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牛性子溫順,力氣又比黃牛大,為何北方沒人養殖咋回事

在農耕時期,牛在農業生產中佔有很重要的地位,可以說是農耕文明的標誌。遠的不說,就說就在幾十年前,農機還沒有在農村普及的時候,無論北方還是南方,黃牛也好,水牛也罷,農村基本上家家戶戶都餵養有耕牛。

水牛性子溫順,力氣又比黃牛大,為何北方沒人養殖咋回事

不過奇怪的是,除了在南北交界秦嶺淮河一線,比如河南與湖北交界的地方,信陽、棗陽等一些農村,以前就有農戶養黃牛也養水牛,旱田多用犁地,水田多用水牛耕田。(從不擔心黃牛與水牛雜交,因為它們雖然都屬於牛亞科,但是黃牛屬於牛屬,水牛是水牛屬,兩者染色體相差比較大,存在生殖隔離,不能像驢馬那要雜交繁殖。)往北或者往南,養黃牛和養水牛可謂是涇渭分明,北養黃牛,南養水牛。

按理說水牛腦袋比黃牛小,體型又比黃牛大且重,它們的身體長度通常在2。4-3米之間,體重250-550千克;黃牛的體型比較小,它們的體長範圍則一般在1。5-2。5米之間,體重200~350公斤。整體來說水牛通常比黃牛塊頭大,力氣更足,耐力更好。可是在北方,可以說沒有人養水牛,也可以說北方沒有出過遠門的人,一輩子都沒有機會親眼見過水牛,原因何在?

水牛性子溫順,力氣又比黃牛大,為何北方沒人養殖咋回事

一、自然條件不允許。

老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動物和植物其實也一樣,不同的生境,就會造就不同的動物和植物,黃牛和水牛就是其中的例子。在大自然的進化中,黃牛進化出不怕酷暑嚴寒,耐乾燥,對全國氣候環境適應能力都比較強;而水牛因喜水而得名,這與它們常年與水相伴,依靠水給牛體降溫,所以在自然進化中,它們的汗腺不發達,不過水牛的牛蹄進化得比黃牛大,質地堅實,更耐水浸泡。

從水牛常年生活的環境中,我們不難看出,北方常年的降雨量,沒有南方豐沛,水資源無法與南方相提並論,夏季高溫的時候,水牛想泡澡降溫都是問題;再者,北方冬季也比較寒冷。再加以下因素,也就比較容易理解,在北方見到不水牛了。

水牛性子溫順,力氣又比黃牛大,為何北方沒人養殖咋回事

二、耕作模式有所不同。

北方多旱地,南方多水田,南北整體耕作模式相差比較大,水牛不如黃牛適合旱田耕種。水牛雖然塊頭大,性子比較穩,耐力足,耕田不緊不慢,但是,如果用水牛耕旱地,效率不如黃牛高。這是因為,雖然水牛耕水田出力大,但是行走速度慢,耕旱田不如黃牛出活。因為耕旱田不像耕水田出那麼大的牛力,黃牛可以勝任。再者說,水牛蹄大,質地堅實,雖說耐水浸泡,適宜於水田耕地,但是,耕作旱田,蹄子大接觸地面多,磨損也就嚴重,和黃牛犁蹄子較小,耕旱田相比,這又成了缺點。

也就是說,北方和南方,犁旱地和耕水田的耕作方式有所不同,水牛雖然力氣大,適合水田耕作,但是,水牛並沒有黃牛適合犁旱地。這是黃牛與水牛自然進化的結果,人們根據它們的各自的特長,擇優來用。因此,北方如果養水牛犁地得不償失,還不如用黃牛合適。

水牛性子溫順,力氣又比黃牛大,為何北方沒人養殖咋回事

三、養殖效益沒有黃牛高。

如果說上面兩種先天因素,使得水牛無法在北方養殖。那麼,這一條後天客觀因素,同樣制約了水牛在北方養殖的可能性。隨著農業機械化的大量普及,耕牛在農業生產中的地位,逐年下降。如今農村養耕牛的也少了,耕牛已經華麗轉身,不用出大力了,吃好喝好,像豬一樣,成為了“一塊菜”。那麼,養殖牛就要考慮到養殖效益了。

從肉牛改良的屬性來看,通常肉牛都是有黃牛改良雜交品種最佳化而來。為什麼人們用黃牛改良肉牛,少有用水牛培育肉牛呢?這與它們的養殖價值有很大關係。這是因為黃牛肉要比水牛肉口感更好,所以現在優等的黃牛肉的價格,通常要比水牛肉每斤貴上10~20元。再者說,水牛皮比較硬,黃牛皮比較軟,經濟價值更高。從養殖利益的追求來看,也使得水牛稍遜一籌。

水牛性子溫順,力氣又比黃牛大,為何北方沒人養殖咋回事

綜合自然養殖條件,耕作模式,以及養殖效益這三點來看,水牛和黃牛比,南方水田更適合它們,卻沒有北下的優勢。因此,常年不出遠門的北方朋友們,也就只能在影片、圖片或者文字上看看水牛了,想要騎水牛,需要去南方水鄉一探究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