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鳴!中年失落:為什麼我們的家,父母只能來暫住?

記得給

“裝小蜜裝修監理”

點個關注哦~分享各種裝修知識和乾貨,帶你避開那些裝修裡的坑!

最近,編輯部的同事們一起閒聊,有同事說起自己一家人的居住狀態,“我母親和妹妹分別在燕郊單獨住,我偶爾去燕郊吃飯,或者他們來北京我的地方暫住。雖然離得不遠,但感覺還是北漂……”

這話戳中了我們,因為我們發現,身邊絕大多數成了家的,很少有和父母一起住的。

父母一起住的,也是帶孩子、做家務的保姆,等孩子大了,老人也許就要回老家(是的,這幾乎是一種心酸的默契,沒有人開口,但老人到了時間就會自覺主動離開)。

之前看電視劇《安家》,一對老夫妻賣早餐十幾年,給兒子買了房,準備搬來一起住,卻被“擋“在門口,兩位老人打碎尷尬和委屈,“懂事”地配合說:我們搬了新住處,順路來看看孩子好不好。

共鳴!中年失落:為什麼我們的家,父母只能來暫住?

我們不禁在想:

為什麼,我們的家變成了父母只來暫住?

成年人的夢想裡,父母是缺席的

說真的,成年人的內心,其實一直延續著對父母的依賴。

豆瓣9。7分的神劇《請回答1988》裡,善宇媽媽獨自撫養兩個孩子長大,堅強慣了的她,卻可以因為媽媽的一通電話,泣不成聲:

共鳴!中年失落:為什麼我們的家,父母只能來暫住?

德善奶奶的葬禮過後,德善爸爸也哭得像個孩子:

共鳴!中年失落:為什麼我們的家,父母只能來暫住?

想想小時候,習慣了一進門就找媽,有父母在的地方,就是家。可是長大了,我們卻悲哀地發現,成年人的夢想裡,父母是缺席的。

我們在自己的家裡,安排衣帽間,安排茶歇室,安排書房,安排兒童房,唯獨沒有房間是特地為父母安排的,父母成了家裡的“客”,只來家裡的客臥或次臥暫住。

我們拼盡全力,也只是碌碌無為

在一組針對三十歲左右人群的調研中,有這樣一個問題:“婚後,你是否願意和父母同住?”

其中,36。51%的人表示願意與父母同住、43。38%的人“視情況而定”,只有19。66%的人不願意。

假如有可能,誰不想小車大房、三世同堂!

只是,

成年人的世界,是很無奈的,一點點的快樂裡,都滲透著心酸

之前有一個爆火網路的影片,是一個蹦蹦跳跳下班的打工人:

共鳴!中年失落:為什麼我們的家,父母只能來暫住?

網友看完紛紛評論:

“記得自己上一次像他這樣跑,還是小時候的事了。”

“希望他能一直這麼快樂。”

“希望每個成年人都可以這麼開心。”

“我好久都沒這麼蹦躂了。”

“等我把賬還完,我要蹦躂三條街。”

“有誰和我一樣,看過後莫名想哭。”

成年人的世界,也是殘忍的。我們拼盡全力,最終也只是碌碌無為。

一位曾在北京海淀看學區房的人說:“

人有時候就是這樣,被逼著去排一個看不到盡頭的長隊

,自己不想往前走,也被後邊的人推著無法後退,唯一感到得意的是,已經有更多人排在自己身後了。”

我們幾乎是花光所有積蓄,才攢來一套安身立命的小房子。有個朋友,為了孩子上學,貸了200萬買了一個40㎡的學區房,“在你們看來,我好像什麼都有了,可你們沒法理解,

我連睡覺都在算賬

,何談把父母接過來?”

就像《1988》裡的臺詞,很多時候,“大人們只是在忍,只是忙著大人們的事,用故作堅強來承擔年齡的重擔。”我們想像孩子那樣跟父母訴苦,但最後都憋在了心裡。

共鳴!中年失落:為什麼我們的家,父母只能來暫住?

我們還可以為父母做點什麼?

