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每天都在找東西?

編輯導語:你是否經常感覺自己每天都在找東西?為什麼會這樣呢?本篇文章中,作者從種方面詳細地說明了這個現象發生地原因,並且解答了怎麼能夠做好日常分類,避免每天都在找東西的狀態的問題,一起來看一下吧!

為什麼每天都在找東西?

很少有人認為自己家庭或工作是組織有序的。

如:我經常看到團隊夥伴桌面佈滿密密麻麻的檔案,當第二週找他要半天找不到,或

理想中的家庭房間乾淨整潔,但抽屜和衣櫃總是雜亂無章。

當然,這些都不是我們祖先會有的煩惱;不信你思考下1000年前他們的生活方式,沒有電腦、汽車、衣櫃等裝置,生活應該無拘無束對吧。

可人類學和歷史記錄講述了一個完全不同的故事。

在食材方面

,很早會吃些可以觸手可及的食物,如老鼠,松鼠,孔雀甚至蝗蟲,一些現代認為是高階的食材,如龍蝦在當時被用以餵養囚犯和孤兒,也被作為土地肥料。

在家居方面

,人類為避寒暑風雨住在山洞和樹上,經過不斷演化直到1600年前,歐洲家庭才有一個獨立的房間,一家人全年大多數時間都需要圍在火爐取暖。

再回過頭看現在,每個家庭擁有的物品比其他任何時期要多1000種以上,研究顯示

美國普通家庭僅在臥室和客廳能看到2260件物品,是不是很誇張?

除此外,已經有人感覺越來越難組織自己的物品和知識,

面對這些雜物與資訊人的應激激素會增加。

進而導致認知障礙、疲勞、免疫力下降等問題,

因此分類學已經成為生存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

一、大腦分類的原理

認知心理學(Cognitive Psychology)是研究人類思維如何工作的科學,

其中包括四個部分(感知資訊、記憶、思考判斷、行為決策),市面也會把它分為其他一兩個類似的主題。

許多人相信注意力和記憶力關係最密切,若不首先注意到某個東西,你怎麼可能記住它呢?

但是「分類學」、注意力和記憶之間的重要聯絡卻很少被人提起。

一定程度上,分類的兩大作用是“幫我們組織大腦內部的心理世界和外部物理世界”,這樣才能注意事物並記住它,想想看對不對?

這樣看來如何讓生活變得高效,高產,其實取決於注意力經濟;

從根本上而言,分類可以減少腦力活動,簡化資訊流

,那大腦究竟是怎麼形成分類的呢?

大致有三種方式:

不妨思考下,若沒有將事物分類人們的生活將會變成什麼樣呢?

農民除草時發現“草的葉子”和“糧食”很難區分,把一盤黃豆和黃色的石子放一起除拿來吃以外,會認為所有豆子都相同。

因此,

大腦最基本的原理是根據“知覺系統”感知外觀進行分類

,也稱之為“相似性分類”。

如同電話鈴聲突然響起,你需要記錄某些東西,會急忙拉開堆滿雜物的抽屜找出能寫的東西。

儘管你知道鉛筆、鋼筆、圓珠筆是不同的,但那時候的確功能相似屬於可寫的“一類”;需要注意的是:

人腦進行分類過程中的特點,都可基於物品大小分為很多層次

,好比鉛筆又分為3H、2H、HB、B;這會造成什麼呢?

使用的筆隨著購買種類越多,大腦會自動把它放到同一大類中,最後抽屜中有指甲剪、掏耳工具或美睫美甲的東西等,

堆砌慢慢增加最後雜亂無章,我們使用的檔案場景多半類似。

但它有一個好處:

一旦你確定命名某個大類,以後形成的所有物品會形成自動關聯,如果不屬於此類別會自動從大腦中把它拆分開來。

為什麼每天都在找東西?

當物品之間缺乏相似性時,我們會根據功能進行分類

,這是第二種方式;在緊要關頭找不到筆你會用“蠟筆”或能寫字的東西代替。

這如同露營時採用棉襖當枕頭,開車行駛在高速公路上感覺餓了,會採用些緩解飢餓的產品代替。

儘管新鮮水果,酸奶甚至混合堅果、燕麥沒有相似之處,只要能解決當下困擾我們都會採用。

概念分類用在解決特殊情況下,有時是基於某種分類匆匆完成構建臨時狀態。

例如:錢包、童年照片、現金、銀行卡、家庭犬,這些物品有什麼共同之處?

