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河畔的中國」濱州新地標黃河樓:萬里黃河繞九曲 千古風情匯一樓

魯網10月20日訊(記者 張小南 攝影記者 張慧敏)

黃河流域文脈綿延,幾千年來滋養著中華民族生生不息。濱州市位於黃河下游,是黃河文化和齊文化的發祥地之一。10月20日,“母親河畔的中國”網路主題活動(山東站)採訪團走進濱州市黃河樓。

採訪團成員站在黃河樓11層,遠眺黃河,領略世界“懸河”的奇妙,感受黃河的波瀾壯闊以及萬馬奔騰的氣勢;鳥瞰濱州城區市容市貌,感受濱州昂首闊步的發展姿態。

「母親河畔的中國」濱州新地標黃河樓:萬里黃河繞九曲 千古風情匯一樓

據悉,黃河樓集觀光旅遊、黃河文化展示、書畫工藝品展銷於一體,是濱州乃至黃河三角洲地區的地標性建築。黃河樓主體建築11層,高79。1米,總建築面積為9207平方米。設計了9個明層,9重古建築帶斗拱起翹的屋簷,寓意黃河99道彎,流經9個省市自治區,在山東流過9個市。

「母親河畔的中國」濱州新地標黃河樓:萬里黃河繞九曲 千古風情匯一樓

上黃河樓,既可南觀黃河,北瞰城區,亦能目視地上懸河穿城而過,領略黃河之水從空中流過之神奇與壯觀。黃河樓第11層以全景黃河為主題,運用實景結合、樓景互動的形式展示濱州的處處美景。展廳外設定望遠鏡,南可觀黃河穿城而過,北可覽主城區風貌,展廳內設定黃河主題展,所展出的每張照片都訴說著濱州擁河而生、因河而興的故事。展廳內分為黃河兩岸攬勝、開啟幸福的閘門、渤海糧倉和眾橋飛架南北四個板塊,將黃河高質量發展成果展現的淋漓盡致。

“眾所周知世界四大文明古國,分別對應的是四大文明發源地,兩河流域、尼羅河流域、恆河流域以及黃河流域。中華文明的第一縷曙光就出現在黃河流域。”隨著講解員的介紹,採訪團移步黃河樓8層 “歷史黃河”展廳。雄踞黃河下游的濱州市,歷史悠久,是黃河文化和齊文化的發祥地之一。

自古以來,黃河治理一直是中華民族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千古命題和興邦安民之大事。黃河樓8層記錄了黃河聞名於世的重大改道6次。採訪團成員透過疊加的半透明展屏,瞭解了歷代黃河河道變遷的過程。

「母親河畔的中國」濱州新地標黃河樓:萬里黃河繞九曲 千古風情匯一樓

黃河孕育城市,城市保護黃河,黃河樓第5層是“生態黃河”展廳。展廳設定有以“水孕萬物 自然天成”為主題的沉浸式生態體驗空間、黃河騎行體驗互動展項和生態修復慢直播。展示了在黃河水的孕育下,濱州始終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始終把黃河沿線生態保護放在首位,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體”理念,堅決守牢黃河生態“底色”。

「母親河畔的中國」濱州新地標黃河樓:萬里黃河繞九曲 千古風情匯一樓

近年來,濱州透過對沿黃生態治理,打造了唯美的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體。帶來了省級地質公園1處,溼地公園17處,森林公園4處以及自然保護區3處。除此之外,濱州市利用多次水土保持工程,形成了具備“輸水蓄水、塵沙淨水、生態保護”三位一體的水利型人工溼地,穩定的生態系統吸引了很多的珍稀物種在這裡安家。

品讀濱州,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相得益彰,在黃河的滋養下,以非物質形態存在在人們生活的每一個角落,凝聚著濱州人民的想象力、創造力,有著濃厚的文化價值和審美情趣。黃河樓第3層沉浸式場景非遺民俗體驗區吸引住了採訪團成員的腳步。胡集書會、呂劇、剪紙、草柳編等獨居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遺產看的眾人駐足體驗。黃河樓透過場景復原結合多媒體影像等展示手段,多元化的展示帶有濱州特色的非遺文化以及地方民俗。

「母親河畔的中國」濱州新地標黃河樓:萬里黃河繞九曲 千古風情匯一樓

黃河造就了濱州,孕育了濱州悠久的歷史。黃河樓內展館以“黃河明珠 智者智城”為主題,圍繞濱州黃河文化進行布展,透過設定多樣的互動形式與各類聲光電高科技展項,多維度講述濱州獨樹一幟的黃河文化以及其依水而建、緣水而興、因水而美的城市故事。集中展現了濱州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的成功實踐,集中展現了新中國人民治黃、把害河變幸福河取得的偉大壯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