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帝王第一孝,南宋明君第一人... ...

終宋一朝,雖未能一統中原,

先失幽燕,再丟河套

,致使無天然馬場,三百年來深受遊牧鐵騎侵擾,唯歲幣保平安。然坐帝座者漢人也,故後人仍將其列為皇朝正統;北宋伊始,疆域較之前唐後明縮水甚多,至金騎南下,高宗(

趙構

)橫渡江水後,國土更是僅有今日的五分之一。

古今帝王第一孝,南宋明君第一人... ...

南宋,于靖康之變(西元1127年,宋欽宗靖康2年)時,金軍將太宗匡義的3000多後人及徽宗欽宗的三宮六院佳麗擄去,唯

徽宗九子康王趙構

逃至南京應天府(今河南商丘)後登基稱帝而始。高宗本有一子,然早夭,其橫渡南下之際,陰莖受江水刺激,及過於驚嚇造成不舉,為免國本動搖,又傳

金太宗

(徵南大元帥,攻破北宋都城汴京城)神似

宋太祖

,因宋太宗弒兄上位而借身復仇,最後選擇太祖七世孫(

趙伯琮

趙伯玖

)作為養子。

古今帝王第一孝,南宋明君第一人... ...

一生玩弄權術的趙構(享年81,在位35年,太上皇26年)怎會因市井之言而立匡胤之後,個人更偏向理解,

阻斷金國圖謀(

後繼者與俘獲的徽宗欽宗關係疏遠

)、斷絕太宗匡義一支的皇點陣圖謀(

間接提高自身正統地位

)、拉抬孝宗人氣

孝宗趙昚(

初名伯琮

),明君之始

①處女定太子

孝宗雖6歲即養於宮中,直至高宗知天命後放棄希望,自身34歲之際才初封“

皇子

”,因高宗母韋太后更喜歡另一養育宮中的趙伯玖,一直勸高宗立伯玖為太子,使高宗在立太子問題上一直搖擺不定。最終,他想出了一個既可不使韋太后生氣,又可考驗兩人的萬全之策:給兩人分別送去十名絕色處女,待半個月之後再將這些絕色佳麗召回查驗,誰留處女最多,誰將是皇位的最後人選。結果送給孝宗的十名佳麗完好如初,而送給趙伯玖的佳麗們卻全部不是處女。

古今帝王第一孝,南宋明君第一人... ...

②平反嶽武穆

經處女事件後,孝宗被封為“

皇太子

”,兩年後受禪上位,改元隆興(各取太祖建隆、高宗紹興一字)。

正值

金主完顏亮

誓師南下,豪言“提兵百萬西湖上,立馬吳山第一峰”;孝宗明白給岳飛昭雪,是鼓舞軍心、贏得民心的最佳手段。他決心給岳飛昭雪,卻並不想否定宋高宗,否則就動搖了自己的統治根基,最後也只承認岳飛為冤案,准許給其上諡號(武人最高規格是“

忠武

”,代表人物是

諸葛亮

郭子儀

)。禮部最初建議定為“

忠愍

”(多為國之危難時挺身而出扶持國運的大臣,代表人物北宋

寇準

、明朝

楊繼盛

)。但孝宗仍認為此號有損太上,最終再降為“

武穆

”(折衝禦侮曰武,佈德執義曰穆)。

或因岳飛平反一拖再拖,規格一降再降,軍心不可用,不得以仍簽訂喪權辱國的《隆興和議》確立“叔侄之國”(高宗時以稱臣,也算有所改善),年年進貢。

③乾淳之盛世

制度上:縮短宰執任期、加強臺諫官的監察職能、外戚不預政、整頓吏治;

軍務上:改革軍事制度,全國推行義兵制、整軍興武、重視軍事人才的選拔和考核;

民政上:輕徭薄賦、興修水利、學術百家爭鳴、保持了紙幣的穩定與流通。

孝宗北伐雖失利,但其乾淳之治,為南宋王朝後面的百年延續打下了深厚基礎,不失為南渡九帝第一人。

④待養父至孝

孝宗對高宗趙構極為順從,不但生前如此,死後也同樣如此。高宗駕崩,孝宗按制守孝,普通人為父母要守孝三年,皇家一般只守孝三月,但孝宗堅持守三年,每日悲傷瘦得不成樣。

有人說孝宗不是高宗的兒子,半生戰戰兢兢佔了天大的便宜,深怕別人說他不孝順,沒資格當皇帝;正因事關皇統,所以孝宗特別重視,他對宋高宗比親爸爸還孝順一萬倍!

不過鄙人看來,孝宗即使真算是偽裝,其能夠偽裝一輩子,那也足以堪稱至孝之人。

⑤北江山無望,不如退讓兮

孝宗就如同後清嘉慶帝,雖上位,但權力仍集中於太上手中,有收復舊河山的壯志,但無相應之實力。

1187年,太上皇趙構逝世。趙昚悲痛萬分,不思飲食。他以養子得繼大位,心中對趙構是感激的,但更多的是孝宗回顧自己的努力時,感覺到了深深的無力,再怎麼折騰,居然也難進一步,這是不是命該如此?

1189年,金主完顏雍去世,其孫完顏璟繼位,按照和議,孝宗得叫這位比他小21歲的金國皇帝為“叔”。

此時的孝宗已是62歲的老人了,

昔理想難實現,今滿頭轉白髮

,尚要受此之辱!不如撒手,不如撒手,並於當年二月初二,禪位於

光宗

(重慶之名始於其,其初封恭王,封地恭州,其上位因雙重喜慶之意,更名為

重慶

),居慈福宮,繼續為趙構守喪,也為自己破滅的理想守喪。

孝宗無愧“孝”之名,南渡諸帝其卓然稱首!或許,歷史同樣和他開了個大大的玩笑,他以孝著稱,其子卻以對其不孝而聞名,乾淳之治由此而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