從物理上沒有任何相似性,關鍵在於發生火災時,你“匆匆拿出來的東西”;要是不發生火災你可能永遠也想不到。

此外,這類情景也可以提前進行規劃;這三種方法多半人會交錯使用,如果沒有清晰認知到會給自身帶來很多困擾。

它也間接告訴我們,

怎麼組織生活和工作空間才能更容易找到相關物品(檔案)很重要。

從神經心理學出發:

每一次學習建立新類別,

“大腦的迴路神經元就會調動前額葉,沿著尾狀核區的丘腦環路”。

中間呼叫海馬體形成低解析度圖,用知覺刺激和分類相連;當根據某些以往規則正確分類時,多巴胺會釋放神經突觸。

比如,你決定透過顏色將冬天和夏天衣服分開,大腦的扣帶皮層(中央執行系統的一部分)會被啟用;縱觀發展,

這一切其實受到“人類簡史”的影響。

早期的狩獵者並沒有太多個人物品,一塊可以穿著的動物皮,一個可以裝水和食物的罐子與袋子,整個自然世界就是他們的家。

記住自然世界的物種和變化是必須的,

我們的祖先是怎麼弄清自然界和什麼對他們至關重要呢?

史前活動並沒有任何相關記載,為此,我們不得不依靠間接性證據來回答這個問題。

研究人員透過觀察認為,

直到1萬年前,遠離工業文明的狩獵者們往往採用“語言”進行溝通,最終把語言形成符號,演變成為文字。

詞彙假說也認為,人類需要討論且重要的事情最終都編碼成為了「文字」。

二、古代分類的演變

區分人類和非人類是早期做出的第一個分類

,這也是有意義的一大進步,那時候人類對形成的環境等要素如何分類呢?大概有三次轉變:

早期的人類與其他物種有一定思維差異,最早的差異是區分

“現在和非現在”

,其他物種不會對過去的事情感到懺悔,也不會對未來做出規劃。

但其他物種也會根據時間進行築巢、南飛、冬眠和交配,在進化史中這些都是處於基礎本能行為,不是有意識的決定、思考和計劃的結果。

同時擁有對此能力的理解屬於“物體的存繼性”,

即人的感官收到某類資訊,大腦可以呈現出某些物體是因為它們現在就在我們面前。

例如:當我們看到一頭牛,會透過天生的認知模組(眼睛,直覺)知道它的存在。

當它走後依然能夠幻想起模樣,並在腦中重現,甚至可以把它雕刻繪畫永久的記錄下來。

法國拉斯科和西班牙“阿爾塔米拉洞穴壁畫”是歐洲最早的兩幅,證明至少15000年人類就具備此能力

,這也是地球上最早能夠記錄物種擁有語言文字能力的依據。

為什麼每天都在找東西?

《阿爾塔米拉洞穴壁畫》

也就是說,那些早期居住在洞穴中的“畢加索”實際透過繪畫行為對

“時間、地點與物體”進行區分描述,這種高階認知活動現在被稱為“心理表徵”。

它們所展示的是時間關聯感,即,這裡有只野牛(並不在洞穴的牆壁上);他們是如何將植物和動物進行分類區別的呢?

根據詞語假說,社會生物學家、語言家對上千種不同語言的研究發現,一種語言若僅僅只有兩個名詞(命名詞)描述有生命物體的話,那它一定是用來區分“人類和非人類”。

人類一次性會發明2-3個詞彙,用來區分「飛翔、游泳和爬行」動物,幾乎都是鳥、蛇、魚的對應詞。

這樣下來如果再發現第四種動物,會基於前三個名詞之中的做創新。

為什麼每天都在找東西?

你會發現大多數語言對那些毛骨悚然的爬行動物都有一個很隨意的名字,英文中的“蟲子”(bug)一詞就涵蓋了螞蟻、甲蟲、蜘蛛、毛毛蟲、蝗蟲等,一系列與生物和分類學完全不同的生物。

“蟲子”的分類促進認知經濟的發展,對於其他生物我們不用思考太多就可以把它歸屬到“蟲子”上。

事實上現在也在這樣做,仍在用高階科學知識強調「功能分類」的實用性和天賦。

當時的語言並沒有用「植物」一詞來描繪所有的「植物」,而是用「樹木」來形容,它是包羅草(grass)和草本植物(herb)的結合,研究者稱之為Grerb。

如果一種語言有了草(Grerb)一詞,就會增加第三個、第四個。

它是種有趣的類別,我們可以用它來包括9000種不同的植物,

有時你可以叫出幾十種蔬菜和樹木的名字,卻很難區分幾十種“草”,想想看是不是?

