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末代武狀元,曾靠2招打敗霍元甲,一說名字很多人都知道!

得道,平天下;中武入喆,安身心;下武精技,防侵害。

武術是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之一,少林拳、太極拳、八卦掌等皆是中華民族的精粹,即使現在有很多都失傳了,但想想當時的江湖,依舊讓人心馳神往。

封建王朝時期,國家為了挑選一些有能力的武將,開設了“武舉人”制度,選拔了一批又一批有實力的人。

而在這些人中,有一個人叫做張三甲,並不是他的武功有多麼高,而是因為他的歷史地位特殊——我國的最後一位武狀元。

相傳,他曾與霍元甲切磋過,而且在兩招之內便將其擊敗了。奈何,英雄命短。

清朝末代武狀元,曾靠2招打敗霍元甲,一說名字很多人都知道!

武舉的發展歷史

提到武舉人,就不得不談及一位傳奇人物,那就是女皇武則天。我國曆史上的武舉制度創始於武周,武則天於長安二年(702年)開設“武舉”,選拔有武藝的人。

當時,武則天推行武舉主要是為了選拔將才,而且她還規定武舉不問出身,哪怕是平民也可以報名參加。

當時唐代民風本就是豪邁,民間尚武之風頗濃,很多人一聽說還有這樣一種考試,每個人都比較的興奮,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據悉,武則天透過武舉制度也為唐朝招納了很多良才,比如,保護大唐社稷的名將郭子儀,便是透過這樣的方式選拔出來的。

時間來到宋朝之後,武舉制度考核發生了一些變化,不僅要看武藝,還要看文化功底,增加了一些難度。

清朝末代武狀元,曾靠2招打敗霍元甲,一說名字很多人都知道!

簡單來說,宋代的武舉考核中,增加了一門文化考試,與現在體育生體育分、文化分相似。

為何會這麼做呢?主要是根據當時的需要,宋朝的武將更加側重考察兵法和統帥能力,需要的不再是“武夫”。

明朝初年,武舉制度是繼承了宋朝考核方式,只是到了明朝後期,因為內憂外患不斷,國家又改變了相應的規則。

武舉人不再既側重文化,又側重武力值,只要能夠為國家排憂解難,文化分不達標也是可以的。

及至清朝,武舉制度來到了巔峰的時刻。清朝的武舉總結了歷朝歷代的經驗和教訓,文武並重的同時,還側重武藝還增加了騎馬,射箭等。

清朝末代武狀元,曾靠2招打敗霍元甲,一說名字很多人都知道!

武狀元張三甲

眾所周知,清朝末年,滿清政府腐敗無能,被帝國主義打得毫無還手之力,最終在20世紀初期亡國了。

值得一提的是,滿清雖然亡國了,但是在此之前,他們依然選拔出了一位武舉人(武狀元)。從時間上來看,也算是“末代武狀元”吧,這個人名叫張三甲。

張三甲是開州戶部寨村人,他的祖父名叫張增。一次,外出打工的時候,他遇到一個武術高手。

兩人很快便成為了朋友,同時跟著這位朋友,張增學了一些拳腳功夫。沒事的時候就不斷練習,結果隨著時間的推移,他成為了一位武術大家,還開辦了武術館。

張三甲三代的武術都很好,同時張三甲自己也很喜歡武術,家裡人也從小培養他。七八歲的時候,他就會了很多套路無數。

清朝末代武狀元,曾靠2招打敗霍元甲,一說名字很多人都知道!

十四五歲時,張三甲已長成了一位魁梧的大漢,據說他曾經把他鄰家門前的兩個數百斤重的石獅子,拿在手裡當玩具。

玩耍一陣放回原地,面不改色,氣不發喘。對於此事,鄉里鄉親都很震驚,稱之為“神力”。

後來,張三甲想報效祖國,就去參加了武舉,從鄉試到京考都很順利。在會試中,張三甲表現十分出色,力大無窮,冠絕同一批考生。

他的表現非常亮眼,從而進入了光緒皇帝的眼中,不僅給了他武狀元的名頭,還讓他做了自己的貼身侍衛。

當時,張三甲紅極一時,奈何也僅僅是曇花一現。因為那個時候朝綱混亂,他縱有一身武藝,卻無從施展,最後憂思成疾,不久後便病倒了。

清朝末代武狀元,曾靠2招打敗霍元甲,一說名字很多人都知道!

後來,在藥石無用的情況下,張三甲就去世了。對於張三甲的英年早逝,很多人都非常的惋惜。不過,雖然他早早地去世了,但是江湖關於他的故事卻流傳了下來。

張三甲與霍元甲比武傳說

清末這段歷史大家都很清楚,內憂外患使得武舉從此走向終結,但也打造了一種尚武的氣氛。

當時,社會上就曾出現過許多俠肝義膽的武術大家,有大家熟悉的黃飛鴻、霍元甲等,他們不僅武功高強,而且都是有家國情懷的真英雄。

在他們的帶動下,許多年輕人加入習武的行列,希望練就一身好武藝,保護自己的家人,保衛國家。

無敵是多麼寂寞,高手見面總是想過兩招,據說,霍元甲年輕之時,喜歡和高手過招,來增加自己的實力。

清朝末代武狀元,曾靠2招打敗霍元甲,一說名字很多人都知道!

在霍元甲看來,武術是一門注重討論切磋的技術,只有不斷地吸收總結,才能夠取得長足的進步。

就這樣,霍元甲在聽說有一個武藝超群的人叫張三甲,然後就找到了張三甲,與他展開了一場對決。

對決中,張三甲透過快速的進攻和防守,不斷地攻擊霍元甲,用四兩撥千斤的技巧,再加上以氣駕馭武功,使其爆發出恐怖的力量。

結果,即使霍元甲使出了自己會的所有功夫,卻始終無法撼動,在兩個回合(兩招)之後,霍元甲便被打敗了。

對於這次的決鬥,霍元甲也知道了自己同張三甲之間的差距,輸得心服口服,從容告辭。由此,這件事情成為了一段佳話。

清朝末代武狀元,曾靠2招打敗霍元甲,一說名字很多人都知道!

當然,這件事情一般都是在民間流傳,並沒有什麼文字記載。不過,無風不起浪,既然有這樣的流傳,必然有其根據。

霍元甲是一代宗師,如果張三甲也活著,可能也會有更多關於他的傳奇,而且後者既然是武舉人,武功自然要比霍元甲高出一籌。

曾經,90年代的香港,也曾颳了一波功夫高潮,李小龍、成龍、李連杰引領了一波潮流。

可惜的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會功夫的人逐漸在減少,不知道以後誰能扛起這杆功夫的大旗。

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江湖已不在,功夫也在不斷沒落,可惜、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