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的第一次西征,最遠處曾打到阿富汗和俄羅斯境內。

成吉思汗的第一次西征,最遠處曾打到阿富汗和俄羅斯境內。

公元1218年,大蒙古國皇帝成吉思汗根據通商協議,派遣一支數百人的商隊,滿載金銀珠寶以及絲綢等貴重物品,前往花刺子模國進行貿易,但商隊出發後,卻在途中遭遇不測,最終致使成吉思汗大怒,親自率軍征討花刺子模。

而這次征討,也拉開了蒙古大軍第一次西征的序幕,自此,蒙古大軍的鐵騎在歐洲大陸上縱橫馳騁,不計其數的城池也因此被摧毀。

從公元1219年成吉思汗率軍出征算起,到他在公元1225年最終班師回到蒙古,這次西征前後共進行了五年有餘,在這五年的時間裡,西方世界第一次感受到了蒙古人的兇猛。

那麼在這五年裡,成吉思汗率領的蒙古大軍,最遠處曾打到哪裡了呢?他最終又是為何要班師回到蒙古呢?

讓我們穿越歷史,去看一看當年蒙古大軍驚人的戰績。

成吉思汗的第一次西征,最遠處曾打到阿富汗和俄羅斯境內。

第一次西征,原本不在成吉思汗的計劃之內。

公元1206年,鐵木真被蒙古諸王和群臣尊為“成吉思汗”,隨後,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國,正式開始了大規模的對外征服戰爭。

當時,大蒙古國最大的敵人,是不遠處的西夏和金國,本著“先弱後強”的策略,成吉思汗將第一個進攻目標,對準了經濟富庶,佔據戰略要衝的西夏。

但攻打西夏,並不是十分順利,成吉思汗先後在公元1205年和1207年,兩次派兵入侵西夏,雖說取得了一定的戰果,但始終未能將其打下。

與此同時,在距離大蒙古國較遠的阿富汗地區,一個由突厥人建立的政權,正在一步步走向壯大,到了公元1200年,這個原本十分弱小的勢力,已經成為了一個地域廣闊的王國,這就是花刺子模國。

原本,由於距離相隔甚遠,大蒙古國和花刺子模國之間,至少在當時不應該爆發戰爭,雙方理應和平共處,但一件小事,卻改變了這種和平的現狀。

花刺子模當時的國王名叫摩訶末,這個人是一個極具軍事才能的君主,花刺子模正是在他的帶領下得以發展壯大,為了讓花刺子模王國走的更遠,摩訶末就必須瞭解周邊有哪些敵人。

但對於大蒙古國,摩訶末也只是聞其名卻不知其人,畢竟雙方的距離還是比較遠的,為了摸清大蒙古國的實力,摩訶末就在1215年,派出了一個使者團,前往蒙古,表面上是友好拜訪,實際上是為了探明對方實力。

而這個使者團在來到蒙古後,不明就裡的成吉思汗熱情地接待了他們,並向他們轉達了自己願意與花刺子模通商的美好願望,畢竟對於當時的成吉思汗來說,現階段最主要的軍事目標,是西夏和金國,“遠交近攻”的基本原則他還是懂的。

成吉思汗的第一次西征,最遠處曾打到阿富汗和俄羅斯境內。

就這樣,花刺子模的使者帶著成吉思汗的美好願望回到了自己國度,並向國王摩訶末彙報了成吉思汗的想法,而為了表達自己的誠意,成吉思汗專門遣派了一支使者團,帶著金銀珠寶,回訪花刺子模,再次向摩訶末表達了成吉思汗願意通商的想法。

但摩訶末對於友好通商,十分的不以為然,但由於當時對蒙古實力的拿不準,讓他並沒有回絕成吉思汗,採用了不置可否的態度回覆了此事。

之後不久,蒙古軍在追擊蔑兒乞人時,進入了花刺子模的疆域,聞聽訊息的摩訶末,以蒙古軍未經允許便進入其領地為由,親自帶兵偷襲蒙古軍營地,並帶走了幾乎所有的戰利品,得知訊息的蒙古軍首領朮赤,自知理虧,好聲好氣地向摩訶末解釋,但摩訶末不管不顧,在偷襲之後,居然帶兵攻打朮赤。

結果,摩訶末被朮赤大敗,其本人差一點被俘,而由於蒙古軍當時並沒有準備和花刺子模開戰,因此朮赤在得勝後,率軍撤出花刺子模境內,這場衝突也因此沒有進一步擴大。

吃了暗虧的摩訶末自然是不樂意,在此之後,他多次趁蒙古大軍攻打西遼之際,派兵搶佔西遼與花刺子模交界處的一些據點,雙方也因此產生了不少小規模的衝突。

成吉思汗的第一次西征,最遠處曾打到阿富汗和俄羅斯境內。

但截至到這個時候,花刺子模和大蒙古國,整體上還是和平共處的,雙方並沒有展開大規模的戰爭,但花刺子模一而再再而三的挑釁,也為不久後的被蒙古大軍征討,埋下了巨大的隱患