親屬分類在古代是種預設認知,人類所做就是把這些“區別”轉化成“語言”

,這樣就可以實現清晰的資訊溝通。

父母,子女以外的親屬關係實際上都是很隨意的,完全是人類發明,但這種關係在很多動物上都存在。

後來逐漸演變,人們才用“基因”等術語將這些關係定性,已揭示其重要性;從嚴格進化論來說“我們的任務就是儘可能多地繁殖自己的基因”。

美國研究認為,直系兄妹或表兄妹或姑姑的後代只分享了12。5%的基因,我們對侄兒侄女或堂兄妹的任何照顧實際上都是為傳承基因;

而後慢慢發展才認為同親系結婚屬於違背自然規律。

從分類角度看,古往至今所有語言編制出一組相同的核心(生物)關係是,父母親、兄弟姐妹、祖母、子孫女;但每種語言之間各不同。

比如:在英文中父母的兄弟稱為叔叔(uncle),父母的姐妹的丈夫「俗語(姑夫)」也稱為叔叔(uncle)。

但對許多語言是不成立的,如同父親這邊的婚姻關係和母親那邊完全不同;可所有嫡系關係上共同之處是:

對文化中較遠的親戚關係有一種大類別,稱之為“堂兄”。

儘管理論上存在著數十億種可能的親屬關係,研究表明世界上不同地區形成的不同系統都已經將一切簡化,以方便我們溝通。

工業革命之前多數語言對顏色大致分為“淺色”和“深色”,事實上並不意味著只用該語言進行命名,相反也是本能的一種視覺歸類。

有趣的是,黑白後的發展顏色是“紅色”。

許多理論也證明“紅”之所以重要源於“血”的顏色,而後慢慢發展黃色,綠色;此類分類有兩方面解釋:

第一方面

,早期祖先尋找食物會遇到各種老鼠、蛇等天敵,那些對獲取資訊感興趣的人會透過自然現象進行編碼語言,然後相互傳遞。

另一方面

,人類學家克勞德·萊維斯特勞斯認為大腦對秩序有強烈的認知傾向,所以人類內在擁有對自然世界進行分類的需求,正是滿足此類需要才得以進化。

總而言之,人類分類並不是隨意因素的產物,而是心理或內在規律的產物,也源於我們天生喜歡知識,探究未來。

尤其對來自感覺器官帶來的畫面和聲音,會習慣的將其轉變,進而從不同角度審視它,

可它的劣勢在於“越製造越多”,會持續干擾人的注意力視覺。

因此人類總是在所看到物品形式上分類,卻忽略了大腦本能習慣帶來的困境,所以很少把分類做清晰,

一個主要原因來自「認知資源」。

三、分類是如何欺騙你

什麼是認知資源?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需要抑制衝動、抵抗誘惑、克服自身固有的本能反應,使自己情緒與思維和行為模式更符合社會期望和自我標準;而這一控制過程需要消耗的就是認知資源(Baumeister et al。, 1998)。

儘管有學者認知資源和自我控制資源(self-control strength model)是兩種獨立存在,但近期研究認為從大腦執行控制角度相互影響。

從分類角度而言,

首先我們在給事件(資訊、物品)分類時總會被無關緊要的細節束縛,對於某些事情你肯定想知道細節,但不一定得到最終結果。

比如:你想從一堆黃色大豆中找到較硬又微煎過的那顆,我們通常採用把所有都單個處理,而不是仍當成“功能”一樣的整體。

要知道在大腦本能不同分類模式切換過程中,中央執行系統對注意力的分配是不同的。

如同:我們在處理第一份檔案歸類時會毫不猶豫基於“小整體視角”建設某個資料夾,類似於“營銷、運營”。

可當明天有檔案在需要歸類時,大腦中央執行系統會基於當下對整體視角就另有新的認知。

我就經常遇到此狀況,原來經常參加各種大會,主辦方會給出各種現場照片。

首次會直接甩到某個檔案中,而第二次時我會思考因為種類不同,是否在新建資料夾,第三次卻發現除種類外主題又不同。

所以,某些物體大類儘管呈現的方式不同,但實際是差不多的;也就說

同一種種類的不同視角能夠觸及不同的視網膜影象,大腦的神經元每次編碼不同,但最終它總想從「全域性」出發。

這是種另類行為,大腦需要將同一個物件的不同檢視整合某個連貫統一的代表,彙總為“整體”。

就好比人們常說的“你要有體系化思維”,實則在開始不可能直接形成體系,都是假象。

為什麼每天都在找東西?

其次,

分類受到內隱記憶的影響

,研究認為我們每次接收的知識和物品都會存在一定加工屬性,這方面外顯效果呈現明顯,而內隱記憶影響較小。(Graf Schacter,1985)。

也就說你看到的和內隱的不一定匹配。

你可以把“內隱記憶”理解成,操

作某項任務不需要意識就能“回憶”起來,調動儲存在腦中的已知資訊形成自動作用現象。

把外顯理解成

對過去經驗的有意識檢索和提取過程,特點是強調“提取”和“有意識”,而非回憶。

最簡單的例子是:剛開始學開車時,看到紅綠燈會有意識刻意踩油門和剎車,並耗費部分腦力;獲得該技能形成習慣後,踩油門就像自動處理一樣。

從分類角度出發,

雖然都是客戶專案報告,但本質客戶不同需求也不一樣,可是某些情況下我們就會把它歸屬到一類。

換言之,在歸類方面大腦本身會在「關聯性、概念性、功能性」三者上出現障眼法。

如果你覺得不是,思考下往往為什麼能夠把大類分的很清晰,小類別卻模糊不堪?

