要具備基本的傳統書寫能力便可在國展中入展,甚至一些不具備傳統書寫能力的各界名流,只要能拿起毛筆寫幾個軟筆字也可入展。

但一旦進入書法藝術的自覺時代,也就是進入書法專業大學生、研究生介入書法藝術後的專業化時代,技法的專業化便成為非專業書法人很難逾越的一道門檻。

“低取法”的書法,也能獲蘭亭獎金獎這可能是其水平天花板

而當越來越多的書法人越過了這個門檻,在書法展覽中便出現了因學習相同的經典範本而造成的書風趨同現象。這必然導致個性的淡化甚至消解,導致一些有想法的書法人將視野投向一些非典型的古代經典書法作品,比如前文提到的朱熹、趙秉文等。這是崔寒柏書法“取法乎下”現象產生的原因。

我們需要討論的是,“取法乎下”的結果是不是一定很糟?回答是否定的。崔寒柏的大字楷書厚重、流暢、生動,集唐宋諸大家於一體,雖然在態勢上多為南宋格調,而在點畫結構等方面不乏顏魯公、蘇軾、米芾等大家的影子,且能熔鑄諸家而自然無事,故其獲獎絕非評委一時的心血來潮。

“低取法”的書法,也能獲蘭亭獎金獎這可能是其水平天花板

而其小楷作品則出入古今,以魏晉植其基、沙孟海作其表,兼用褚遂良,取法可謂豐富。然與大楷相比,其單薄纖弱一望而知,境界氣象皆在其下。

私意以為,三種書體中,其行書(草)最為傑出。幾件扇面行草作品集小楷之精微與大楷之精神於一體,筆法鮮活而不乏質感,雖對沙孟海有明顯的依傍效仿,而格調則彷彿明人。對於今人而言,彷彿古人已經非常難得了。

“低取法”的書法,也能獲蘭亭獎金獎這可能是其水平天花板

換言之,崔寒柏作品中的古氣盡管是裝出來的,但能裝得如此之像,說明其人之聰明程度為多少人難望其項背。

然而,好字需要盯著看,能夠經得住看,這一看,崔寒柏便露怯了。就技法而言,整體的力量感,點畫的紮實感,大家應有的老辣感等,在其筆下都還有缺憾。

再往高的說,其氣息還遠遠達不到高古的層面,其書作的氣息是純藝術的,充盈著書法氣而不是最可寶貴的書卷氣。如果這些問題不解決,崔寒柏也只能是又一個展廳時代的獲獎專業戶而已,而不可能成為真正的書法家。

“低取法”的書法,也能獲蘭亭獎金獎這可能是其水平天花板

說明白點,如果崔寒柏不在讀書上狠下功夫,提高見識,提高境界,將裝古變為真古,他將止步於藝人的層次,他的這次“蘭亭獎”獲獎作品,將可能是他一生水平的天花板!崔先生願意止步不前嗎?止步不前意味著大踏步後退。

要想不後退,整天糾纏於“描紅”“頻作補筆”等技法問題顯然不行,那就必須得讀書。但讀書需要時間,需要冷下來,這將影響崔先生做直播鬻書掙錢。在金錢與真正的藝術(文化層面的書法藝術)之間,崔寒柏需要作出抉擇。

“低取法”的書法,也能獲蘭亭獎金獎這可能是其水平天花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