雙方爆發戰爭的導火索,源於一支商隊。

公元1218年,成吉思汗本著和平共處、相互通商的原則,派遣了一支數百人組成的商隊,前往花刺子模通商,當時,這支商隊攜帶了大量的金銀珠寶,以及各種貴重的皮毛製品,並帶著成吉思汗親筆寫的書信,浩浩蕩蕩的出發。

但商隊在走到訛答剌城後,花刺子模的守將亦納勒出黑因為貪圖商隊攜帶的財寶,就故意將商隊扣留,同時向摩訶末報信,說商隊中有成吉思汗派來刺探情報的密探。

這一上報,對摩訶末來說,就好比有人遞了一個枕頭給正打瞌睡的人,正中摩訶末的下懷,在沒有弄清楚事情真相的前提下,摩訶末“果斷”下令,處決商隊所有成員,並沒收商隊全部物品。

原本,摩訶末以為,這次事件還會像之前一樣,蒙古人會選擇忍氣吞聲,但他不知道是,商隊成員的死,徹底讓成吉思汗震怒了。

成吉思汗的第一次西征,最遠處曾打到阿富汗和俄羅斯境內。

根據史料記載,在商隊被處決的訊息傳回蒙古後,成吉思汗前所未有的暴怒,其實這也能夠理解,雖說是一支商隊,但代表的是成吉思汗和大蒙古國的臉面,如今卻被人全部處死,這就意味著在打成吉思汗的臉,並且還是打的啪啪響那種。

“驚怒而泣,登一山巔,免冠,解帶置項後,跪地求天,助其復仇,斷食祈禱三日夜始下山”。——-成吉思汗在得知商隊被殺後的反應

但在發兵征討之前,成吉思汗還是保持了難得的清醒和理智,他還是希望雙方能夠用和平的方式解決這次事件,因此,他派出了三名使者,前往花刺子模面見摩訶末,希望對方就這件事給一個說法和解決方式。

“君前與我約,保不虐待此國任何商人。今遽違約,枉為一國之主。若訛答剌虐殺商人之事,果非君命,則請以守將付我,聽我懲罰,否則即備戰。”——-使者向摩訶末轉達成吉思汗的原話

但俗話說,閻王爺勸不了該死的鬼,摩訶末對於蒙古使者的到來,以及成吉思汗的警告,不僅置若罔聞,居然還將三名使者其中的主使殺害,對另外兩名使者百般羞辱後,將他們放回蒙古。

摩訶末放回使者的意思,就是讓他們回去報信,言外之意,就是不怕你成吉思汗來打。

這下,成吉思汗算是徹底爆發了,有道是士可忍孰不可忍,如果再不讓摩訶末領略一下蒙古鐵騎的厲害,那他就不知道花兒為什麼這樣紅。

於是,成吉思汗一聲令下,蒙古大軍迅速的準備起來,短短半年之內,就組織起一支十餘萬的大軍,並在次年,也就是公元1219年,正式開始對花刺子模的征討。

成吉思汗的第一次西征,最遠處曾打到阿富汗和俄羅斯境內。

需要說明的是,這次征討,是由成吉思汗親自帶隊,之所以他要親自出馬,主要有兩方面原因,其一是當時蒙古與西夏、金國以及西遼的戰爭還在持續,成吉思汗的幾個兒子也分別在不同的戰場,一時半會抽不出身,因此成吉思汗也就親自上場了。

而第二個原因,也是最重要的原因,是因為摩訶末三番五次的挑釁,讓成吉思汗的憤怒達到了極點,從成吉思汗本人來講,也想親自教訓一下這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國王,因此他也就帶兵親征。

更何況,當時的成吉思汗,還算是正值壯年,閒著也是閒著,趁這個機會活動下筋骨也是好的。

公元1219年,蒙古大軍正式出發,其實在主力部隊出發之前,成吉思汗為了穩妥起見,就已經派了一支部隊在費爾干納(今烏茲別克東部城市)進行佯攻,同時,他還派遣了數名間諜策反花刺子模國內的幾股勢力,雖說成效不大,但也探知到不少情報。

種種周密的準備工作,再加上蒙古大軍久經沙場的恐怖戰力,讓雙方在開戰之處,就讓蒙古軍佔據上風,而花刺子模這邊,由於摩訶末中了蒙古軍佯攻之計,導致錯誤的判斷了蒙古大軍主力部隊的位置,也因此造成了兵力的分配和部署,出現了極大的問題。

在這種情況下,蒙古大軍十分順利地在1219年秋末,就到達了訛答剌城下,這座城就是蒙古使者被殺之地,在這裡,成吉思汗吸納了不少前來歸順的勢力,總兵力一度達到了近15萬人。

在訛答剌城誓師後,蒙古大軍開始向花刺子模內陸進發,成吉思汗將兵力分為四路,對花刺子模的一些主要城市進行攻打,一時間,整個花刺子模陷入了蒙古大軍的圍殲之中。

那麼說,此時的摩訶末是什麼反應呢?用一句成語就能形容,那就是疲於奔命。

在最開始,摩訶末的想法是,蒙古軍經過長途跋涉,並且穿過叢山峻嶺與荒漠地區後,一定會人困馬乏,因此,他就在蒙古軍進入花刺子模後首先要面對的幾個城市,佈置了重兵,想借此拖住蒙古大軍,並將他們耗到兵力耗竭後,自己再率領大軍發動總攻,一舉擊敗成吉思汗。

