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老師不告訴你,藺相如完璧歸趙的後續老師付出的代價太大

和氏璧剛從卞和洞挖出來時的名字叫“瑋”,最初和氏璧並不引起重視,琢玉能手卞和拿著寶玉去獻給楚王,然而卻被當成石頭,還因此失去了雙腿,卞和心中悲鳴,抱著寶在楚山下哭了三天三夜。

此時楚文王當了楚國的國君,相比厲王和武王,性情要溫和不少,得知卞和所言之後,命人剖開了璞玉,發現這確實是塊稀世之玉,於是將其命名為和氏璧。

為何老師不告訴你,藺相如完璧歸趙的後續老師付出的代價太大

到了戰國時期,秦昭王得知趙惠文王得到了楚國原本丟失的和氏璧,提出要用15座城池換和氏璧,但趙惠文王有所顧慮,與大將軍廉頗以及朝中大臣商議,眾人皆擔心將和氏璧給了秦國,秦國恐怕並不會守約,將15座城池拱手送給趙國,但又不將和氏璧帶到秦國,又害怕秦軍攻打趙國。

可是問題總得解決,趙王打算派一名能幹的使者去回覆秦國,讓問題迎刃而解,趙國宦者令繆賢向趙惠文王舉薦了門客藺相如,並且講明瞭藺相如是一個有智謀的人,之後趙惠文王又親自與藺相如進行了交談,最終藺相如帶著和氏璧去往了秦國。

為何老師不告訴你,藺相如完璧歸趙的後續老師付出的代價太大

秦昭王得到趙國使者藺相如所帶來的和氏璧後面露喜色,但並不願將城池送給趙國,於是藺相如便說和氏璧有瑕疵,要指給秦王看,秦昭王便將和氏璧遞給了藺相如,藺相如重新拿到和氏璧並與秦昭王理論,並且揚言將和氏璧撞碎。

秦昭王擔心和氏璧,並婉言道歉,還命人拿出了地圖,不過藺相如並不相信秦昭王真的會拿15座城池換和氏璧,又說讓秦王齋戒,秦昭王答應了,但藺相如依然不相信秦昭王,後秘密將和氏璧帶回了趙國,秦王因此未能得逞。

秦王考慮到要是將藺相如殺了,既不能得到和氏璧,又破壞了秦與趙的友好關係。因此將藺相如好好招待了一番,便將藺相如送回了趙國。

為何老師不告訴你,藺相如完璧歸趙的後續老師付出的代價太大

在書上,這便是“完璧歸趙”的結局,我們感嘆藺相如的聰慧,將秦王戲耍一通又安然無恙的回到了趙國,而且和氏璧也沒有丟,不過老師並不會主動告訴學生“完璧歸趙”的後續,因為付出的代價太大了。

藺相如回到趙國後,因功被趙王封為上大夫,不過縱觀完璧歸趙的發展,並非是秦失信於趙,而是趙失信於秦,並且秦昭王對此還展示出了大度的作風。

為何老師不告訴你,藺相如完璧歸趙的後續老師付出的代價太大

秦昭王當然不是一個愚昧的君王,眾所周知,秦六代明君,最終完成統一,秦昭王便是其中的一位,既採用了范雎遠交近攻的策略,又任用了白起為將軍。

據《史記》記載,“完璧歸趙”後,白起率領秦軍攻打了趙國,20000餘人因此喪命,趙國還丟掉了兩塊地方和石城,令趙惠文王害怕不已。

為何老師不告訴你,藺相如完璧歸趙的後續老師付出的代價太大

明代史學家王世貞對此事還寫了篇《藺相如完璧歸趙論》,發表了自己不同的看法,王世貞透過分析當時秦與趙的時勢,發現藺相如能夠完璧歸趙完全是“天固曲全之哉”,是上天對其的偏袒。

秦國的目的是奪天下,絕不僅僅是滅掉趙國,而在秦國的計劃中,當時滅掉趙國為時尚早,並不打算與趙國為敵,因此藺相如在一番“表演”後,還可以再回到趙國。

為何老師不告訴你,藺相如完璧歸趙的後續老師付出的代價太大

而秦昭王在位期間,長平破趙,滅亡東周,為秦國統一六國奠定了基礎。