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健次金世佳《獵罪圖鑑》太想震撼觀眾, 反而變成愚弄觀眾

檀健次金世佳《獵罪圖鑑》太想震撼觀眾, 反而變成愚弄觀眾

《獵罪圖鑑》目前最鮮明的問題就是太想突破套路,於是在能力不足的情況下拼命一躍,成功地扯到了自己的蛋。

其心確實可嘉,然而面對從套路向著離譜狂奔而去的劇情,實在有點誇不出來。

從創新度來看,《獵罪圖鑑》其實並沒有足夠大的優勢。

畢竟單元探案劇作為已經有無數珠玉在前的經典影視題材,容易讓觀眾眼前一亮的設定和容易踩的坑基本已經被國內外的業界同仁探索了個遍。

檀健次金世佳《獵罪圖鑑》太想震撼觀眾, 反而變成愚弄觀眾

如果暫時跳出“模擬畫像師”這一特殊職業元素,從更宏觀的角度分析《獵罪圖鑑》的整體架構,就會發現情節編排還是堪稱典中典的“獨立案件推動劇情,舊日懸案貫穿始終”,主角組合還是刑警隊長+特長精英,文武搭配,動靜結合,從歡喜冤家到惺惺相惜。

聚焦模擬畫像師的故事設定表面看上去頗為新鮮,等到劇情逐漸展開,很快就透出了“舊”的氣息。如何在經典的基礎上更上一層樓,給觀眾帶來心理上的滿足和情緒上的震撼也就成為了擺在《獵罪圖鑑》面前的急迫挑戰。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獵罪圖鑑》的破題方式竟然是把原本應該嚴謹燒腦的單元劇情直接搞成了“震驚體”,將觀眾的智商墊到了話題度腳下。

比如,#震驚!1+1就是等於10086#。沈翊在嫌疑人的畫廊裡看到標記的創作年份和實際創作年份對不上的諸多畫作,立刻推理出畫廊的主人在從事組織賣春的犯罪活動,畫作上虛假的創作年份代表的是他手中女孩的年齡。

檀健次金世佳《獵罪圖鑑》太想震撼觀眾, 反而變成愚弄觀眾

這思維的跳躍程度不亞於“一艘船上載有40頭牛,另外還有30只羊,請問船長的年齡多大”。

作為快節奏的單元探案劇,對一些相對來說不那麼重要的情節做出取捨是可以理解的,但這不意味著主創可以把必要的案件線索和推理過程也統統刪減或者忽略,用“一錘定音”的態度敷衍觀眾。

再比如,#震驚!你以為是模擬畫像師,其實是透視眼#。沈翊用超遠距離拍下的模糊監控畫面作參考,就能精準還原女孩的口罩下因整容失敗導致毀容的臉龐;

可是能力強大到秒殺AI復原軟體的沈翊卻偏偏記不起殺害了杜城師父的嫌疑人的容貌,這可不是菜籽落到針眼裡——巧了嗎?

檀健次金世佳《獵罪圖鑑》太想震撼觀眾, 反而變成愚弄觀眾

除了為增加情節戲劇性大開金手指,《獵罪圖鑑》對角色情緒的描寫則更加天馬行空,一眾配角的感情經常在兩個極端之間反覆橫跳,令人搞不清獵的究竟是“罪”還是“精神病”。

明明之前心懷好感,一旦發現女孩暗戀的人其實不是自己,分分鐘對她各種霸凌;

之前被整容醫生精神控制,為他壞事做盡,心念一轉立刻痛下殺手,還一不做二不休把勒索自己的保安一起“送走”,從可憐無助到心狠手辣一秒變身無縫銜接;

檀健次金世佳《獵罪圖鑑》太想震撼觀眾, 反而變成愚弄觀眾

怎麼說呢,劇情發展確實變得難以預測了,但觀感真的就是為了結案而結案,為了話題度而強行震驚。

對於單元探案劇這個題材來說,前面說過觀眾所求無外乎心理上的滿足或者情緒上的震撼,所以本格推理和社會派推理才會成為偵探推理小說中流傳最廣、影響力也最強的兩大流派。長久以來不斷湧現的優秀作品各有側重,但基本萬變不離其宗。

可惜的是《獵罪圖鑑》在求新求變的道路上操之過急,對於探案推理細節把控的能力又有所欠缺,導致前兩個案子草率感明顯,人物情緒刻畫缺乏鋪墊、相當扁平。儘管檀健次和金世佳將沈翊和杜城之間歡喜冤家的氛圍營造得可圈可點,也阻擋不住《獵罪圖鑑》追求炫技結果對觀眾智商的忽視。

就目前來看,第一個案子已經崩得頗為徹底,如果第二個案子能趕緊沉下來認真探案,或許還有挽救餘地。如果主創們繼續自我陶醉、飄在半空,沈翊再寫實的畫功也救不了這狂野的劇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