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房屋窗戶都是紙糊的,一捅就破的紙,為何不怕颳風下雨?

在我國北方有一句諺語,叫“東北三大怪,窗戶紙糊在外”。在很多古裝劇中,我們都能看到,因為條件簡陋,古代的窗戶都是紙糊的,而且一捅就破,所以這也給了不少壞人可乘之機,那麼,古人用窗戶紙糊窗戶,到了下雨天怎麼辦,難道不會被雨打溼嗎?

古代房屋窗戶都是紙糊的,一捅就破的紙,為何不怕颳風下雨?

其實這個問題一直備受爭議,早在原始社會時期,是沒有窗戶這一說的,人類為了生存,多是以山洞或者樹上為棲居地,後來經過不斷改良,雕鑿拼湊,才有了木屋和石屋的出現,根據記載,我國最早期的房屋建築,大約出現在6000到7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在我國 河姆渡文化遺址、良渚文化遺址、屈家嶺文化遺址都曾發現新石器時代建築和文明的遺留。

古代房屋窗戶都是紙糊的,一捅就破的紙,為何不怕颳風下雨?

部分專家們認為,新石器時代,是農業發明是推動人類社會進步的一大程序,對當時母系氏族轉化父系氏族起到了關鍵作用 ,大約在公元前8000到公元前7000年,人們開始用土坯建造半地穴式房屋和地面房屋,地穴式多半呈圓形,以坑壁做牆,然後再在上面搭架屋頂,塗抹草堆和泥土。地面式房屋大多是用石頭堆砌而成,為了防止雨水沖垮,還會在村外挖造溝渠,這就是世界上最早期出現的房屋建築。

古代房屋窗戶都是紙糊的,一捅就破的紙,為何不怕颳風下雨?

到了夏朝,殷商之後,隨著人類文化技術的不斷髮展,房屋建造也在不斷改良,為了能夠使房屋通風采樣,古人會在建造房屋的時候,設計出門窗,後來,一直被沿用至今。中國早期的窗子構造十分講究,不僅線槽繁瑣,還在窗欞上刻有各種精美繁多的圖案,這樣透過窗子向外看的時候,就好像是在欣賞一幅畫一樣。

在很多古典名詩中都有對窗子的描寫,比如“畫棟朝飛南浦雲,珠簾暮卷西山雨”,“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完美的體現出了古人透過窗子看向窗外的情景,而古代的門窗,又是中國工匠們數千年來形成的傳統工藝,在現在很多江南地區,依然沿用了許多古典建築風格。

古代房屋窗戶都是紙糊的,一捅就破的紙,為何不怕颳風下雨?

但是在已知的歷史知識中,古代的窗戶可是沒有玻璃,甚至在唐朝之前,造紙術還未成熟的時候,古人都不是用紙來糊窗戶的,那麼古人又是如何封閉窗戶來禦寒的呢?其實早在原始社會,古人多以打獵為生,那時候也沒什麼紡織術,人們穿的衣服都以樹皮為主,既方便,又保暖,於是當窗戶發明出來後,古人也自然是用獸皮來作為遮擋風寒雨水的東西了。

大約在公元前1046年,中國紡織業逐漸興起,人們就開始用紗窗,絲窗來代替獸皮了,這樣不僅在夏天時更透氣,也不會完全遮擋住陽光,西漢時期,紡織業達到了一個鼎盛時期,這個時候的窗戶,得到了更加廣泛的運用到其中。到了唐朝,是我國曆代王朝中,國力最強盛的一個朝代,雖然西漢時期就已經發明出了造紙術,但因為當時條件簡陋,直到唐朝時期才得以成熟和大量生產,

古代房屋窗戶都是紙糊的,一捅就破的紙,為何不怕颳風下雨?

於是古人開始用紙張來糊窗戶,但我們也知道,紙張的韌性極差,往往一碰就破裂,如果直接用來防水,肯定是不明智的選擇,於是古人就製作出了專門用來遮擋風雨的油紙,即用桐油或者其它乾性油製成的加工紙,這種紙不僅吸水性好,還具有很高的遮光功能。另外油紙作用不僅僅侷限於糊窗戶,更是可以用來當做防潮的包裝,古時候,人麼下雨天用的傘,也是用油紙製成,所以也稱之為油傘。

古代房屋窗戶都是紙糊的,一捅就破的紙,為何不怕颳風下雨?

如今,油紙還被廣泛投入到了醫療事故中,比如當骨傷比人需要上藥時,將藥抹在油紙上,再貼在患處,這樣要比一般的紙吸收性好,還不容易壞。看到這裡,不得不佩服古人的大智慧了,而我們能夠擁有今天的幸福生活,也是因為有先祖所奠定的基礎與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