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山曾有八件鎮山之寶,現存四件,丟的寶貝竟有這樣“神奇”功能

中國土生土長的宗教就是道教。道教最早的成立時間,可以追溯到戰國時代,可以說,道教是伴隨著中華民族一起成長、繁榮的宗教。

道教是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的,小編隨便舉幾個例子,比如:你想升學,至少應去求求文昌帝君。你想開業,是不是應該請來財神趙公明?如果有病了,是不是要拜拜神醫華佗?從造人的女媧娘娘,到主管幽冥界的酆都大帝,總之一句話,一個人從生到死,道教可以說全都“負責”了。

茅山曾有八件鎮山之寶,現存四件,丟的寶貝竟有這樣“神奇”功能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路,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絡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茅山曾有八件鎮山之寶,現存四件,丟的寶貝竟有這樣“神奇”功能

下面閒話少說,小編重點說一下非常著名的道教宗派——茅山派。

當年香港有一位拍鬼片非常著名的演員林正英,而林正英演的茅山道士,活靈活現,也讓茅山派道士啟運、抓、鬼和扶、乩等等無所不能的形象,躍然與熒屏之上。

遠在宋哲宗趙煦的時代,他的母親孟後不小心,竟將一枚銀針吞到了腹中,當時孟後生命垂危,御醫蘇圭因為投藥無效,而被關進了監獄,趙煦為了挽救母親的性命,只得透過熟人,請來了當時茅山道、術最高的劉混康。

劉混康一道靈、符合水,灌進了孟後的喉嚨,孟後隨即開始了嘔吐,最神奇的是,那枚入腹銀針也刺在了靈、符之上,被嘔出喉嚨,吐到了地上。

茅山曾有八件鎮山之寶,現存四件,丟的寶貝竟有這樣“神奇”功能

茅山曾有八件鎮山之寶,現存四件,丟的寶貝竟有這樣“神奇”功能

宋哲宗趙煦為了感謝劉混康的救母之恩,便賜給了他八樣寶貝:玉印、玉圭、呵硯、玉符、《遼王詩簡》一卷、景震玉靶劍一口、《上清大洞卷簡詩》十二卷軸、《上清大洞秘錄》十二軸。

由於歷代戰亂的原因,後四種寶貝已經丟失了。小編在揭秘他們的“神秘”功能之前,咱們先說說前四種寶貝。

玉印:上面刻著篆體陽刻“九老仙都君印”六字,相傳是秦始皇傳國玉璽用剩下的玉料所制。

呵硯:這是一方玉硯,往上哈氣,便有水珠,舔筆而蘸,墨色成丹。硯臺上還有兩道小紋,中午時候,會在硯巢穴內匯合,曰:子午歸槽。

玉符:白玉所制,上刻篆體陰文“合明天、帝日敕”,具有驅除邪惡保平安的功能。

玉圭:茅山是道教上清宗壇,按照本教的規定,只有祭奠天地道祖時方可執圭,這塊長34釐米的玉圭能誰季節變幻,呈現不同玉色,且春秋的時候,常有水滴滲出。

雖然茅山派丟失的四件寶貝,沒有太多的記載,但萬能的小編從上面四件寶貝的功能,可以推斷出下面兩個資訊:

茅山曾有八件鎮山之寶,現存四件,丟的寶貝竟有這樣“神奇”功能

1、所有的寶貝,都與道術或者道教有關。

2、上面四件寶貝屬於功能型寶貝,而丟失的四件寶貝,有三件卻偏重於知識,屬於文化型的寶貝。

我們首先來看《上清大洞卷簡詩》十二卷軸和《上清大洞秘錄》十二軸。這應該是圍繞著《上清大洞真經》進行創作的兩部“拓展性”作品。

我們都知道,茅山派又稱上清派,因其主修《上清大洞真經》而得名,這部道經是由《黃庭經》發展而來,被奉為上清派諸經之首,記載了上清派的“存神、養生”等等的修習之術。

《上清大洞秘錄》應該寫得是修習《上清大洞真經》的心得體會,而《上清大洞卷簡詩》應該是對這部經書的贊詠之詞。

茅山曾有八件鎮山之寶,現存四件,丟的寶貝竟有這樣“神奇”功能

接下來,我們再看《遼王詩簡》。遼王這個稱號在歷史上,曾經被多人享用,比如:遼國的耶律仁先曾為遼王(但他不會寫詩),金國的完顏杲和元朝的耶律留哥等人,也被封為遼王;明朝的遼王朱植(因為本文是宋朝的事,耶律留哥和朱植與本文無關)。

在宋朝以前,只有薛仁貴在傳說中,被封為平遼王。故此,小編推斷,如果宋朝的皇帝送給一本《遼王詩簡》很有可能是遼世宗耶律倍的詩詞。因為在遼國的皇帝中,唯有他工詩詞,懂繪畫,也許因為《遼王詩簡》中,有頌詠《上清大洞真經》的詩作,故此,才成了宋哲宗趙煦送給劉混康的禮物。

茅山曾有八件鎮山之寶,現存四件,丟的寶貝竟有這樣“神奇”功能

曾召南教授《明清茅山宗尋蹤》的論文裡,這樣寫道:

茅山曾有八件鎮山之寶,現存四件,丟的寶貝竟有這樣“神奇”功能

由此可見這把景震玉靶劍,是與茅山玉印同樣重要的法器(此劍不適合當兵器,因為上了戰場殺敵時,玉劍把滑手抓不住)傳說中,這把景震(景門是奇門遁甲八門之一,居南方離宮,屬火。震在八卦中,代表雷,景震劍就是火雷劍的意思)玉靶劍,出著有雷火,具有斬妖除魔的無尚“神”力。

相信在當今的盛世裡,丟失的茅山四件寶貝,總會有找回來的一天,親愛的讀者朋友,一旦四件寶貝找回,您說,那將是一件多麼令人鼓舞和欣慰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