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龍態度變了,斥責莫里森與美英,企圖挑起與中國的“核對抗”

與中國領導人在印尼會晤後,法國總統馬克龍迅速轉變態度,在泰國參會期間再度對華示好,嚴詞斥責了澳大利亞、美國和英國破壞地區局勢的行為。

綜合外媒報道,法國總統馬克龍在泰國參加亞太經合組織會議期間發表演講,公開指責澳大利亞前總理莫里森和美國、英國之間簽署的“奧庫斯協議”挑起了與中國的“核對抗”,不利於地區安全域性勢。

俄烏戰爭以來,歐盟和美國雖然因為彼此利益的不同,在很多方面有著分歧,但大致上來講,為了對抗俄羅斯,歐美之間還是相對團結的,甚至有美國媒體說,俄烏戰爭讓北約重新團結了起來。

馬克龍態度變了,斥責莫里森與美英,企圖挑起與中國的“核對抗”

這種當口下,法國總統突然就美英澳之間的奧庫斯協議向澳大利亞和美國發難,不免讓人感到詫異,就算美英澳的奧庫斯協議搶了法國和澳大利亞的常規潛艇訂單,早就被馬克龍“懷恨在心”了,但在俄烏戰爭正激烈進行的背景下,馬克龍這麼做,難道不怕向外界傳達美國和歐盟已經漸行漸遠,瀕臨分裂的事實嗎?

一旦這種觀感被傳達出去,那麼對於俄烏戰爭中,北約的利益來說,顯然也是一個負面的訊息,不利於歐美的。

作為一個成熟的政客,馬克龍當然不會想不到這一點,事實上他在亞太經合組織會議上公開說,美英澳三國的奧庫斯協議是挑起與中國的核對抗,可以說是有意為之。

馬克龍態度變了,斥責莫里森與美英,企圖挑起與中國的“核對抗”

這麼做至少有兩方面的考慮。首先,亞太經合組織會議,它是一個經濟為主的會議,參加的國家大多是亞洲和太平洋地區,遠離此次俄烏戰爭的國家。

對於這些國家來說,俄烏戰爭就是攪亂世界局勢、引發全球經濟下行的罪魁禍首。挑起這場戰爭的美國自然也是大家暗中埋怨的物件。

就算嘴上不說,但實際上由於美國挑起俄烏戰爭給全球帶來的種種影響,肯定會引起亞太國家不滿的,只不過有些國家為了自己的政治利益,寧願損失一部分經濟利益,也要抱美國的大腿,比如日本,也有一些國家雖然對美國此種行為非常不滿,但卻沒有辦法,比如東盟。

馬克龍態度變了,斥責莫里森與美英,企圖挑起與中國的“核對抗”

這種背景下,馬克龍作為一個歐洲國家領導人,參與亞太經合組織會議,當然不能強調美國和法國的同盟,因為那樣一來,實際上就等於幫美國轉移了矛盾,分擔了全球發展中國家的怨氣,這顯然是對法國不利的。

馬克龍現在出席亞太經合組織會議,很大的程度上是因為俄烏戰爭爆發以後,歐盟經濟遭受重創,法國也急需要跟亞太國家擴大貿易合作,穩住經濟,正是尋求亞太經合組織國家認可的時候。

這種背景下說莫里森政府挑起與中國核對抗,暗中點明,法國和美國之間其實並不是完全一致的,在很多事情上存在著分歧,實際上有助於法國在亞太被接受和融入進經濟市場。

馬克龍態度變了,斥責莫里森與美英,企圖挑起與中國的“核對抗”

從政治層面來講,俄烏戰爭爆發後,歐盟的態度其實一直有點猶豫,一方面他們也想要牽制甚至拖垮俄羅斯。

另一方面,由於俄烏戰爭引來的能源危機給歐盟經濟造成重創,實際上歐盟大國對於犧牲歐盟的利益,去幫助烏克蘭這件事情是抱有遲疑態度的,現在想要推動烏克蘭和俄羅斯之間實現停火,儘快的結束這場衝突。

但是由於美國的從中作梗,歐盟在俄烏戰爭中根本說不上話,以至於戰爭延宕之間,給歐盟造成的經濟、政治利益損失越來越大。

馬克龍態度變了,斥責莫里森與美英,企圖挑起與中國的“核對抗”

法國作為歐盟國家中唯一的安理會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本身就被歐盟國家視為政治上的領袖,現如今由於美國操縱著輿論,以及歐盟各國的民意,使得歐盟國家無法在俄烏戰爭上獨立自主,這其實就是損害法國在歐盟內部的領導力。

邏輯很簡單,大家選法國出來做“盟主”,目的就是為了讓法國保護大家,帶著大家走更獨立的發展道路,結果真的危險來臨的時候,法國保護不了大家,那麼這個“盟主”的地位也就堪憂了。

因此馬克龍在這種敏感的時機下表現法國和美國之間、歐盟和美國之間的分歧,實際上也是想要獨樹一幟,重新樹立法國對歐盟內部的領導力,讓大家看到法國跟美國是平等的,並不是唯美國命令是從。

馬克龍態度變了,斥責莫里森與美英,企圖挑起與中國的“核對抗”

這對於加強法國乃至歐盟的外交獨立性,還是有一定積極意義的,更重要的是把歐盟和美國在俄烏戰爭上不同的態度明顯地表現出來,那麼世界各國推動和談的動機就會更強烈,這是有利於歐盟和美國內部博弈的。

最後此舉還能示好中國,而現在法國急切地希望跟中國加強各方面聯絡,馬克龍此舉,可以說是一舉三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