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景之亂”為啥特別出名? 一場叛亂, 卻徹底改變了歷史發展程序

侯景之亂,讓一個南北朝時期的區區武將,成了歷史上讓無數人聞之色變的名字。

其中原因,首先自然因為是這一叛亂的兇殘與恐怖:侯景帶著800殘兵南逃,卻將南朝攪得天翻地覆,富庶的三吳地區成了赤地千里、白骨成山的煉獄。

但是,這種後果並非侯景之亂獨有,歷史上的所有兵亂,都會給所在的時代帶來慘烈的代價,比如西晉八王之亂與永嘉之亂、東晉桓玄之亂、北魏六鎮之變,以及後來的唐朝安史之亂、明朝靖難之役、清代三藩之亂……它們都造成了經濟衰退、人口銳減、民不聊生的可怕後果。

侯景之亂有其更特殊的地方:它給了南朝門閥制度致命一擊,促使其走向解體;它改變了南北朝實力均勢,加速改變了歷史的發展程序

“侯景之亂”為啥特別出名? 一場叛亂, 卻徹底改變了歷史發展程序

點選載入圖片

公元420年,劉裕建立取代東晉、建立南朝宋;公元439年,拓跋氏北魏統一北方,終結十六國,中國歷史步入了南北對峙時期。

從軍事層面而言,自從劉裕死後,北朝就長期佔據優勢,公元422年起,雙方的國界逐漸南移至淮水;南朝齊時期,則陸續失去了雍州、沔北、豫州等地。但這實屬無奈,在北魏強大的鐵騎面前,南朝雖善於城壘防守,但頻繁的皇族內亂、政權更迭,不斷蠶食著自我實力。

但隨著時間來到北魏末期,局面發生了變化。

北魏統一北方之後,對內的最大課題一直是推進政權的徹底封建化、提升國家治理模式,以解決多民族融合問題、緩解社會和民族矛盾。公元472年起,雄才大略之主孝文帝推進了空前徹底的漢化改革,極大促進了北方社會經濟,加速了北魏政權的封建化程序,推動了民族的交流和融合,為結束長期分裂局面、重新走向國家統一奠定了基礎。

“侯景之亂”為啥特別出名? 一場叛亂, 卻徹底改變了歷史發展程序

點選載入圖片

但這一劃時代的變革也帶來了一些弊端。比如不分良莠、全盤照搬中原政權的舊制度,特別是大定族姓、植門閥士族制度,被後世一些史學家視為“迂腐的儒化”、“消極的漢化”,使得原本積極進取、充滿銳氣的鮮卑貴族群迅速腐化;同時,隨著統治中心轉向洛陽,北方軍鎮的利益被剝奪,軍事貴族對基層軍人的盤剝越發嚴重。再加上胡太后臨朝稱制期間胡作非為,北魏的矛盾越發激化,迅速由盛轉衰。

公元523年,北魏的北方六大軍鎮(沃野、懷朔、武川、撫冥、柔玄、懷荒)各族軍民發動了規模宏大的起義,並迅速蔓延到內地,深深衝擊了北魏的統治根基。

在這期間,一代軍事天才爾朱榮橫空出世,他一度摧枯拉朽般掃平各地起義,並且抓住機會帶軍入朝,殺死胡太后及大量北魏的宗室朝臣、安插自己的親信,像當初的曹操一樣完全把控了朝政。

但在公元530年,不甘淪為漢獻帝的北魏孝莊帝設計手刃了權傾朝野的爾朱榮,北魏再次陷入動盪,形成了宇文泰與高歡一西一東、兩魏並立的格局。雙方勢同水火,常年大動干戈。

“侯景之亂”為啥特別出名? 一場叛亂, 卻徹底改變了歷史發展程序

點選載入圖片

在北朝陷入空前混亂的過程中,一度沉寂的南朝得到了揚眉吐氣的機會。當時的蕭氏梁朝在梁武帝蕭衍的統治下,經濟繁榮、文化蓬勃,此時趁著北方混戰之際北伐,一度恢復了前朝丟失的淮水、漢中等大量疆土。

客觀而言,在南梁、東魏、西魏三足鼎立的格局下,南朝一度處於有利地位。而一個人的出現,導致這一局面被徹底改變,那就是侯景。

侯景,羯族,朔州(今山西省朔州市)人,北魏末期擔任懷朔鎮的低階軍官。隨著六鎮起義爆發,他機智地投靠了如日中天的爾朱榮。

由於天性尚武、善於騎射、作戰經驗豐富,加上戰場上的學習能力超強,侯景在爾朱榮手下如魚得水,逐漸從一個先鋒大將成長為定州刺史、大行臺、濮陽郡公。

隨著爾朱榮被殺,侯景審時度勢、率部投靠了高歡。高歡何等人物,他雖然明白侯景此人野心不小、絕非善類,但為了對付硬骨頭宇文泰,加上對自己駕馭能力極有信心,他還是接納了侯景,並將其視作自己的左膀右臂。