現實的無奈和殘酷,我們不能奢求每個人都買一套大房子和父母同住,但裝修的意義就在於,它是我們彌補現實、創造未來最可能的機會。

一個好的適老裝修,可以方便父母晚年的每一天

,即使只有他們自己獨居。

1

在老人75歲之前,給他們做一次裝修

清華大學建築學院教授、老年建築與住宅建築專家周燕珉,在日本生活了很多年,日本比我國更早地老齡化,有很多適老裝修上值得借鑑的經驗。

她有一個主張就是:

我們應該在老人75歲之前,給他們做一次裝修,這個裝修等於讓他們老了以後還能在房子裡生活下去

為父母裝修的本質,是什麼樣的裝修設計,可以讓老人生活得更加方便舒適。不一定要用最貴、最好的東西,而是

提前考慮父母的老年需求、真正適老裝修

,這比過年過節才回去看他們、送他們禮物更實用。

2

要尊重父母的“偏執”

如今的中年人,父母輩基本是經歷過饑荒記憶和“藍綠灰”單色時代的一代,在審美上和生活習慣上,和我們有著巨大的差異。

比如,他們把什麼都當作寶貝,連買菜的垃圾袋都要囤起來;還有,他們怕浪費電,不喜歡開燈,隨手都要關燈;他們保守傳統,喜歡中式風……

我們必須直視這些無法調和的差異,尊重父母的這些“偏執”

,為他們設計使用起來方便的設施,比強行扭轉他們,大家都舒服得多。

這裡有兩個給父母裝修的案例,大家可以學習

(1)把父母當甲方

共鳴!中年失落:為什麼我們的家,父母只能來暫住?

屋主@小王小王永遠不涼,父母就是擁有傳統審美的普通長輩,還堅決抵制非實木&不能耐用個三五十年的傢俱(特指藤編、金屬細腿)。

小王的態度就是,與其牴觸、反感父母審美,索性躺平把爹媽當甲方伺候一回。

從設計、施工到採購的所有環節,她都和爸媽商量,除了她的臥室,其他空間都是三人都點頭才進行。兩代人審美不同的情況下,她的確妥協和放棄了一些她喜歡的元素。

注重居家的實用性,把錢花在硬裝、電器、傢俱和入住所需的所有生活用品上,透過最佳化動線、合理收納、減少開放儲物與不必要的擺設,減少家務量,讓爸媽住的方便舒適,而其他非必需的裝飾性軟裝和植物只花了不到2k,最終17萬打造出給父母的養老房。

(2)誰說父母不喜歡粉色

共鳴!中年失落:為什麼我們的家,父母只能來暫住?

Lmonica因為從事與藝術相關的工作,常年定居國外,只有節假日才回國。

她給父母裝修房子的時候,也是一家人一起商量確定整體風格。討論的時候,父母也不喜歡太過拘謹死板的東西,所以他們一起總結了幾個核心詞彙:北歐風、溫馨感、簡約、慵懶……於是,他們最終擁有了一個洋溢著北歐風的粉嫩蜜桃感的家,就連老父親也喜歡。

圖片展示的是Lmonica父母的主臥,左邊六鬥櫃與實木屏風相結合,木頭與白紗搭配,有點輕中式的禪意,很符合父母年紀的審美。將原本的床頭調換了位置,空間更合理化。

理順了思路,接下來具體如何為父母做適老化裝修設計呢?

我們應該如何適老裝修?

針灸大家都知道,做針灸的時候,師傅會在我們身上的穴位扎針,通經活絡。

“針灸式裝修”也像做針灸一樣,給家裡每個角落進行有針對性地裝修和改造,達到全屋通暢、不留死角。

1

全屋細節

(1)防摔倒

老人晚年健康的最大威脅就是摔倒,很可能因此失能。有人曾說過這樣一句話:“

一個老人倒下了,一個家庭就失能了

。”

而事實上,

老人的大多數摔倒,都是在家裡發生的

。所以,適老裝修的第一條,就是要

防範摔倒!!!

