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城記·永州湖南最優文科生!

如果給城市氣質分文理,那永州一定是一個文、史、哲皆優的文科生。它的文科成績,在省內首屈一指。

十四城記·永州湖南最優文科生!

永州是湘南民居建築的博物館,建築的空間營造,單體外形,細部特徵都具有符號學的意義。圖/常立軍

湖南狀元,永州人最多

永州文化的發端,始於柳宗元。他是永州最大的文化名片,雖然他並不是永州人。

805年,中唐永貞革新失敗後,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貶永州,開啟了蠻荒大地上的文化之路。柳宗元的一生中有10年時光在永州度過,這是苦難卻非凡的10年。他在這裡思考人生與社會,進入了個人創作的黃金時代,同時也成就了永州這座城市。

永州的文化之火隨著貶謫知識分子們的相繼到來,燃燒得愈發熾烈。流寓的名臣,有邢恕、範純仁、黃庭堅、鄒浩、汪藻、蘇軾蘇轍兄弟、範祖禹範衝父子、張浚張栻父子、楊萬里楊長孺父子、蔡元定蔡沈父子等,每一位都是當時的文化精英。

遠離政治中心的永州,自此迎來了人才大爆發的時代。

唐宋兩代,是永州人才最為興盛的時代。宋代楊萬里曾說:“湘南名郡,舊稱甲永乙邵”。“永”就是永州(零陵郡)。據《湖南通志·選舉志》載,從唐初至清光緒九年(1883),湖南共考取進士(包括特科)2305人,其中永州487人,佔21。3%;狀元11人,永州4人。此外,尚有5人名列進士一甲,即榜眼或探花。在歷代科舉考試中,永州舉子曾二十屆囊括湖南全部進士名額。

十四城記·永州湖南最優文科生!

新田縣門樓下瑤族鄉小橋嶺村的頂板瑤婦女。圖/周伯勳

發現世界最早的人工栽培水稻

永州的歷史答卷無疑也是優秀的。歷次考古發掘在不斷地證實著這點,它無愧於“歷史文化名城”的稱號。

新石器時期的永州,擁有重量級的玉蟾巖遺址。出土了世界上發現最早的人工栽培稻標本,重新整理了人類最早栽培水稻的歷史紀錄。玉蟾巖遺址在世界稻作農業文明起源,及人類製陶工業起源的過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被譽為“天下谷源、人間陶本”。

漢代,現今的永州區域成為長沙國分支下的兩大侯國所在地。泉陵侯國在現今的永州市區,泉陵故城也成為永州城市建置的初始。舂陵侯國在寧遠柏家坪鎮,第一代舂陵侯劉買是長沙定王劉發的兒子。這是永州作為侯國重地而存在的歷史時期。縣一級的泠道故城則在寧遠冷水鎮。長沙馬王堆三號墓出土的駐軍圖,清晰地表明瞭深水地區作為長沙國南部重要防衛區的存在價值。延綿兩千多年的城市歷史,留下了大量的文化遺存,這是永州作為歷史文化名城的底氣所在。

十四城記·永州湖南最優文科生!

道縣豆腐圓子,永州的釀菜很有名。圖/周鳳連

宋明理學起源地

蠻荒大地上的永州,也是一個哲思之地。

唐帝國進入動盪的中期,被貶謫的柳宗元在這裡用十年時間思考社會制度。寫下了著名的《封建論》。對“分封制”進行了全面的歷史的分析,論證了郡縣制的巨大優越性。肯定了郡縣制代替分封制是歷史發展的必然,痛斥了各種鼓吹分封制的謬論,打擊了藩鎮們的氣焰。

永州對中國思想史的一大貢獻是出了理學家周敦頤,周敦頤是永州道縣人。他是中國宋明理學的開山鼻祖,開創了宋以來儒學的新形態將傳統儒學的價值理念內化為自身的人格修養,從而使自身的生命存在與儒學傳統之間呈現出一種相互呼應的關係,他的理學思想代表了湖湘文化在中古以後發展的高度,提升了湖南在全國的學術地位。

撰文/瀟湘晨報記者常立軍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