“侯景之亂”為啥特別出名? 一場叛亂, 卻徹底改變了歷史發展程序

點選載入圖片

侯景確實很有能耐,他為東魏立下赫赫戰功,逐漸官至司徒、南道行臺,手下能夠指揮的軍隊超過十萬,是高氏家族在黃河以南的最可靠幫手。

但這自然引起了高歡的忌憚。這位梟雄臨死前曾一再告誡兒子高澄,侯景此人反覆無常、首鼠兩端,一定要加以提防。

常年混跡於東魏政壇,侯景當然也有自己的訊息渠道。在打探到高歡的遺言後,他先下手為強、決心反叛。

考慮到“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侯景首先向宇文泰伸出了橄欖枝。但雙方知根知底,宇文泰對他壓根沒什麼信任,侯景在碰壁後只得把目光轉向了南朝梁。

在有心北伐中原、光復故土的梁武帝蕭衍看來,接納侯景可以“以夷制夷”,並且還能憑空獲得河南地區(黃河以南),這無異於天上掉餡餅。被慾望衝昏頭腦的他,無視侯景的為人、不顧群臣反對,毅然決定接納這位桀驁難馴的叛臣,並且封其為河南王、大將軍、督河南南北諸軍事。

“侯景之亂”為啥特別出名? 一場叛亂, 卻徹底改變了歷史發展程序

點選載入圖片

在北邊,得益於父親生前的提醒,高澄對此早有防範,他祭出了高歡留下的“侯景剋星”慕容紹宗。在這位燕國慕容氏後裔的打擊下,十萬梁軍淪為炮灰、蕭衍的侄子蕭淵明被俘,侯景也被徹底擊潰,最終只帶著800親信僥倖南逃,被任命為南豫州牧、鎮守壽陽。

沒有永恆的朋友,沒有永恆的敵人,只有永恆的利益。沒過多久,東魏、南梁關係緩和,期待摒棄前嫌、重歸舊好,看重親情的蕭衍也很想贖回自己的侄子蕭淵明。但這一苗頭對於侯景而言無異於末日,為了避免自己成為換回蕭淵明的籌碼,他憤而起兵叛亂,並且在蕭衍之侄蕭正德的幫助下成功以奇兵渡江,包圍了梁朝都城建康。

梁武帝蕭衍犯下了兩大錯誤:

第一,高估了長江天險的威力,低估了侯景的軍事能力;

第二,對統治集團內部的痼疾毫無心理準備。他重用蕭正德對付侯景,沒想到侄子卻成了對方的內應;他召集眾多擁兵一方的子侄率軍勤王,但這些親人卻出工不出力、坐山觀虎鬥。

“侯景之亂”為啥特別出名? 一場叛亂, 卻徹底改變了歷史發展程序

點選載入圖片

上述兩大錯誤,造成了一大奇景:侯景叛軍包圍了建康城裡的梁武帝蕭衍,前來勤王的各地梁軍則包圍了侯景。但與殺紅了眼的亡命之徒侯景相比,外圍梁軍則勾心鬥角、爾虞我詐,他們都不願意損失自己的實力與侯景硬碰硬,默契地事不關己高高掛起。

最終,經過持續幾個月的圍城戰,侯景的亂軍成功殺入建康內城。此時的城內倖存者已所剩無幾,大部分人餓死、病死,遍地屍體,梁武帝蕭衍本人也被侯景活活餓死。

緊接著,侯景放縱士兵肆意搶劫、隨意屠戮,曾經令天下人嚮往的江南富庶地區“千里絕煙,人跡罕見,白骨成聚,如丘隴焉”,蕭衍積累了50年的繁華盛世化為烏有。

更嚴重的則在於以下兩點:

“侯景之亂”為啥特別出名? 一場叛亂, 卻徹底改變了歷史發展程序

點選載入圖片

首先,由於在投靠梁朝後請求與王、謝聯姻被拒,自卑的侯景對江南門閥士族社會恨到了骨子裡。攻下建康後,他故意屠殺江南士族權貴,出現了世家大族“莫不衣羅綺,懷金玉,交相枕藉,聽命待終”的慘境,即這些豪門望族穿金戴銀卻毫無自保能力,要麼活活餓死,要麼死於亂軍之手。這種滅族式的打擊,讓延續了數百年的南朝門閥社會趨近解體。

第二,天下原本是東魏高氏、西魏宇文氏、南梁蕭氏三足鼎立,三方各有核心競爭力。侯景雖然叛亂,但由於高氏準備充分,並沒有打破三方的平衡。但隨著他在南朝再度反叛,則對蕭氏政權造成了傷筋動骨的打擊;西魏、東魏(北齊)也趁機南下,前者搶下了漢中、蜀地以及長江中游以北的土地,後者則奪下了長江下游及北。

經此一亂,原本綜合實力最弱的西魏(北周)強勢崛起,疆域遼闊、經濟發達的南朝被空前削弱,南北分界線變成了長江,北吞南已成為了必然趨勢。

“以梁朝的覆亡為轉折點,南北軍事的均勢從此消失,四十年後北方吞併南方的局勢,這時在很大程度上已經決定了。”(《論梁武帝及其時代》)如此深遠地影響了歷史的發展,自稱“宇宙大將軍”的侯景,也算是前無古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