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感冒,白大褂的醫生讓大家在腋下,或者是在嘴裡揣一根溫度,
如果體溫“過關”則就可以免除刺尻之災
,如果不合格,打上一兩針是少不了的。
那麼,所謂的
合格標準
是什麼呢?有資料統計,人類的平均體溫在37度。
但是這一體溫正在變低,早已不足37度,而且男性比女性降得更快,原因何在?
恆溫與冷血
在物種的劃分上,人類將物種分為恆溫動物和冷血動物。
所謂的冷血動物,就是在身體當中沒有
調節溫度
的功能,需要依靠外界的溫度來維持體溫。
這就不可避免地導致了冷血動物的體溫會隨著外界溫度的變化而發生改變,
如鱷魚、蛇等等
。
恆溫動物
是指,在一定的環境當中,動物能夠透過自己的內部器官,達到調節身體溫度的目的。
人類就屬於恆溫動物,
一年四季的溫度都保持在一個恆溫的狀態
。
當人處於高溫環境下,身體的新陳代謝加快,並且產生大量的汗液來帶走身體中的熱量,防止身體出現高溫的情況。
而當人們處於低溫的時候,
身體的神經調節中樞會讓心臟處於緊張狀態
,加速心跳的頻率,促進血液迴圈來增加體溫。
18世紀,德國的一位醫生對兩萬多人的體溫進行了採集,因人而異各有差異,
但都在37度左右
,所以人體的溫度也定為了37度。
人體
溫度的變化
也不能太大,最低不能低於36攝氏度,最高不能超過37。5度,否則就會出現許多異常情況,比如發燒、心肌梗死等等。
但是在21世紀,美國知名大學斯坦福大學的調研當中發現,
現代人的平均體溫要比原來檢測出的溫度低0.34度。
而且,人類的平均體溫正在以每年0。03度的趨勢下降。
在調研的人當中,男性的平均溫度要比女性低0。2度。
由此人們產生了疑問,導致這種情況出現的原因何在呢?男性和女性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差異?
勞動量的減少
首先是在勞動方面,隨著
工業革命
的發展,尤其是大器械生產出現之後,人類從煩瑣的流水線上解放,轉而發展服務行業,
在勞動量上自然有所減輕
。
尤其是在現代社會,許多人只需要一臺電腦就可以辦公,從體力勞動轉化為腦力勞動,代表著身體熱量的降低
自從機械代替了人們的部分生活之後,人們變得
更加懶惰
,導致了身體能夠得到的運動進一步減少。
比如,在進入到現代社會之前,人們通常都是步行上班,也有的人會騎腳踏車,這都是屬於運動的一部分。
對於現代社會來說,
大多數的人會選擇公交車這種又便宜,又快的出行方式
。
在未來,當
機器人
替代了人類更多的工作與家務之後,人類的體溫還將得到進一步的降低。
飲食結構的改變
在18世紀的時候,人們吃的食物大多是一些粗糧或者是難以消化的食物,於是人們在胃當中鍛煉出了強大的消化系統來應對,將食物有效地轉化成
能量和熱量
。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類的食物型別也得到了最佳化,
更多易被消化食物的出現
,人們的飲食更偏向於這種食物。
進入到了現代社會之後,食物變得越來越
多樣化
,人們的選擇也就越來越多,吃多了精緻的糧食之後,人們胃部的消化能力就會退化,容易出現消化不良的情況。
當然,另一方年也是
運動太少
的原因。
所以現代人的胃病很多,由於食物引起的消化不良佔了很大一部分。
人們攝取食物之後,更多的不是轉化為能量和熱量,
而是堆積起來成為了身體當中的脂肪
。
有資料表明,現代社會的人們
因肥胖
導致的疾病正在增加,人們的身體脂肪也比以前要多上許多。
另外,高熱量的食物的增加也是一種原因,有人可能會有疑惑,高熱量食物吃多了體溫不是應該更高嗎?為什麼還會變冷呢?
高熱量自然能夠產生更多的能量,其前提是能夠被腸道很好地
消化吸收
才行,否則它就是脂肪。
簡單來講,就是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
吃得太好了,但是消化不了。
以前的人們
有啥吃啥
還嘎嘎香,現代人
吃啥有啥
還賊挑食。
身體感知減弱
現代人的身體對外界的溫度變化並不敏感,而且人們的身體對外界的變化也並不需要多敏感。
當外界溫度過高的時候,
只需要開個空調房間內的溫度就能降下來
,在炎熱的夏天也能體驗到“秋天”的感覺。
在冬天的時候,也只需要
將空調一開
,什麼事情都解決了,真正實現了一年四季春的願望。
在這一過程當中,
身體的溫度調節功能無法很好地發揮作用
,身體的溫度自然而然就降低了。
這個時候有人可能會問,
既然溫度調節功能存在失調的可能性
,為什麼體溫不是變熱了而是變涼了呢?
這個問題其實很好回答,
因為人類喜歡的溫度在25度到30度之間
,不管是夏天還是冬天的時候,人們都將溫度保持在這個範圍了之內,人類待在這樣的環境,身體便在潛移默化之間做出了改變,
趨向於更低
的溫度。
為何男性的體溫要比女性低?
第一就是
行為習慣
的原因,男性在生活當中更注重自己的儀表儀容,覺得厚重的衣服會影響自己的形象,
即便是在寒冷的冬天也不會穿得太厚
。
所謂的要風度不要溫度,也就是這個道理。
而比起保暖,大部分女性更在意穿著上的實用性。
第二,在
身體結構上
,
女性的肌膚更為敏感
,女性在對外界的溫度感知要強於男性,身體的溫差調和能力自然強於男性。
女性都穿上秋裝的時候,許多男性還是穿著短袖,光著手臂,並表示真的有這麼冷嗎?
第三,
在身體的新陳代謝方面,男性的身體比女性要快
,所以男性的平均壽命要比女性低上幾歲,但是也使得脂肪不易堆積,給男性帶來了健壯的身體。
別看男性的身體的肌肉要比女性多,但是這些肌肉皮層薄,並不保暖,
身體當中真正起到保暖作用的是脂肪層。
只有薄薄脂肪的男性,身體的保溫作用自然不如女性,所以即便是消化能力比女性要強,但是身體的
熱量散失
也快。
男性並不是真的不冷,
而是從感知上有著遲滯性
,等到空氣中的冷氣將男性體內的熱量散失之後,自然就感到了寒冷,體溫也會更低。
相信在這一方面讓不少媽寶操碎了心,明明氣溫都降下來了,
自己的娃卻表示不冷
,不願意穿上自己精心準備的
厚衣服
。
當然這種說法並不是絕對的,
生活當中也有不少男性怕冷
,反而女性不怕冷的事例,主要還是看每個人的身體構造。
但是從大多數人的反饋來看,男性的體溫要比女性低,
並且比女性更耐得住寒冷是成立的
。
在此前提下,
男性和女性的體溫都在下降
,而男性下降得更快原因也正是在此了。
對於體溫的下降大家不用感到驚慌,因為這有可能是人類進化的趨勢之一,是自然界賦予人類的一種可能性,來應對未來可能出現的冰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