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清朝人要把前面頭髮剃掉?這樣的髮型有什麼實際含義嗎?

這個髮型源自多爾袞的“剃髮令”。

我國古代幾乎沒有出現過什麼集體性的髮型上的變改,這種變改,在以往反而是隻會發生在遊牧民族身上,譬如著名的西夏,就曾在留長髮和剃光頭之間猶豫,前者是“漢化”,後者則是“胡化”。

為什麼清朝人要把前面頭髮剃掉?這樣的髮型有什麼實際含義嗎?

可清朝了得,先是削弱大明,明政府內外交困,卻是先被李自成打開了北京城們,大明就此滅亡,世人以為江山又再將姓李的時候,滿清卻是透過吳三桂的配合入關了,山海關之戰大順兵敗,李自成逃跑,華夏陷落。

說“華夏陷落”,這是不為過的,多爾袞是當時大清的實際掌權者,他入關之後,文治武功不搞,首先要貫徹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要求全中原人民“剃髮”,時間是“十日之內”,剃的什麼發?

時人雅稱為“滿頭”,俗稱為“金錢鼠尾”。

金錢鼠尾,這種髮型有著自己的跟腳,原型是遊牧民族、漁牧民族的“辮髮”,而辮髮再往前追溯,匈奴時期這種髮型都大量存在了,遊牧民族留這種髮型,一是為了方便騎射,不礙事,二是這輩子都不用洗頭,節約水源。

滿族入關前,被稱為“建州女真”,他們的主要髮型就是“辮髮”,但關於努爾哈赤這種統治階層留不留辮髮,這已經很難考究了,可以確定的是,多爾袞是想以“禮儀文化”的角度,來擊潰中原人的驕傲心理。

所以當時的朝鮮、日本等接受過中原文化傳承薰陶的國度都說,“華夏陷落”,這個原因也是後來日本入侵中國的時候,不願意承認大清是“正統政府”的根本原因。

題外話不多說,再回到“剃髮令”。

為什麼清朝人要把前面頭髮剃掉?這樣的髮型有什麼實際含義嗎?

其實對於中原人而言,一不騎馬,二經常洗澡,剃髮是完全沒有必要的,最重要的是,現如今看到的古裝劇,那些個“辮髮”,其實是“牛尾辮”,而最早的辮髮,乃是“鼠尾辮”,牛與鼠的區別自然不用說了,早些時候,漢人更加憋屈。

漢族有禮法,有禮儀,辮髮對女性沒有太多的強制要求,但對於中原禮法的主體:男性,卻是傷害極大。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特別是“首發”,乃是一身毛髮之首,落髮則等於落首,這句話不是誇張的,古人一直保持著“冠禮”的傳統,一旦到了年齡,就要淨髮戴冠,意味著成年,可發都被剃了,只留下了一根醜陋的辮子,這到底算是什麼?

因此有人就開始反抗了,漢人貴族也有,平民更多,紛紛以性命抵抗,改朝換代他們可以忍氣吞聲,但是從內心裡洗去中華的顏色,卻是忍無可忍,可惜的是,漢人反抗的力量實在太弱,一次次被鎮壓,一次次向現實低頭,剃髮令最終還是實行了。

有的人不實行,其本身不僅被處死,家裡的人還要被牽連,地方政府官員立馬被革職,這種壓力四面八方,為了生存,世人無法,第一次剃髮還不要緊,等頭髮長了,還要保持髮型,這等於是一次次地“丟禮棄法”。

可時人的一些漢人官員卻是說:

“這頭髮剃了,不用剪也是好事”。

為什麼清朝人要把前面頭髮剃掉?這樣的髮型有什麼實際含義嗎?