地面要平整

,無高差、門檻等障礙。

地板不僅要防滑,硬度也比較關鍵

,可以選用

「彈性橡膠地材」

,彈性好、抗衝擊、防滑性強,非常適合老人使用。

(2)緊急呼叫系統

非常必要,

安裝在一些老人容易發生危險的位置,

如床頭、廁所的馬桶間和淋浴間。還可以用

遠端呼叫鈴和家庭用監控

,隨時觀察老人狀況;

(3)門把手

要用雙彎把手

。不要用直棍式把手,容易勾到衣袖和包,也不要用球形把手,因為老人握力會變差。

共鳴!中年失落:為什麼我們的家,父母只能來暫住?

雙彎把手

(4)儲物

全屋要留足儲物空間

,父母真的什麼寶貝都捨不得扔,越多儲物空間越能滿足他們節儉已久的生活習慣。

(5)智慧裝置

現在有很多專為老年人設計的智慧裝置,如

精度高的指紋鎖

,免去老人出門忘帶鑰匙的麻煩。

2

玄關

玄關的位置,可以根據老人身高在牆壁上做一個

堅固的擱板

,這樣老人一進門既可以放東西,也有扶手支撐。

共鳴!中年失落:為什麼我們的家,父母只能來暫住?

或者做

半高鞋櫃

,高度85cm,方便檯面給老人當扶手;鞋櫃底空,離地30公分,方便站著的時候能看到鞋;進深不能太深,或者做一塊擋板,讓鞋子一部分在裡面、一部分在外面,避免踢進去了還得彎腰找鞋。

為了防止老人彎腰換鞋後起身眩暈,還應該在玄關

放置換鞋凳

,但不能放在老人出門進門常走的位置上,避免阻礙通行。

玄關處可以

多做一些掛鉤

,除了掛衣服還可以掛買菜的塑膠袋、手提籃等等。

3

客廳

(1)視線設計

周燕珉教授分享過一個客廳的視線設計:

共鳴!中年失落:為什麼我們的家,父母只能來暫住?

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老人坐在沙發上的時候,可以從鏡子的反射看見有人進門,而不必聽到聲音慌慌張張起身。

(2)動線無障礙

客廳是家居中最常待的地方,在父母經常移動的動線上,不要過多設計,放過多小件傢俱或裝飾品,保持寬敞整潔,讓老人行動自如。

共鳴!中年失落:為什麼我們的家,父母只能來暫住?

屋主@Frank一家三口與母親同住,在走廊做嵌入式衣櫃,拓寬了客廳、臥室和衛生間之間的動線,同時增加了儲物空間。

(3)傢俱選擇

傢俱做圓角處理

,防止磕碰,

儘量選擇無腳落地式

,避免東西滾入彎腰去撿;

沙發、椅子一定要選帶扶手的

,並且

椅子要選結實一點

的,防止坐翻;

茶几則要輕一點

的,方便老人靈活搬動。

(4)適當安裝防滑扶手

《夢想改造家》有一期,改造了一個家中住著80歲患有阿爾茲海默症的老人的家,老人雖然行動不便,但最愛的就是“到處亂跑“。

共鳴!中年失落:為什麼我們的家,父母只能來暫住?

改造辦法是在老人經常活動的區域都加上根據老人身高定製的防滑扶手,滿足了老人活動的意願,又可以讓老人借力或者倚靠休息。

4

臥室

父母年紀越來越大,睡眠淺而且少,所以能睡好對他們來說尤其重要。

(1)光:溫暖陽光+按需布光

老人畏寒,而陽光中的紅外線會使毛細血管擴張,加快血液迴圈,促進鈣吸收,還可以促進腎上腺素的增加。

朝南和朝東南的房間日照都很充足

,可以考慮作為老人的臥室,但要注意

睡眠時的遮光窗簾一定要好

臥室布光也需要用心,對比強烈的燈光和多種顏色的光源會導致老人眼花眩暈,進而摔倒,過於刺激的燈光還有可能引起突發性心腦血管疾病,所以

老人臥室的整體布光應該以柔和為主

,除了一些特殊的地方可以額外佈置光源,不要留下照明“死角”。

如老人在臥室讀書看報,

書桌、床頭新增適合老人閱讀的光源

。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的角膜、晶狀體、玻璃體等屈光間質透明度下降、瞳孔縮小,眼睛的進光量也減少,閱讀時的照度標準值時150~300,但為了老人看得清楚,照度值應提升至300~600。

父母臥室中另一個需要佈置的,就是

“起夜光”

。床邊到衛生間的動線上設定可以自動感應的夜燈光源。

共鳴!中年失落:為什麼我們的家,父母只能來暫住?