就像交友,我們都很清楚,周圍所認識的人是朋友(包含陌生人),但你很難分清好人壞人,

或在好人中分清哪些能成為商業朋友和交心朋友。

四、巧借本能做分類

那怎麼能夠做好日常分類,避免每天都在找東西的狀態呢?

我想,你能夠了解上述大腦運作機制已經成功一半,另一半則是量化到所需行為上;

這裡有兩個常用的方法論送給你:

1. 在學習和資訊處理上

我們不用擔心知識爆炸,它的老化速度很快;蘇聯文獻學家納裡莫夫認為單一學科的知識不可能持續呈現指數級增長,而是邏輯增長。

邏輯增長是單一領域初期呈現指數增長,而後增長速度變慢趨於飽和,整體呈現S形,只有新興和熱點領域內容才會呈現指數增長。

也就說,你所在的領域、崗位所學知識其實“底層”很相似,現在演變出來的都是基於此上進行的創新,如果你能對規律大知一二,那從判斷髮展角度一般不會差。

比如:很多人做社群運營兩三年還是老樣子,其實它們都屬於「運營」的一大類別,要是想把它學透,一開始不應該垂直扎進去學某個“單一要素”。

要先擁有全域性視野閱讀,因為濫竽充數內容很多;怎麼做呢?

我通常採用“引擎搜尋”和“卡片寫作”配合進行。

找出該領域TOP級的圖書和自媒體平臺出現頻率較高的“詞彙”,然後抽絲剝繭提煉核心觀點,邊通讀邊卡片記錄,當記錄的關鍵詞足夠多,會發現框架自然呈現。

很多人在前期搭建框架方法並非不可行,但一般會造成

“關鍵資訊的漏缺”

,關於寫作可以參考德國著名學者“盧曼基”的卡片寫作法。

從工作層面,

分類的核心是隨時處理“不重要”或能“快速解決的小任務”

以防堆積,你可以嘗試把每週或每天任務寫下來逐步拆解,隨時清理。

為什麼每天都在找東西?

2. 在大腦和注意力上

如果讓我回到學校,我肯定會毫不猶豫地選擇「心理學和分類學」攻讀,為什麼?

一方面知道萬物規律,另一方面可以對大腦研究,不過沒機會了。

但是我們通過後天學習,能得到淺薄的認知:

分類本身是為找到某件物品在哪裡,滿足快速使用的需求,因此它的核心是“注意力外包”

你想想看,是不是?你的東西變多才會找不到,若斷舍離到最少自然就不會出現。

神經科學家丹尼爾·J列維汀曾表示:

“要求大腦將注意力從一種活動轉移到另一種活動,會導致前額葉皮層和紋狀體燃燒氧化葡萄糖,這同時也是它們專注某項任務所需的燃料”……。

我們同時處理多項任務時,需要快速頻繁的轉換,大腦會快速燃燒燃料,疲憊感就會來襲,判斷力也在短時間內快速下降。

實際上耗盡了大腦中的營養物質,導致認知資源和機能大打折扣;

心理學中有個元認知療法被稱為注意力訓練,很有意思。

你可以拿張紙,在上面寫下要做的事情,最好一張寫一個;然後拿著它到空曠的地方使勁盯著它,5分鐘後再把目光聚焦到遠方。

這個時候紙雖在手中但焦點已經轉移到遠處,這種感受如何不妨你去試試看,我相信得到的結果是“驚訝的”。

所以,

不要在形式上趨向於分類,停下來思考下“為什麼找不到東西”同等重要。

總結一下:

我們還是看下分類的定義:

根據不同特徵和性質將無規律的散亂事物分門別類,從而發現和找出其內在的某種規律的過程和方法。

部分人經常因某個小東西找不到,有時脾氣特別暴躁和失落,這都是日常不好的習慣所造成的。

從內部視角角度看,身體告訴你,

每天注意力被剝奪已經產生不良反應

,從“外部視角看”,

你的東西太多了,怎麼辦?

參考文獻:

《人類簡史》尤瓦爾·赫拉利,2012年

《心理學與生活》第19版,菲利普·津巴多,2014年

“自我控制資源與認知資源相互影響的機制:整合模型” (Li, 2013, p。 235)

#專欄作家#

王智遠,公眾號:王智遠,暢銷書《複利思維》作者,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網際網路學者,左手科技網際網路,右手個體認知成長。

本文原創釋出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於CC0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