正如前文所說,最開始是“金錢鼠尾”辮,辮子很細,就像一根小繩子。

這個髮型,是綜合滿洲和蒙古的髮型而來的。

元代皇帝的髮型辮子極多,多而細,而滿族卻是效仿金朝,徒留後腦勺的一片頭髮,如此一來,兩者可以互相印證,最終結合出了普及全民的髮型,僅留下“一銅錢”面積大的頭髮,然後把這縷頭髮,再卷繞成辮,這便是“清朝辮髮”的第一形態。

按照直觀角度來說,第一形態的“金錢鼠辮髮”,其實也算是“禿頭”的一種,但說是完全禿,那又不行,如果是真的完全禿,也是要被砍頭的,理由無他,完全禿頭,是党項族的作風,清朝統治者不允許。

辮髮在女真民族內的起源歷史也是不可考,但可以追溯的是,在金朝時期,金朝統治者也曾做過這樣的事情,讓漢人開始剃“辮髮”,只是強制性不高,而且金朝所佔有的中原地區並不是全部,這件事不了了之。

當年金朝“掀起”這件事,根源在於金世宗。

金世宗被稱為“小堯舜”,因為他不敵視漢文化,但是沒有和北魏孝文帝一樣完全漢化,保留了很高的民族自主性,譬如保留女真的“髮型”這件事,就讓他在位期間受到了女真人的絕對擁護。

為什麼清朝人要把前面頭髮剃掉?這樣的髮型有什麼實際含義嗎?

所以多爾袞這個政策,其實是有些“效仿”金世宗的。

因為大清在很多方面都在漢化,可是絕對的漢化,只會讓清朝失去主動權,在繼承了“皇權至高無上”的大明的皇權後,這件事情無法避免的被推動,比起金世宗時遇到的問題,清朝剃髮令,其實是“國本之爭”。

這個根本,掌握在漢人手中還是在滿人手中,就看這個政策。

站在漢民族的角度來講,剃髮令是對漢民族骨子裡的“禮法”最深侵略的一次,其實剃髮令一出,清朝遭到的反抗,比之前的明朝更甚,只是因為滿清入關造成的“災難”兇名在外,終究還是暴力壓制了骨氣,漢人紛紛剃髮。

此事一成,上至大清朝廷,下至民間百姓,漢人始終“抬不起頭”,大清朝廷的漢人官員亦是戰戰兢兢過日子,沒有太強大的話語權,如此一來,大清的過度階段非常快,所以多爾袞的剃髮令,也是多爾袞被尊為“清成宗”的一大根源之一。

再隨著清朝的發展,滿漢文化交融甚深,“金錢鼠”辮髮開始改變,變成了“蛇辮”,從鼠尾到蛇尾,這個變化就是“從細到粗”,之所以會產生這樣的變化,乃是文化核心和主體的改變,大清滿族這種“侵略性”弱了,雖然還是佔據著主導地位存在著。

為什麼清朝人要把前面頭髮剃掉?這樣的髮型有什麼實際含義嗎?

而蛇尾辮髮還不是終點,清朝發展到後期,“牛尾辮”開始出現了,這種辮髮其實已經朝著漢人原本的髮型恢復了,之所以發生這種變化,一是大清受到列強侵略,國內太平天國席捲,文化紛亂,且控制力下降了。

第二一來,那就是“西方文化”的匯入,讓“辮髮”開始了多元化發展,其實當時很多外國人來到大清,也剪了類似於辮髮一樣的頭髮,但不是傳統的辮髮,乃是他們自己設計的髮型,剪這樣的髮型,動機是完全“開放”狀態的,而不是被大清統治者逼迫的。

牛尾辮在世界融會貫通之際,成為了“中國人”的一大特徵,但在西方文明瞭解到大清設計出“辮髮”的因由後,紛紛又對大清的“中央皇權”制度詬病,被認為這是對漢文化、中華文化的最大侮辱,其中表現最強烈的人,就是經過“明治維新”之後強大起來的日本。

在清朝被顛覆後,剃髮令被禁止,剃髮這個生意一時之間被“掃蕩一空”,剪頭髮的老手們都失業了,中華人紛紛都對這種壓抑已久的髮型表現出了鄙夷態度,不過也還是有“習慣”了辮髮的人,不捨得剪去辮子,還要留著。

再到新文化、新時代的進步,漢民族以往的長髮卻是已經不見了,漸漸被“短髮”代替,短髮和“辮髮”的本質是一樣的,為了更方便日常的活動,而時代的快車道,已經完全把過去的文化甩在了身後。

為什麼清朝人要把前面頭髮剃掉?這樣的髮型有什麼實際含義嗎?

清朝統治者當年為了從內心、文化的深層次打擊、統治漢人,雖然實現了兩百多年的歷史,可最後也是被時代抹去,而真正讓漢族的“髮飾”一去不復返的,乃是那無情的時光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