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願者,美麗的風景

志願者,美麗的風景

茂名市露天礦生態公園風光。 影像中國

在廣東省茂名市的露天礦生態公園,有一座特殊的人工湖——它原本是一巨大礦坑,現在風景如畫,迎來八方遊客。

南方中秋,太陽依然火熱。我和友人漫步湖畔。站在湖邊眺望,一片醉人的藍撲面而來,湖面波光粼粼。釉磚鋪底的湖堤,潔淨如洗;蔥蘢樹木,綠蔭團團;嘰嘰喳喳的鬧雀,上下翻飛,似與遊人捉迷藏;翠綠草坪,花兒競放,讓人忘卻季節的輪迴……

我們沉浸在美景之中。一位朋友感嘆說:“想不到,昔日的大礦區,會變成如此美麗的生態園!”

一語喚醒記憶。1979年,我在電白縣城讀書。當時和同學來到這裡,呈現眼前的是望不到邊際的油頁岩大礦坑。往坑底看,深近百米,如臨懸崖峭壁,卻見下面有小小的人頭攢動,那是一群油業工人正在忙碌地進行作業。那如火如荼的勞動場景,讓人震撼、難忘……

此時,一位身穿清潔服、戴著袖標的老人和一位少年迎面走來。老人提著垃圾桶,少年揹著紙簍。聊了兩句,得知他們是自願維護公園清潔衛生的志願者。

老人鬢髮稀白,衣著樸素,話語親切。他說他姓陳,原住早期茂名建設者的住宿區——“三萬七”。身邊的是孫子,還在讀書,每逢假日,都會參加志願者活動。他望著湖面,深情地說:“這裡是我們曾經奮鬥的地方,留下汗滴無數,足跡很深,感情也很深……”他頓了頓,又補充道:“我也是油頁岩開採工人,幹了近三十年。”

講起茂名油頁岩開採的經過,陳伯的話匣子一下打開了。

茂名油頁岩的發現純屬偶然——村民在這裡壘薯窯,意外發現石頭會著火。經專家鑑定,發現會著火的石頭是油頁岩。1954年,國家在茂名展開大規模勘探,最終發現一個適宜大型露天開採的油頁岩礦。隨後,國家選派的各路建設大軍紛紛進駐茂名。茂名露天礦大規模開發的序幕由此拉開。

當地群眾以參加油頁岩開採為榮,“父送子,妻送郎”“一頭挑床板,一頭挑乾糧”,爭先恐後加入開採隊伍。陳伯和父親也在這時加入開採大軍。

當年,這裡一片荒涼。開採工具缺乏,只能土法上馬,鋤頭、鐵鍬、簸箕、扁擔等齊上陣。工人們忘我奮戰,風餐露宿。後來為了保障工人住宿,在荒丘上建成了三萬七千平方米的平房,這就是“三萬七”地名的由來,沿用至今。

茂名以“從石頭中榨油”聞名遐邇。當年煉油廠蒸汽鍋爐建設未能同步跟上,技術員們便把多臺火車頭“串聯”在一起,輸出蒸汽。火車燒煤,供煤工人每班連續工作十多個小時,換班下來腰都挺不直……

也許是到了歸隊集合時間,志願者們陸陸續續走到一起。陳伯指著其中一位驕傲地介紹,這位是我們志願者服務隊的副隊長,姓李,家中三口都是志願者。

李副隊長告訴我們,他們的總隊“茂名志願者名愛服務總隊”建隊於2010年,現在已發展到六十多個分隊,分佈全市各地,註冊志願者超過四千人。在當年的汶川、玉樹地震災區,茂名高州、信宜等地洪水災區,都留下過他們的足跡。李副隊長所在分隊,叫“星願志願者服務隊”,現有志願者四百多人……

我跟著他們邊走邊聊,大家七嘴八舌,談起礦坑這些年的變化。

1993年,茂名油頁岩停產,留下深闊礦坑。周邊山地上,光禿禿的山坡水土流失嚴重,生態環境惡化。停止開採的礦坑由於沒有進水和洩水設施,逐漸變成一潭死水。穿過市區的小東江也受到汙染。黨的十八大以來,茂名市加大環境整治力度,決定把露天礦打造成生態園區。為此,市裡投入資金鋪路砌堤、修復水土、植樹綠化、種花種草,對礦區進行特色打造。

志願者們成為美化礦區的一股生力軍。除了關注園區衛生,哪棵風景樹有問題、哪塊花地欠肥缺水,都瞞不過他們的眼睛。陳伯指著對面山地的綠林說:“礦區地質差,汙染重,那一片樹,翻種了多次才活,又補種多次才整齊;左邊的土壤經深度改良,草坪才翠綠起來;右邊花帶,經長時間耐心施肥、澆水後花才開……”他一一數過來,口氣裡透著自豪。

今天,曾經“煙塵百丈高,油汙遍地流”的露天礦變成鳥語花香、白鷺成行的生態園。舊礦坑經過綜合治理,搖身一變成為碧波盪漾的湖泊。小東江也面貌一新。白天,江心樂園裡摩天輪旋轉,兒童笑聲飛揚;晚上,霓虹閃爍,花香四溢……這些風景的背後處處有志願者們的身影。當問他們為什麼當志願者時,他們異口同聲地說:美化家園是咱們共同的責任。

斜陽映照,光芒萬道,湖面一行白鷺悠然地向對岸的密林飛去。志願者,有老有少,有男有女,和翻飛的鳥兒、盛開的花兒一起,形成一道美麗的風景。《 人民日報 》( 2021年11月27日 08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