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有什麼五虎上將與五子良將,只有說書人為普及三國操碎了的心

漢末三國,作為廣大歷史愛好者最為熟悉的一段歷史,可謂婦孺皆知。其中“五虎上將”、“五子良將”、“曹魏八虎騎”這些三國王牌組合的綽號更是成為大家茶餘飯後津津樂道的“熱搜話題”,可當您看了今天這篇短文,可能會徹底顛覆以往的認知。

哪有什麼五虎上將與五子良將,只有說書人為普及三國操碎了的心

三國王牌組合綽號的背後,其實是評書演義化之後的歷史

有人說,“正史上沒有五虎上將”,其實,連五子良將也沒有。

當然了,並不是沒有這兩個王牌組合裡的十位大將。而是囊括“五虎上將”、“五子良將”、“曹魏八虎騎”、“江東十二虎臣”、“河北四庭柱”在內的諸多響亮名號,並不是歷史真實存在的,至少不是在漢末三國時期就有的。更多的是源於近現代評書大師、說書先生以及諸多三國迷的“愛稱”。

先說“五虎上將”、“五子良將”都是誰。

蜀漢五虎上將分別是:關羽、張飛、馬超、黃忠、趙雲。

曹魏五子良將分別是:張遼、樂進、于禁、張郃、徐晃。

五虎上將其實很好解釋了,《三國演義》中,作者羅貫中把這五人歸在一起接受劉備敕封。所以五虎上將是真的?當然不是,趙雲的官職跟前四位根本不是一個級別,怎麼可能一同受封。

那這些說法究竟是怎麼來的呢?

當我們翻開陳壽的《三國志》,一瞬間豁然開朗。《三國志。卷三十六。蜀書劉》的《關張馬黃趙傳》把這五人寫在同一章。相似的“五子良將”同樣源於作者的“無心插柳”,最初的歸因還是因為被寫在一起,《三國志。卷十七。魏書十七》叫做《張樂於張徐傳》。當然,這裡沒有貶低的意思,只是帶大家找到神組合的本源。

哪有什麼五虎上將與五子良將,只有說書人為普及三國操碎了的心

真正細究“五子良將”的淵源,陳壽在《張樂於張徐傳》中說“太祖建茲武功,而時之良將,五子為先”,到了20世紀後半葉,民間開始將他們合稱為“五子良將”或“魏五子”。

這裡,我們初步發現了端倪。

比如,袁紹集團的河北四庭柱(顏良、文丑、張郃、高覽),就是張國良評話三國中的概念。我們隱約發現了評書大師和說書先生們為普及三國知識,神一樣的組合概括能力。

哪有什麼五虎上將與五子良將,只有說書人為普及三國操碎了的心

在這個過程中,註定有著多位說書人的畢生努力和不斷改進。不同於現代社會多種渠道迅速獲取資訊的能力,古代人哪怕學富五車,透過聽書獲取知識仍是重要的社交渠道。況且不管是茶館還是戲院聽書都未必是普羅大眾能夠聽得起的。短時間內,反饋給聽者更多的三國常識,成為評書大師的重要功底。

其實,大多數三國的組合綽號,都是源於後世說書先生的神一樣的組合概括。舉個例子,江東十二虎臣和曹魏八虎騎,《三國志。卷五十五。吳書十》把程普、黃蓋、韓當、蔣欽、周泰、陳武、董襲、甘寧、淩統、徐盛、潘璋、丁奉十二個人列在一個傳;《三國志。卷九。魏書九》的《諸夏侯曹傳》把夏侯惇、夏侯淵、曹仁、曹純、曹洪 、曹休、夏侯尚、曹真八位曹魏家將寫在一起,也就有了後來的江東十二虎臣和八虎騎。

哪有什麼五虎上將與五子良將,只有說書人為普及三國操碎了的心

哪有什麼五虎上將與五子良將,只有說書人為普及三國操碎了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