共鳴!中年失落:為什麼我們的家,父母只能來暫住?

好的起夜燈應該做到,白天可以判斷光線充足不會開啟,而黑夜時,動作捕捉器將開啟捕捉室內的動作,一旦檢測到下床和行走的動作,就會自動開啟。光亮在充足的前提下還不能刺眼,老人起夜擔心打擾家人,起夜燈的亮度也以不刺激其他熟睡的家人為宜。

(2)床:老人睡得“硬”才能睡得香

從睡眠的舒適度考慮來說,稍微硬一點的床才是讓老人安眠的好選擇。太軟的床,對腰部的支撐作用有限,睡覺的時候腰部下沉形成一個不自然的姿勢反而會越睡越累。

但人的身體也不是筆直的,太硬的床同樣會出現睡覺的時候肌肉緊繃的狀態,尤其對老年人而言。

衡量床的軟硬程度,一般來說遵循3:1原則,即10釐米床墊,用手壓下去下陷3釐米就是合適的程度

(3)聲:降噪、防干擾

臥室的窗戶一定要選擇隔音窗,同時整體可以使用降噪材料對牆面進行處理。

5

衛生間

(1)支撐扶手

老人如廁的時候起身會比較吃力,要選擇久坐舒適並且起身方便的馬桶,馬桶可以選擇智慧馬桶,有加溫功能,冬天久坐不會冷,並搭配

馬桶邊的起身扶手

。緊急呼叫面板不要忘。

共鳴!中年失落:為什麼我們的家,父母只能來暫住?

除了馬桶邊的支撐外,

洗澡時老人也需要扶手

,或者可以加一個

毛巾杆

,即可以掛毛巾,又可以當扶手。

共鳴!中年失落:為什麼我們的家,父母只能來暫住?

共鳴!中年失落:為什麼我們的家,父母只能來暫住?

(2)恆溫花灑

對有老人和孩子的家庭來說,恆溫花灑能使沐浴的舒適度和安全性直線上升。沐浴過程水溫非常穩定,不用擔心老人獨自沐浴水溫變化太大而引發感冒和缺血。

(3)防滑

衛生間地面用

啞光瓷磚,

或者「

防滑型發泡多層橡膠地材

」——專門應用於浴室等溼滑場所地面。

老人沐浴的時候容易體力不足,可以放一個

專用的沐浴椅

。預算足夠還可以考慮

坐式淋浴器

共鳴!中年失落:為什麼我們的家,父母只能來暫住?

使用

防滑墊

要注意不要出現翹邊、缺角的情況,凹凸不平容易絆倒老人。

另外,地漏可以使用

條形地漏

,裝在水容易積累的牆邊,出口處與地面平齊,既排水又安全。

共鳴!中年失落:為什麼我們的家,父母只能來暫住?

6

廚房

父母年紀大了不能很方便地夠到高處或者蹲低,設施應該考慮父母使用舒適的位置。

櫥櫃高度根據他們的身高身定製

,儘量讓老人站著拿,避免長時間彎腰後站起來眩暈,

抽拉式櫥櫃

是很好的選擇,省去了老人夠高的麻煩,安全性更強。

共鳴!中年失落:為什麼我們的家,父母只能來暫住?

水龍頭可以選擇

抽拉式水龍頭

,避免伸手夠的隱患。

共鳴!中年失落:為什麼我們的家,父母只能來暫住?

電源插座設定在伸手就能夠到的地方,開關面板要大

共鳴!中年失落:為什麼我們的家,父母只能來暫住?

寫在最後:

有時候,父母就像倔強的孩子,嘴上說不要,心裡卻很歡喜。

父母的“懂事”,不能被我們“無視”,在裝修這件事上,當我們還能為父母做些什麼的時候,就盡力做到最好吧。

END

聽說愛點讚的小夥伴

房子和主人一樣好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