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龍》後期,虛竹的內力能拼過段譽嗎?金庸早把答案藏在靈鷲宮

兒時與發小嬉戲打鬧的時候總是會不自覺的喊出各種絕招的名稱,你一招降龍十八掌,他便來一招六脈神劍,只不過我們的出招也只是瞎比劃而已,而且最重要的一點,咱們也沒有“內力”呀,武俠世界中那些武林高手之所以強大,多數時候還是因為“內力”的存在。

《天龍》後期,虛竹的內力能拼過段譽嗎?金庸早把答案藏在靈鷲宮

(虛竹劇照)

談及內力深厚之人,最容易讓人聯想到的莫過於,那《天龍八部》中的虛竹與段譽這兩兄弟,那二人都是奇遇不斷,幾乎沒怎麼修煉武功,二人便已達到一流高手的水準,可見“內力”對於一位習武之人的加持是巨大的,不過這兄弟二人的內力到底孰高孰低呢?

一、逍遙三老之力

在多數人看來,那虛竹的內力是冠絕全書的級別,至少從明面上來看,他的內力值甚至是可以具體化的,就因為他吸走的是逍遙三老的內力。

在虛竹登場之時,誰也沒能想到這個不起眼的小和尚會是主角之一,直到他在段延慶的幫助下破解了珍瓏棋局,進入了無崖子的密室,這才讓人意識到此子未來不可限量。

虛竹拜師之後,無崖子傳了他多少內力?原著道:“你身上已沒半分少林派的功夫,還說是什麼少林弟子?你體內蓄積有‘逍遙派’七十餘年的神功,怎麼還不是本派弟子?”

《天龍》後期,虛竹的內力能拼過段譽嗎?金庸早把答案藏在靈鷲宮

(無崖子、虛竹劇照)

等於此時的虛竹就等同於是無崖子,只是他對這內力的駕馭程度遠不及無崖子。

而到了後來的西夏冰窖之中,虛竹又夾在天山童姥和李秋水中間,吸走了二人的內力。

原著道:“堅冰凝結,童姥和李秋水的內力就此隔絕,不再傳到虛竹身上,但二人大半的真氣內力,卻也因此而盡數封在虛竹體內……也不知過了多少時候,突然間全身一震,兩股熱氣竟和體內原有的真氣合而為一,不經引導,自行在各處經脈穴道中迅速奔繞起來。原來童姥和李秋水的真氣相持不下,又無處宣洩,終於和無崖子傳給他的內力歸併。

三人的內力源出一門,性質無異,極易融合,合三為一之後,力道沛然不可復御,所到之處,受封的穴道立時衝開。

哪怕此時的天山童姥與李秋水已是功力大減,少說她們也有大半內力是歸虛竹所有,逍遙三老的內力合在一起,虛竹怕是有將近二百年的內力了。

常人壽命不過百來年,古人能活七十的都少,如此看來,正常人自主修煉武功是根本達不到虛竹此時的境界的,段譽還能比他強?

二、靈鷲宮的對決

虛竹和段譽是結義兄弟,他們二位也都是宅心仁厚之人,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段譽和虛竹之間都很難爆發一次戰鬥,不過二人在原著中還真有過一次意外的交手,即是靈鷲宮中那次。

《天龍》後期,虛竹的內力能拼過段譽嗎?金庸早把答案藏在靈鷲宮

(段譽劇照)

原著道:“譽叫道:‘二哥,受小弟一拜!’推開椅子,跪拜下去。虛竹急忙還禮,腳下一軟,向前直摔。

段譽見他摔跌,忙伸手相扶,兩人無意間真氣一撞,都覺對方體中內力充沛,急忙自行收斂剋制。

這時段譽酒意已有十分,腳步踉蹌,站立不定。突然之間,兩人哈哈大笑,互相摟抱,滾跌在地。”

此時的段譽也已憑藉那北冥神功吸走了十餘位高手的內力,儘管那些高手的實力遠不及逍遙三老,但段譽吸的重在數量多,所以二人此時是打成平手,誰也吸不走誰的內力。

不過此時的段譽武功尚未大成,也正因為如此,他在後來又有奇遇的情況下,內力自然是能超越虛竹的。

三、枯井中的奇遇

故事發展到西夏駙馬大選的一節,段譽和那老冤家鳩摩智又重逢了,這一次他們是被困於一個枯井之中,那鳩摩智是因為強練少林武功而走火入魔,他發了狂般的撲向段譽,哪料段譽卻將他畢生內力吸走。

《天龍》後期,虛竹的內力能拼過段譽嗎?金庸早把答案藏在靈鷲宮

(王語嫣劇照)

原著道:“鳩摩智猛覺右臂‘曲池穴’上一痛,體內奔騰鼓盪的內力驀然間一瀉千里,自手掌心送入段譽的頭頸。本來他內息膨脹,全身欲炸,忽然間有一個宣洩之所,登感舒暢,扼住段譽咽喉的手指漸漸鬆了。他練功時根基扎得極穩,勁力凝聚,難以撼動,雖與段譽軀體相觸,但既沒碰到段譽拇指與手腕等穴道,段譽不會自運‘北冥神功’,便沒法吸動他的內力。此刻王語嫣在他‘曲池穴’上咬了一口,鳩摩智一驚之下,息關大開,內力急瀉而出,源源不絕地注入段譽喉頭‘廉泉穴’中。”

鳩摩智可是被讀者譽為“天龍四絕”之一的高手,實力不在蕭遠山、慕容博、蕭峰之下,除了一個少林掃地僧,書中鮮有人能夠在鳩摩智身上佔得便宜。

《天龍》後期,虛竹的內力能拼過段譽嗎?金庸早把答案藏在靈鷲宮

(鳩摩智劇照)

當時在靈鷲宮一役段譽未吸得鳩摩智的內力時已經能與虛竹打成平手,後來又得鳩摩智這頂尖高手的內力,他的內力儲備自然是要在義兄虛竹之上了。

當然,內力始終只是內力,習武之人能夠駕馭它才是是否能將它轉化成實力的決定因素,所以這裡只能證明段譽的內力更深,而段譽不愛習武,未必能駕馭得住這深厚的內力,論實戰能力,恐怕還是虛竹要更勝一籌。

每個角色的優缺點都很明顯,這也是金庸故事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