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處漏水,到處透風:明代北方的邊防為什麼這麼弱?

遷都有利之處在於可以更有效地對中原進行管控;而遷都的弊端也非常明顯——政治中心的南遷,必然會對北方草原的管控力度下降,繼而造成北方草原崛起的不可控。

拓跋鮮卑居代北時,北方草原時刻處管控之下;孝文帝遷都洛陽後,柔然崛起,時而寇邊。加之六鎮地位的下降,自北魏遷都洛陽開始,北魏一朝北方邊患、北方兵變戰亂就沒停止過。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北朝,直至隋文帝時代才有所好轉。

到處漏水,到處透風:明代北方的邊防為什麼這麼弱?

南朝劉宋與北魏對峙圖

歷史就是這麼有規律,發生在拓跋鮮卑身上的事兒,也會在完顏女真身上重演。

金人立國於東北。東北的地理位置可以形成對蒙古高原的側翼包抄,可以對草原進行有效管控。或者退一步說,起碼可以實現有效的防禦。但遷都北京後,對草原的管控畢竟有明顯下降。

金人自然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但卻也無可奈何。這並不全是政治中心南遷所帶來的問題。實際上,即便是遼國時代,遼國以草原政權,居於草原,其對於西北和蒙古高原上的各種遊牧部族,也無法進行有效管控。前文提到的遼聖宗和遼道宗兩朝,遼國對北方烏古、敵烈等遊牧部族長期戰爭,最終導致國力衰落,金人崛起。

以草原民族特性,中央政權若以直接的軍事佔領,實施如中原一般的郡縣管控,其成本過高,無法承受;若僅以羈縻方式進行管轄,則必然會出現控制不穩,貌合神離,甚至是時順時叛的尷尬局面。

金人無力直接管控草原,於是金人便利用蒙古各部之間的矛盾,從中挑撥,以行分化瓦解,羈縻管控之意。

這套法子遼國當年也對金人用過。但挑撥各部關係的結果,貌似很完美地削弱了對手,而長久看來,一旦各部覺醒,大家發現,矛盾的真正集中點並不在本民族之間。

金人的戰略可以取得一定成功,卻無法長久實施。而在實施過程中導致的血海深仇,必然會有現世報的那一天。成吉思汗的父親便在部族仇殺中身亡,他難道會忍氣吞聲一輩子而不反抗金人嗎?

而當北方遊牧民族團結起來,貌似強大的金人因為喪失了對草原的控制權,也只有依靠燕山幽雲一線的長城來進行防禦,這種防禦非常被動,並無效果。

後來的明代土木堡之變是個典型的例子。明代貌似建立了完善的對北衛所防禦體系,而實際上蒙古軍隊卻可以在各城防要塞、衛所之間來回機動,整個明代北方邊防便是個大篩子,到處漏水,到處透風。

因此,我們可以將蒙古滅金看成是金滅遼的歷史翻版。這種歷史的再現,甚至連雙方的盟友選擇上都有極強的相似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