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很有血性皇帝,一生致力北伐金國,奈何將帥乏人最終功虧一簣

在我們印象中,有宋一朝似乎除了開國的趙匡胤和他的弟弟趙光義,就沒有了像樣的血性男兒,歷史學家們也喜歡用“積弱”來形容趙氏開創的這兩個王朝,北宋末年,徽宗聽說金國南下,當即嚇得將國家讓位於自己年幼的兒子,天真的認為這樣可以避開亡國之嫌。南宋開國,高宗趙構偏安於江南一隅,為求的苟延殘喘之隙,竟不知廉恥的向金國南征將領屈膝投降。

南宋很有血性皇帝,一生致力北伐金國,奈何將帥乏人最終功虧一簣

然而在我們扼腕於這個王朝的懦弱之時,最為後人所鄙夷的南宋王朝卻出了一位血性不輸當年太祖的豪情帝王,他就是南宋王朝第二位皇帝——宋孝宗,說起宋孝宗,他的命運也是頗多波折,他的祖上本是太祖趙匡胤一脈,本應代代帝王,然而由於“燭影斧聲”這種不可為外人道哉的不正常傳承,趙匡胤的弟弟趙光義成為王朝正統,自此,太祖一脈失去了王位繼承權,到宋孝宗時家族甚至已經流落民間與貧民無異。

有時候歷史就是這麼戲劇性,本該一輩子安身田間的宋孝宗,所處的時代正好是金國崛起北宋滅亡的動亂之秋,本為正統的太宗一脈除趙構外,全部被金國擄掠至北方腹地,好死不死的趙構又在南逃途中失去了生育能力,雖然重建大宋江南半壁河山但註定王位後繼無人,這個時候太祖正統的宋孝宗趙昚就被眾星捧月般的推到了幕前。

南宋很有血性皇帝,一生致力北伐金國,奈何將帥乏人最終功虧一簣

西漢之時,漢武帝的太子因為巫蠱之禍蒙冤而死,他的兒子流落民間喚名劉病已,而最終也是被掌權者推舉為皇帝,這位劉病已完成了他的爺爺漢武大帝未能完成的事業,在他統治期間“匈奴款塞、單于來朝”,威脅北方的匈奴人第一次向漢朝俯首稱臣,而千年之後的南宋孝宗皇帝也一定在心中以這位大漢天子為楷模,他登基僅一個月,就為岳飛平反昭雪,並諡封“武穆”。雖然遲來的慰藉無法撫平曾經的傷痛,但這卻表明了孝宗皇帝的決心,在那個談金人色變的屈辱時期,孝宗憑一己之力昭示世人“不教胡馬度陰山”自朕而始!

南宋很有血性皇帝,一生致力北伐金國,奈何將帥乏人最終功虧一簣

孝宗皇帝並非只有一腔熱血,他也意識到宋金之間的對決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為此他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即位之初他便著手恢復江南的經濟,鼓勵農耕,興修水利,他非常注重減輕百姓負擔。為促進商業發展,孝宗還發行了世界上最早的紙幣,並減輕商人賦稅,南宋一朝也是我國曆史上少有的注重商業發展的王朝,在文化方面,孝宗採取了少有的寬容態度,他從不刻意打擊某個學派,甚至還會扶植一些自成體系的學派,“正國家一昌明之會,諸儒彬彬輩出”。孝宗朝漢族儒家文化達到一個新的高度,可謂“百家爭鳴”是也,新湧現的鴻學大儒如陸游、范成大、楊萬里、尤袤,著名詞人辛棄疾等,也為孝宗的北伐事業做足了社會和理論基礎。這個時候可謂“萬事俱備只欠東風”。而這所謂的東風才是至關重要的一步棋子。

南宋很有血性皇帝,一生致力北伐金國,奈何將帥乏人最終功虧一簣

自古所謂千軍易得一將難求,南宋自高宗趙構屈辱媾和於金人後,大宋經過幾十年的浸染再也沒有了像岳飛和韓世忠這樣的統帥之才,將帥乏人。另外以退位的太上皇高宗趙構為首的主和派強烈反對,甚至孝宗的私人班底裡的股肱之臣史浩也不支援北伐,但孝宗是堅決的,他忘不了自己九五之尊,竟然面對小小的金國使臣還要站立迎接,自古未有之恥,怎能讓雄才大略的帝王甘心忍受?

南宋很有血性皇帝,一生致力北伐金國,奈何將帥乏人最終功虧一簣

經過一番周密的戰前安排,隆興元年四月,宋孝宗啟用主戰派名將張浚為主帥,統帥二十萬大軍誓師北伐

張浚此人名氣很大,資格也最老,也有滿腔的報國之志,然而他志大才疏,既沒有統帥之能有沒有禦敵之策,在北伐開始之初,由於金人猝不及防南宋軍隊進展順利,先後收復許多城池,然而由於前線將帥不和致使戰機遺失,最終聲勢浩大的“隆興北伐”以慘敗告終。在此之後宋孝宗依然壯心不死,他又經過幾年的準備,啟用當時最能戰的名將虞允文為主帥準備進行第二次北伐,然而虞允文雖戰力驚人但也缺乏像岳飛那樣的統帥之才,而且最重要的是,當時南宋孝宗面對的對手是金國最為傑出的帝王,人稱“小堯舜”的金世宗,金國還處於全盛時期。最終孝宗的第二次北伐也是不了了終。

南宋很有血性皇帝,一生致力北伐金國,奈何將帥乏人最終功虧一簣

王勃在《滕王閣序》中曾寫到:嗟乎!時運不齊,命途多舛。馮唐易老,李廣難封。岳飛空有報國之志,奈何國弱主疑,為奸人所害;宋孝宗滿腔熱血,卻知音難求。歷史總是讓人充滿唏噓之感,如果岳飛和孝宗是同時代,如果韓世忠、宗澤皆能為用,大宋開創一個可以和漢武帝時代相比擬的強悍王朝也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