這個想法整體來說,並不算無腦,應該說還頗為高明,畢竟蒙古軍是遠端作戰,補給和消耗,就是一個很大的問題,用這個方法來拖垮蒙古軍,也還算可行。

他的想法不錯,只可惜的是,他遇到的是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的第一次西征,最遠處曾打到阿富汗和俄羅斯境內。

在多年的征戰中,成吉思汗早就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打法,靠著這種打法,他才會建立大蒙古國,並將西夏和金國打得奄奄一息。

先說消耗問題,蒙古軍一向是“以戰養戰,就地補給”的策略,這就極大的突破了後勤補給的限制,因此,想依靠消耗來拖垮蒙古軍,基本上是痴人說夢。

另外,成吉思汗的一貫打法就是,先派出一支部隊,將對方的城池團團圍住,這樣就可以形成對對方的監視,必要時還可以發動圍攻。

同時,他還會安排主力部隊,進行大迂迴,繞到敵人的大後方,從後面發動進攻,一旦發動進攻,就會讓敵人腹部受敵,致使敵人在完全沒有料到的地點和時間,並且在十分不利的態勢下,倉促的應戰。

這個時候,正面圍攻的部隊,也發動進攻,如此一來,敵人就會陷入兩線甚至多線作戰,城破也就是必然的結果了。

總結一下,成吉思汗和蒙古大軍的戰術特點,就是迂迴包抄、聚而殲之。

在這種先進的打法之下,再加上蒙古鐵騎的兇悍,很快,花刺子模的多個城市一一淪陷,訛答剌城之戰,守將海兒汗,就是前文中殺害蒙古使者那位,打到最後時,僅剩他和兩名部下,最終整座城被夷為平地,其本人也被成吉思汗下令將熔化的銀液灌入他的耳朵和眼睛而死。

攻破不花剌城時,由於城內士兵的抵抗,致使蒙古大軍在城破後,大肆對城內居民展開屠殺,並且,強令城裡的歌姬出來為他們跳舞,那些原本尊貴的教長、法師和學者,都如同奴隸一般,為蒙古大軍照顧馬匹。

而不花剌城的淪陷,意味著花刺子模的腹地已經完全暴露在蒙古大軍的鐵蹄之下,在隨後的數年裡,成吉思汗帶領蒙古大軍,幾乎將花刺子模的重要城鎮血洗了一個遍,最終迫使摩訶末逃入裡海,死在一個名為額別思寬的小島。

在摩訶末死後,其子札蘭丁組織了花刺子模的部分勢力,對蒙古軍進行了頑強的抵抗,期間,還在1221年夏秋爆發的八魯灣之戰,利用地形優勢重創蒙古軍,造成了蒙古方面死傷15000人。

成吉思汗的第一次西征,最遠處曾打到阿富汗和俄羅斯境內。

但這次短暫的勝利,並沒有改變戰爭的結果,在成吉思汗調整戰略後,花刺子模大敗,札蘭丁不得不帶領殘部逃亡。

此時,成吉思汗已經佔據了花刺子模幾乎所有的領地,不僅阿富汗大多數地區遍地均有蒙古軍的身影,就連如今的巴基斯坦的部分城市,也受到了蒙古大軍的搶掠。

而為了追擊札蘭丁,成吉思汗派兵進入印度,但因為天氣炎熱,不得不退回,之後又繼續派人追擊,最遠處曾深入俄羅斯境內的坎察草原。

而到了公元1223年春,由於原本已經歸降的西夏發生叛亂,再加上成吉思汗已經出征數年,現在花刺子模也被消滅,因此,在一番權衡之後,成吉思汗決定命長子朮赤鎮守花刺子模,自己則率軍返回蒙古本部。

這次西征就以成吉思汗返回蒙古本部而宣告結束,而透過這次遠征,原本是計劃消滅花刺子模的成吉思汗,卻在取得這個戰果的同時,打通了打通了亞歐大陸通道,消除了東西方交往的屏障,“使一切民族眾姓,聚首相見”,極大的促進了東西方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交往。

此舉,對世界歷史的發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而這次西征,讓蒙古人見識到了世界的廣袤,更讓西方人領略了蒙古鐵騎的強悍,在接下來的很長一段時間裡,蒙古騎兵將會是他們的噩夢。

而在成吉思汗病逝後,他的幾個兒子接連發動了兩次西征,讓大蒙古國的疆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廣闊,這兩次西征,史稱“長子西征”和“旭烈兀西征”。

成吉思汗的第一次西征,最遠處曾打到阿富汗和俄羅斯境內。

綜上所述,成吉思汗所帶領的西征,最遠處曾打到了如今的阿富汗境內,並且,為了追擊花刺子模的末代君主札蘭丁,蒙古大軍的一支偏師曾到達隸屬俄羅斯境內的坎察草原,但由於西夏的叛亂和出征已久,讓成吉思汗最終在公元1224年班師返回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